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城,故乡的门

墨牛

<p class="ql-block">故乡的城,故乡的门,故乡的南京城门多,城门的地址就更多,这是什么情况呢,让我来慢慢与你说。</p> <p class="ql-block">南京城的城门多,城门内外的故事与传说,渗透到南京人的生活中。想起儿时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瞧一瞧;问你吃桔子还是吃香蕉。”这首南京民间童谣,是一代又一代南京儿童口口相传的经典,是描述南京城门的高大和众多,是儿童们游戏玩耍时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是统一时代中国唯一建在南方的大古都。朱元璋是这大古都的缔造者。南京城是由四重城墙围合形成,分别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廓组成,京城城墙,是南京四重城墙中最重要的一道,内设宫城、皇城,外有外廓环绕。高大坚固的城墙,宽阔环绕的护城河,共开筑四十三座城门,以一座座城门沟通城内、城外。</p><p class="ql-block">宫城开筑六座城门;</p><p class="ql-block">皇城开筑六座城门;</p><p class="ql-block">京城开筑十三座城门;</p><p class="ql-block">外廓开筑十八座城门。</p><p class="ql-block">历经六百多年沧桑,如今原物仅存七座城门,加上各时期新开筑及修复的,现有城门二十二座,再算上城门没有了,但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保存下来的还有二十五个,共有四十七座城门和城门名的地址。</p> <p class="ql-block">首先说宫城,它是四重城之中,最里面的城。宫城开门六座,南面三门分别为午门、左掖门和右掖门;其它三面各开一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今后宰门一名由此而来)。今存午门、东华门。</p> <p class="ql-block">午门坐北朝南,是宫城的正南门,因“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是皇帝所居的南门,级别高于宫城诸门,平面呈“凹”字形,上有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城楼,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城楼两边有重檐崇楼两座,和左右两侧阙台上的另两座崇楼以及午城楼合称为“五凤楼”。五凤楼早已毁圮,城台顶保留着百余座宽大的石础,城门底部有青石雕刻而成的须弥座,上有精美的缠枝如意纹,代表了明初最高规格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御道尽头的午门外景。</p> <p class="ql-block">东华门坐西朝东,是明宫城的东门,也是南京现存较为完整的明宫城城门之一。东华门现在城台顶有完整的明代仪凤楼遗石础,城楼顶上的仪凤楼早已无存。城门的须弥座为素面,没有卷叶纹的雕饰,风格显得比较简朴。</p> <p class="ql-block">第二重城是皇城。皇城开门六座,南面三门为洪武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其它三面各开一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今存西安门。</p> <p class="ql-block">京城城墙与外廓,有“里十三,外十八”之说。随着历史沧桑变化,这些城门有的保留,有的毁弃,有的变更。上世纪三十年代,尚存的外廓城门有观音门、髙桥门、沧波门。在抗战期间,因为难民取砖建房,沧波门被拆毁;1949年,因为燕子矶通公交车,观音门被拆毁;1953年,最后一座外廓城门高桥门,因为年久失修倒塌,被市政部门全部拆毁。至此,外廓十八座城门彻底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p><p class="ql-block">2010年12月,南京市关于《南京明外廓——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重点地段修建性规划》提出明外廓将重修观音门、沧波门、上坊门等重要城门。</p> <p class="ql-block">观音门,是南京京城外廓的十八座城门之一,也是外廓最北端的城门。位于城北燕子矶南,因附近曾有一座观音阁而得名。观音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在两座山的山坳处,符合朱元璋“依山势而建外廓城门”的原则。</p><p class="ql-block">这是重建的观音门。</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针,京城城墙和“里十三”城门,构成了城市坚固的防御体系和便利的交通网络。后来,朱元璋发现,城东部的皇宫离钟山太近,对军事防守不利。为了防御外敌,朱元璋又下令利用京城外围的黄土丘岭,用砖砌一部分外城墙,先后开了十八座外廓城门,即:外金川门、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髙桥门、上坊门、夹岗门、双桥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江东门、石城关(又叫栅栏门),观音门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今天人们说的南京城就是京城。明朝京城开十三门,即:“里十三”城门。