冬韵媛澈的美篇

冬韵媛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重起炉灶学外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一我的外科生涯(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高有炳(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理者:高伐林 高冬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文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高有炳,湖北鄂城(今鄂州)人,1913—1998,著名外科大夫。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重庆中央医院、陆军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市第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外科主任,武汉医学科研所所长,兼武汉医学院教授。在湖北、武汉地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他与姐姐高欣荣(1905—1997,妇产科专家)哥哥高有焕(1911—1972,内科专家)以医学界“高氏三姐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三姐弟先后赴美深造,并一度在武汉合作开办“高氏医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续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中国医学界派系门户之见很严重,有所谓“英美派”和“德日派”之分,各用各的外文写病历开处方,制度上也不相同,互相攻击不合作,已成积习。中央医院外科是属“英美派”,总负责人是卫生署副署长沈克非,他是留美外科专家,对下级要求很严格,威信很高,毫不徇情。他订下的外科培养计划,非常好,仿效京戏的科班一样五年出师。进去时从一年学生做起,刚读完第一年的学生,择优分配作第一年助理住院医生,共取六名。到年终,由负责的本科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根据定下的四项要求——1.理论知识;2.手术操作;3.服务态度;4.工作能力,来公正地打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1:沈克非,1898—1972,浙江嵊县人,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中国外科学先驱者之一,被誉为“外科第一刀”。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医院院长、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中华医学会理事长(一说会长)。1946年派任联合国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重起炉灶学外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1941年)我在同济医学院已属高年助教了。在校时,与杜公振教授在四川宜宾共同研究当时当地的“趴病”,得到国家三等奖。我因来中央医院求治,没有事也在外科转,熟悉外科情况后,觉得他们这里的外科培养医生确实是高标准,就更增强学外科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当时心里矛盾的是:</p><p class="ql-block"> 1、身为高年助教马上就要升讲师了,一下子重新从“一年学生”做起,面子拉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2、外科确实很艰苦,抗战时期条件不好,当时如作低年助理医师,待遇又低,还没有福利;</p><p class="ql-block"> 3、我过去学的是德文,一下转为用英文,书写报告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如何克服?</p><p class="ql-block"> 4、一年下来很可能被淘汰,那以后又怎么办?上不上下不下的,面子上也不好回校,又到哪里求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2:高有炳(右六)与其兄高有焕(右二)一起考取满洲医科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正在沈阳。事变后流亡到上海进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与同窗们一起组织了“九一八篮球队”。</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几种心理影响我睡不好,吃不好。姐姐身体不好自顾不暇,我也不想增加她的负担。但学外科心情迫切,我觉得我首先要做到:</p><p class="ql-block"> 1、遵守要求,在学习期间,不抽烟,不喝酒,不请假,不交女朋友,不结婚——因为犯了其中一样,就有被开除的危险。有一个上海医学院毕业的第二年医生马勉行,自恃有当时的财政部长孔祥熙作后台,与华西医大毕业、在医院的妇产科任第一年助理住院医师曹素月,宣布结婚,结果两人在年底皆被淘汰了。解放后我到沈阳开会遇到了他俩,皆在沈阳陆军总院,一个是外科主任,一个是妇产科主任。见面时说到这事,认为太无人情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3:高有炳与姜淑君1935年订婚照。高有炳时年22岁,姜淑君时年14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这条规定,我和未婚妻淑君四年没有通过一封信,我在重庆做什么事都未告诉过她,她也无法知道我的情况。我当时的念头,只能是“我们早就订婚了,信得过我就等着”。最后我外科出师了,就在重庆结婚了。当时许多人都奇怪:从未听说你恋爱订婚,怎么一下子就结婚了?</p><p class="ql-block"> 2、要克服不谙英文的困难,书写病历、英文报告时,尽量将中学时学过的捡回来;病历书写则在病历室借别人写得好的、已经编好归档的类似病历来学习,不懂的请教同房的蒋孝忠,他是上医毕业、比我低一年的助理医生,英文很好,又肯助人。当然,我也帮他做许多工作,如他当班时有事,我就顶他的班。作教学病历报告时,我预先写好,请他帮忙修改。以后两人成了知己。</p><p class="ql-block"> 3、我也做好思想准备:如果真的年底就被淘汰了。至少我多了一点外科基础了。何况我在同济基础打得过硬,如解剖、生理、病理等,对于外科工作比其他人有优势,学习起来进步快。就这样,我申请了外科作第二年助理住院医师。上司经过考虑,批准从1942年起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4: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时局艰险,业务繁忙,高有炳(右三)与同事们在休息时还是要抽空到医院周围爬山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早上总是两个黑鼻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们共三个助理住院医师,他们两个基础不错,工作上也很努力,我当然更要努力,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努力学英文及业务书籍,指导下级医生和实习生,工作繁重。大家都抢着看新业务书,但那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封锁,新书和杂志很难从美国到来,只能靠邮寄微型胶卷,将一本杂志缩印到一卷胶卷上。大家争相阅读。我只有与馆员商量,在上司看完还给资料室后,晚上9点后独自借出,次晨交回,连夜开夜车在低倍显微镜下放大看它。因为用的是桐油灯,油烟大,第二天早上总是两个黑鼻孔。就这样夜以继日学习。</p><p class="ql-block"> 每星期一次的总查房(教学查房)也就等于考试。因为沈克非教授来查房,要求很高,先由实习生报告病历,第一年助理医生答不出,问第二年管床医师。当着那么多人,答不出多丢人?所以逼着人多读书,多了解新东西。当时中央医院的实习生,大部分都是上海医学院毕业的,还有少数是湘雅医学院、圣约翰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至于其它学校毕业的就别想进来,尤其是“德日派”学校的医生。要进入助理住院医师这一级,就更难上加难了。我能够挤进去,是姐姐高欣荣和她的好友周穆英暗中帮了不少忙,周和外科主任王历畊是同乡,王太太又与姐姐和周穆英经常来往,是她们推荐而成的。不然在那派系观念严重的时代,根本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5:王历畊,1900—1977,福建古田人,中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泌尿科外科深造,抗战期间任重庆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兼副院长、重庆陆军医院外科主任。1953年,王历耕任北京医院外科主任、保健医师。</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工作,不给人以口实,我尽量将别人不愿意干又不讨好的工作,接下来好好做。如给慢性病患者换药,谁也不愿意干,又压床位又占时间,我都接下来耐心去做。另外遇到急症手术,当班的人手不够,临时拉人上台帮忙,我从未拒绝,有时误了吃饭时间,只托别人代领一下饭菜,回头再吃。这样一来,赢得上下级医生的好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B-06:酷爱摄影但始终只是业余水平的高有炳(后左)拍下了很多与同事的合影,本文中写到的许多同事,相信都出现在照片中,可惜他没有一一注明姓名,今天已无从查考。</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般人只喜欢当手术主刀者或第一助手,而不愿当第二助手——当第二助手只是在手术台上,负责拉露钩将伤口暴露好,让手术进行顺利,自己不能动手。而我的想法,是多看看手术过程,在台上总比台下看得清楚。有时主刀者还让你摸摸,可以学习手术者的操作,有什么不好?至少别人的经验也能作为自己的借鉴嘛!</p><p class="ql-block"> 到了年终,要过一大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未完待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系高有炳大夫去世前不久所写。图片多为其本人拍摄或收集,少数由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二医院)提供,也有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告知,即时撤下。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者附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