</p><p class="ql-block">关于十三座城门,明清以来,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这首顺口溜将十三座城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向串连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轻松自然。即: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明朝的十三座城门中,除了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分别在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水西门和南门旧址翻建外,其余十座城门都是明朝时新建的。</p><p class="ql-block">现原物仅存四座,即: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石城门。</p> <p class="ql-block">聚宝门,今称“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南。该门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南门”。洪武初年直接利用了这座旧有的城门,直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才重新建造,并改名为“聚宝门”。</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今称“和平门”,位于南京城北。建有外瓮城单瓮一座,瓮城城门开有两门,为南京京城13座城门瓮城所独有。这两座瓮城城门与神策门屈曲而开。这座城门的名字,与附近守卫京城的驻扎部队——“神策卫”有关。</p> <p class="ql-block">清凉门,位于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因坐落在清凉山麓而命名。</p><p class="ql-block">清凉门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城构成。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上的城楼已不存在。古时清凉山一带非常荒凉,这段城墙又依山而建,更少有游人造访。据史记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直到2003年才打开封闭的清凉门,作为石头城遗址公园的入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城门,位于南京城西。明朝洪武年间开筑的南京京城13座城门中,有三座城门是根据南唐至宋元的金陵城城门改筑的,这就是聚宝门、三山门和石城门,其中,改筑后城门瓮城规模最小、城门名称变化较多的就是石城门。该城门旧址在南唐时称大西门,沿袭宋元,朱元璋下令改建西门后,因城门正对石头城,遂定名石城门。明朝洪武年间的石城门,与沿外秦淮河比邻的三山门等一样,是商贸舟船汇集之所,是京城内外通商的重要码头和城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开了两座门,即丰润门、海陵门。</p><p class="ql-block">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两江总督端方筹办南洋劝业会(端方兼任南洋通产大臣故名,实为“世博会”),为了增加游览景点,决定新辟城门通向玄武湖,方便游览,并将其辟为“五洲公园”对外开放。后由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是河北丰润人,故命名为“丰润门”。</p> <p class="ql-block">挹江门之前是市民为进出城方便,而在城墙上挖开的一个门洞,称为“土城门”。</p><p class="ql-block">1914年5月至1915年3月,在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的支持下,南京地方当局在仪凤门西南的城墙上破墙动工,新开单孔城门一座,从而缩短了从下关江边进城的路程。1915年3月城门竣工,因为韩国钧是泰州人,泰州古称“海陵”,这座城门就被命名为“海陵门”。</p><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国民政府将海陵门更名为“挹江门”,含有“抑江护城”之意。</p><p class="ql-block">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钟山,将挹江门原有单孔拱门改建为3孔拱门。</p><p class="ql-block">1930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又在挹江门上建造了城楼。</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中旬,挹江门上的城楼被侵华日军焚毁。</p><p class="ql-block">1946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及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挹江门一度更名为“凯旋门”,后又恢复“挹江门”之名,并对焚毁的城楼予以重建。</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第35军的先头部队渡江,经挹江门进入南京,占领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23日,时逢南京解放35周年纪念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址在挹江门城楼上,馆名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市教育局向市政府提出,南京的部分城名“非寓有封建思想,即涉及神怪谬说,于现代潮流颇不适合”,应对部分城名进行更名。国民政府于1928年7月下令将七处城门更名,并加以整修。1929年4月,经南京市市长刘纪文函请国民政府要人书写城门匾额:</p><p class="ql-block">聚宝门改为中华门,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书写;</p><p class="ql-block">仪凤门改为兴中门、朝阳门改为中山门,均由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书写;</p><p class="ql-block">正阳门改为光华门,由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书写;</p><p class="ql-block">神策门改为和平门,由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书写;</p><p class="ql-block">海陵门改为挹江门,由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书写;</p><p class="ql-block">丰润门改为玄武门,由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书写。</p> <p class="ql-block">军事委员令委员长蒋介石题写的“中华门”。</p> <p class="ql-block">立法院院长胡汉民题写的“和平门”。</p> <p class="ql-block">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的“挹江门”。</p> <p class="ql-block">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题写的“玄武门”。</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在南京城墙上新开筑8座城门,分别是:中华东门、中华西门、雨花门、武定门、新民门、中央门、汉中门和小北门(小北门资料全无)。</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1931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笔直向北与南京明城墙的交点,神策门的西侧,破墙开路以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并取名中央门。</p> <p class="ql-block">新民门,1932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城墙打开豁口,因资金不足城门未建。1934年夏建成新民门,同时填土铺设护城河中的一段路,为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桥面长度约6米,跨度约4米的单孔水泥桥。</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南京增辟城门中,新民门与武定门、汉中门都属于西式牌坊式城门,新民门是南京所有牌坊式城门中唯一保存的。</p> <p class="ql-block">1949年后,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时,新辟大桥南路,新民路相继拓宽,老桥也被拆除重建。拆城风波中,由于新民门属于钥筋混凝土结构,没有遭到拆除,幸免保留下来。文革期间,连接新民门的城墙被附近居民拆了建房,只剩下孤单一座城门。</p><p class="ql-block">新民门的保留,最重要的就是其历史价值。民国时南京作为首都,是由一个个历史符号组成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载体,不是书本,不是照片,而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分布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新民门匾额题字,由当时民国政要马俊超题写。</p> <p class="ql-block">汉中门是一座单孔过梁式样西式牌坊城门,因位于汉中路而得名。1931年开辟,1976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中华东门1931年开辟,1955年拆除,2007年复建。</p><p class="ql-block">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小汽车多了起来,当时的中华门里面只能走一辆车,因此开始规化建造中华门环门路,以不破坏中华门内瓮城为前提,在中华门内瓮城东、西两侧破墙开路。1932年,6米宽的环门弹石路面建好,1933年两侧城门建好,取名中华东门、中华西门。</p> <p class="ql-block">2007年复建的中华东门。</p> <p class="ql-block">中华西门1931年开辟,1955年拆除。</p><p class="ql-block">中华东门、中华西门两门城墙均高19米,城门跨度12米,城门拱基为6米,拱的半径为6米,城门实际高度为12米,顶宽也是12米。</p> <p class="ql-block">2007年复建的中华西门。</p> <p class="ql-block">武定门原为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1934年被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城门因位于长乐路中段的武定桥而得名。武定门与汉中门、新民门均为西式牌楼式城门。</p><p class="ql-block">1958年武定门被拆除,2007年在原址新建三拱券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雨花门是一座单孔券门,因邻近雨花台而得名。为了方便南京市内小铁路穿墙向南延伸,连通江南铁路,国民政府在城墙开辟雨花门。雨花门1936年开辟,1959年拆除,2009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2009年复建的雨花门为三孔城门。</p> <p class="ql-block">仪凤门1971年拆除,2005年复建。</p><p class="ql-block">仪凤门位于南京城北,居卢龙山(今狮子山)南麓,濒临长江,与钟阜门在不足1公里的地段项背而建。</p> <p class="ql-block">复建的仪凤门。</p> <p class="ql-block">消失在历史中的城门:金川门、钟阜门、定淮门、三山门、通济门、正阳门和中央门、草场门。</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坐南朝北,面临护城河,因金川河由此出城(古有金川门涵洞)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金川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置有水闸,控制护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p> <p class="ql-block">1957年由于交通道路没造需要,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钟阜门,明朝洪武初年称“东门”,因其遥对钟山(亦称“钟阜”)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1421)与仪凤门一道被堵塞,据说因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为了降低南京京城的地位,避免形成两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将含有“龙凤呈祥”意味的仪凤门和钟阜门两座城门给堵塞了。钟阜门堵塞之后就一直未被开通,1958年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彻底拆除。</p> <p class="ql-block">定淮门位于南京城西。由于临近城内的马鞍山,故名马鞍门。洪武七年(1374年)不知何故,将其改为定淮门,据说可能因为“马鞍”一名有不宁之嫌,故就城门外濒临的外秦淮河,改为“定淮”,取稳定之意。</p><p class="ql-block">定淮门在明朝初年算是一座较为热闹的城门,得益于城门外不远的“龙江宝船厂”。</p><p class="ql-block">1958年,定淮门拆除。</p> <p class="ql-block">通济门坐北朝南,是福船型(鱼腹型)的内瓮城城门,把城门设计成船的形状,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通济门的内部结构也极其繁复,建有鱼腹型内瓮城三座,供作储兵防守之用,还有门垣四道,两条上城马道和人行道,以及若干瓮洞。</p> <p class="ql-block">在通济门正南,是架在外秦淮河上的九龙桥,为五拱石桥,因邻近通济门,又称通济门桥(今在其东侧建有新的通济门桥)。相传,朱元璋建九龙桥,是希望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在九龙桥西侧是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的东水关。</p> <p class="ql-block">三山门,坐东向西,面临秦淮河,其规模仅次于通济门和聚宝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的主城门。</p> <p class="ql-block">三山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敕令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故名三山门。</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1953年前后,三山门瓮城和城门陆续遭到拆除,1958年又拆除残存的城门和城墙,1959年城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p> <p class="ql-block">西水关位于三山门南侧,背靠城墙上下三层,担当水利、防务两大功能,与东水关相对,是内秦淮河出城处,“十里秦淮”的终点。</p><p class="ql-block">修建西水关时颇有讲究,西水关有两道闸门、桥道和藏兵洞。一道闸门在城墙之内,另一道闸门在内秦淮河的出水口,城墙之下留有多孔拱券式水巷道,用条石封住,防止敌人的“水鬼”潜水入城;城墙从两道水闸之间堆砌而成。</p><p class="ql-block">西水关是内秦淮河的出水口,与长江相连,设有码头,算得上是南京“进出口”的咽喉,也是当时南京城最繁忙的物资集散中心。除了货物外,外地人如果想走水路进入南京城,也必须是从西水关下船,然后经三山门进城。码头上也设有关卡,想要下船上岸的人,必须得出示凭证,才可以进城,这大概与洪武年间发生过的“间谍案”有关,因为当时商业发达,有许多外国人也会来到中国,期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之后,进出口管理也便更严格了。</p> <p class="ql-block">西水关与东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中间这段水道谓之十里秦淮,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最终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旧影。正阳门今称“光华门”,位于南京城南,与皇城正南的洪武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可能因为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在“五行”中属“火”,主南方,故称“正阳”。依照古代都城格局,这座城门应为了都城的“国门”。由于明皇宫建造在填湖(燕雀湖)的基础上,不久地基下陷,呈现“前昂后洼”的态势,因此从正阳门进入南京城,站在城门内侧,就可以看到向北轴线上的洪武门,分布在洪武门内御道两侧的各部衙门,以及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皇宫,给人以强烈的“帝王之宅”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草场门1908年开辟,为交通运输需要,方便物资到达秦淮河码头,在城西开辟了这座单孔券门,因城内原设有草场,故名。1954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1949年后,在南京城墙上开筑5座城门,即: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和标营门。</p><p class="ql-block">(注:其它,如后湖小门、琵琶湖小门、蓝旗街通道、光华东门、新模范马路门等,因未有有正式命名,故不在统计之列)</p> <p class="ql-block">解放门。1951年美军轰炸机和U-2高空侦察机侵犯上海领空,南京市当时的领导人出于防空疏散的需要,决定在此处增开城门一座。</p><p class="ql-block">1951年12月设计施工,1952年6月竣工,命名解放门,解放门旁边长期堵塞的“后湖小门”也同时得到开通。</p> <p class="ql-block">集庆门。1991年8月,因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的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东南大学建筑系潘谷西教授设计建设,该城门具有宋代过梁式城门的风格,为四孔方形城门,是南京城墙中第一个偶数门,门洞数为偶数,开中国城门通道之先汗。</p><p class="ql-block">集庆门得名于城内集庆路。“集庆”二字来源于元代。元文帝图帖睦尔当皇帝前曾在金陵冶山居住,后来当了皇帝,认为建康路是“汇集喜庆之地”,于是改建康路为了集庆路。集庆路是民国时期开辟的首都道路之一,20世纪1991年,为了沟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在城墙上开此门,因处在集庆路顶端,故名集庆门。</p> <p class="ql-block">长干门,于2008年竣工。位于南京明城墙南端,因其附近处于古长干里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长干门前为饮马桥,跨越中山南路,城门共有5个拱门并列组成。南京地铁一号线从中间主门穿越,紧临主门的两个边门为左右快车道,两侧又有2个拱门供市民通行,这种格式是南京城门中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标营门,因位于南京后标营附近而得名。1996年开通后标营路,修建月牙湖大桥,将该段南京明城墙开辟豁口,成为一段城墙断口。2009年,南京市政府重新连接、沟通此处豁口,开辟标营门。</p> <p class="ql-block">华严岗门建于2007年,此城门因位于“华严岗”,故命名为“华严岗门”。因大多数南京市民对华严岗这个地名不熟悉,且突然冒出来一个四字城门,而招致意见纷纷。</p> <p class="ql-block">京城的“里十三”城门内外,明朝的故事和传说说不完,它更是老南京人口口相传的经典。</p><p class="ql-block">一、聚宝门的传说。</p><p class="ql-block">聚宝门是京城的南门,是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p><p class="ql-block">传说建造南门的时候,白天建好的门,到晚上就坍塌了,而且屡建屡塌。眼见工期迫近,工匠们焦急万分。有人听民间传说,此门下须有宝物支撑,城门才能建起来。于是有人向朱元璋献计,借用沈万三的聚宝盆,埋入门下,城门就能建起来。朱元璋立刻派人向沈万三“借”来聚宝盆,说明天打五更的时候就归还。聚宝盆“借”来后,埋到第一道瓮城内的东边城墙下,填完土又在上面建了一座小塔,再建城门,果然就建好了,人们便称南门为聚宝门。但从那以后,南京城就开始不打五更了,因为一打五更,便要归还聚宝盆。</p> <p class="ql-block">沈万三是何许人也?翻阅正史和野史笔记,发现沈万三是明代初年朝野闻名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沈自幼随父兄流落到苏州长洲,居于东蔡村,以垦荒为业。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成为当地拥有相当数量土地的富户,且又从事海外贸易。从一个自耕农,迅速成为江南乃至天下首富,拥有亿万家财。沈万三为朱元璋助筑京城三分之一,传说从正阳门至三山门这段城墙为沈万三所筑。沈万三虽富甲天下,但他无权指使各府、州、县的地方官为他造砖,所以他采用条石代替城砖,筑起的城墙很坚固。但沈万三好大喜功,朱元璋主持修筑的南京城西北面还没筑好,沈万三负责修筑的南京城东南面就提前竣工了,搞得朱元璋很没面子。沈万三提前筑完城墙还不过瘾,又主动提出为朱元璋犒赏三军。朱元璋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道沈万三爽快地答道:“愿每军犒金一两”。朱元璋说:“此虽汝好意,然朕不须汝也”。朱元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藏杀机。因当年在与吴王张士诚交战时,吴地富商百姓对张士诚倾囊相助,这使他对江南富商恨之入骨,如今沈万三又这么高调,引得朱元璋多次想杀掉沈万三。 </p><p class="ql-block">关于沈万三在明初助朱元璋修建京城之事,最具权威的说法来自《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lt;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gt;后谏曰:&lt;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详。民富敌国,民自不详。不详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gt;乃释秀,戌云南。”i</p> <p class="ql-block">聚宝门外秦淮河畔曾有一座无比辉煌壮丽的五彩琉璃宝塔,与聚宝门隔河相望,它是明成祖朱棣敕令建造,并亲题额名的大报恩寺塔。</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为纪念生母䂵妃,在元代慈恩寺、旌忠寺的旧址上兴建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䂵妃是高丽人,生下朱棣还没有满月,就被朱元璋和马皇后处以“铁裙”之刑,活活折磨致死。宫廷斗争腥风雪雨,常常连亲情都不顾,何况一个妃子?朱棣夺取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后,为报答䂵妃的养育之恩,遂借纪念马皇太后之名兴建。大报恩寺塔耗资248.5万两白银,十万良匠军工历时16年才完成这一工程。</p><p class="ql-block">想想南京当时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何其壮观。塔为八面九级,高24余丈,用巨型白瓷胎五色琉璃构件堆砌而成,每块构件表面均塑有佛像或动物图形,塔上下金刚佛像有金身。门框均用饰有飞天、飞羊、白象、金翅鸟、莲花、昙花、蔓草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做成。金塔悬风铃152个,塔内设146盏大型长明灯,由百名小和尚轮流看管,每夜就要耗去灯油32千克,白天金碧辉煌,夜晚灯火通明,风铃日夜作响,十分雄伟壮观。这样一座雄伟建筑,一方面反映出皇帝老儿的挥金如土,同时也不可否认他们为后代留下了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假如他们把这些金银用于无度的挥霍,恐怕什么也留不下来。中国历史上遗留的建筑,多为皇室建筑和寺庙,至于民间建筑,由于长期农耕的贫穷,大多低矮,远没有欧洲民间建筑的大气。一名美国海军士兵贝尔拉德在1844年出过一本书,叫《纳米西斯号航行作战记》,书中这样描写大报恩寺塔:“由于它的完整和漂亮,以及建筑材料的质地,它高高地耸出在中国所有其他同类建筑物之上,最特殊的是它用来砌面的砖,全是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砖,敷上了光亮的华油质,以及装饰内部的大量金质偶像。每一层有突出的屋檐,其上铺有绿色的琉璃瓦,八角的每一角都挂有小铃。在每一面墙上,在窗门之间,墙上有小龛,其中放置了无数金色小偶像。”这本书是现代文学大家叶灵风翻译的,看上去很有感情色彩,这恐怕也是所有对大报恩寺塔的记载中最细腻的文字了。建成后,大报恩寺塔成为南京重要的游览景点,登临者不绝于途。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也曾登塔放眼远眺。到我国出使、经商、游历的外国人更是对大报恩寺塔赞赏备至。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处世界奇观却毁在太平天国韦昌辉的手里,这帮民族败类,罪该万死,可恶之极!</p><p class="ql-block">1856年8月,正当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胜利之时,天京城(即南京)内发生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封自己为“万岁”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表面答应了杨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在前线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以及部下和士兵两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怖。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石达开,石只好半夜逃出天京,而石家老小全都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的恶行,引起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恨,石达开在安庆起兵,要杀死韦昌辉。韦昌辉为防止石达开来攻天京时在报恩寺塔上架炮轰城,不惜用火药将塔炸毁。就这样,一座举世闻名耗时16年建成的大报恩寺塔,顷刻之间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在南京,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报恩寺塔毁于太平天国之手,江宁织造府、大行宫、明故宫等不少历史遗存也同样难逃厄运。</p> <p class="ql-block">当初建造琉璃塔时,共烧造了三套琉璃构件;一套建塔,其他两套则埋于地下,以备更换。据明朝张岱《陶庵梦忆》记载,“闻烧成时,具大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清朝一些文人笔记中也说,“相传建塔之初,有副材藏于地”。但至今也未发现埋藏的确切地址,成了一个谜。</p><p class="ql-block">1958年,在窑岗村眼香庙附近挖出大量琉璃构件,上面有层数和左右上下位置的墨笔字样。当时人们将琉璃构件敲碎成粉做耐火泥,建小高炉。其中一批被南京市博物馆专家抢救下来,拼制成一座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拱门,至今这一拱门已成为该馆的镇馆宝贝。</p><p class="ql-block">1987年,“明初琉璃窑遗址普查小组”在窑岗村眼香庙大殿东侧进行实地勘察时发现,其地面下1米深处,可能埋藏有一批琉璃构件,但至今未发掘。</p><p class="ql-block">这个谜只能留待后人去解开。</p> <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18日凌晨,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在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地宫,并从地宫内发现了石函、铁函。</p><p class="ql-block">出土的石函上,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大中祥符四年(1001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及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修建九层宝塔之事。铭文记载,塔内地宫中藏有“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椁,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铭文还提到,佛顶骨舍利是北宋年间一位来华的北印度高僧所献。</p><p class="ql-block">考古专家由此得知,他们发掘的地宫是金陵长干寺地宫,其铁函内是距今千年的阿育王塔。释迦牟尼佛顶真骨就藏于这座阿育王塔内。</p><p class="ql-block">目前佛教界、学界比较认可的佛祖舍利,是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北京灵光寺的佛牙舍利,还有就是南京长干寺遗址发现的佛顶骨舍利。</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长干寺地宫就在大报恩寺塔的正下方,地宫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千年国宝。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也是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格的阿育王塔,堪称世界阿育王塔之王。</p> <p class="ql-block">2015年12月16日,重建的流光溢彩的大报恩寺塔再现聚宝门外的秦淮河畔。93.57米高的轻质保护塔一身青色,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既保护了千年地宫,又传承了历史记忆。重建的大报恩寺塔外立面由玻璃幕墙构成,塔身延伸出来的角上挂着风铃,里侧有五彩琉璃。</p>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承办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在南京牛首山圆满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8位高僧大德、社会各界人士与部分信徒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佛顶骨舍利从南京栖霞寺崇光塔移驾至牛首山佛顶宫,永久供奉。</p> <p class="ql-block">二、金川门之变</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因长子朱标已先他亡故,而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就是建文帝。其时,建文帝才二十一岁,叔父朱棣窥伺帝位,悍然发动战争,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北平,号称“靖难”,三年后从金川门攻陷京师,夺得帝位。</p><p class="ql-block">金川门的城墙都是用花岗石混合糯米汁、石灰砌成,十分坚固,而且城内还有二十万军队驻守,想要攻下谈何容易。但堡垒会从内部被攻破,负责镇守金川门的,一个是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另一个是大将李景隆(朱允炆的表哥、朱棣的表侄),这两个人打开了金川门,朱棣的军队攻入京城。</p> <p class="ql-block">1402年6月,当朱棣率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宫中大火冲天,富丽的宫殿顷刻化为灰烬。燕军冲入后宫,到处寻找建文帝不着,后来找出一具尸体,经检验却是一具女尸。那么建文帝是死是活呢?下落如何?这成为绵延六百余年的一桩历史悬案。</p><p class="ql-block">朱棣在夺取政权后,公布了建文帝的下落,说他自焚而死。朱棣即位实属名不正言不顺。但他大肆屠杀建文诸臣,焚毁史书,制造恐怖气氛,谁人敢说。</p> <p class="ql-block">建文帝之谜,在众多传说中,有两则让人闻之凄然。一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中,记载有正统七年,建文帝因年纪已老,就到广西思恩州官府,自称是建文帝。当地官员急忙上报朝廷,将其送至京师。朝廷派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吴亮否认。建文帝又说当年他进膳时,扔一片鹅肉到地上,吴亮像狗一样趴下去吃掉。吴亮听后伏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不封不树。二说,有人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该寺庙名至今仍沿用。</p> <p class="ql-block">三、清凉门内外</p><p class="ql-block">清凉门外侧有一条从石城门到仪凤门的清凉古道,长约十五里,那时古道两旁有的是荆棘乱草丛生,有的是芦草茂盛、林木葱郁的小树林。宋代之前,长江没有西移,江水就在石头山下流过,东吴时期的石头城矗立在江边。到了明初,朱元璋修筑南京城,石头城下已形成大片陆地,这一段城墙的城砖直接砌在山岩之上,因而显得比两侧的城墙要高。站在城墙下,可以看到其中一部分被城砖围住,岩石上凹凸不平,像是一张五官错位、狰狞可怕的脸,故被民间呼为“鬼脸”,此处墙体的前方有个水塘,像一面镜子,“鬼脸”正好倒映在水中,便有了“鬼脸照镜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传说清凉山中有一山怪经常出来害民,百姓们叫苦不迭,可又无奈。有一天,山怪又出来作恶,正好被一专为百姓除妖的仙人发现,遂紧追不舍,山怪连忙逃窜,逃至此处,无处藏身,就隐身峭壁。仙人追至此处,立刻用照妖镜将其照住,鬼脸就在峭壁上显露出来。为了防止山怪逃脱,仙人将镜子置于峭壁前,山怪便定在镜子里,刹时镜子变成了一个水塘,鬼脸便留在了水塘中。如今这里经过打造,呈现出美仑美奂的环境,让“鬼脸照镜子”的神话失去了语境,平淡了,人们只能在语言与想象中体会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清凉门内就是清凉山。清凉山在南唐之前叫石头山,因石头城而得名。明《万历上元县志》引《江乘地记》说:“吴之石头(山),犹楚之九嶷(山)也,自江北而来,山皆无石。至此山有石,故名。”到南唐,山上的兴教寺扩建为清凉广慧寺,成了南唐王室避暑之地,从此,石头山被改称为清凉山。</p><p class="ql-block">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来到东吴,和孙权共商破曹大计。途经秣陵县(今南京)时,诸葛亮特地骑马上石头山(今清凉山)观察地形。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如苍龙蜿蜒蟠伏于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似猛虎雄踞在大江之滨,不禁由衷发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后来,他还向孙权建议迁都于此。由此,留下了“驻马坡”遗址,清凉山下还有了两条古老地名、历史悠久的小巷:“龙蟠里”、“虎踞关”。</p> <p class="ql-block">清凉门内清凉山东麓,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是虎踞关。这里曾经两面夹山,地势险峻,山崖不高,怪石嶙峋,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路中有一土山横断去路,裂口上有个没顶的门洞,山岩上有块石碑,上面有三个楷书大字“虎踞关”,在明代人的笔记上,常看到“虎踞关”这亇名字,似乎这是当年的一个南北通衢的锁钥。</p> <p class="ql-block">虎踞关的地势。</p> <p class="ql-block">清凉门内的龙蟠里,在清凉山脚下西南方向,短短的一条街巷,密布着魏源故居、惜阴书院、方苞祠堂、四松庵等古迹,顺着龙蟠里走下去,还不时看到当初留下的石头城城墙逶迤雄峙,石崖巍巍耸立。</p><p class="ql-block">在龙蟠里旧时有两个有名的庵,一是四松庵。相传庵中生长着四株高大挺拔的六朝松,庵的正殿塑有三座将军像,头戴兜鍪,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只是无名无姓,无朝无代,有说是晋代将领陶侃手下的三员大将,在平定苏峻与祖约的叛乱中,在此巷战,不幸以身殉国,那时四松庵北还有一座收兵桥,即为三位将军遇难之处。</p><p class="ql-block">二是皇姑庵,又名普渡庵。相传太平天国失败那年,清军攻入南京城,天王洪秀全的一个掌印玺的王妃熊氏只身逃至龙蟠里魏宅,魏家后人礼佛,收留了王妃,并腾出数间屋子以作庵堂,遂名普渡庵,后人习惯称其皇姑庵。传说王妃是江苏六合县民女,美慧出众,天王出巡六合县城时看中了她,带回天京,纳为王妃。</p> <p class="ql-block">古龙蟠里今日。</p> <p class="ql-block">四、仪凤门与钟阜门内的阅江楼</p><p class="ql-block">仪凤门在卢龙山(今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是城北通往长江的要道。仪凤门居于两山凹之间,喻有凤来仪之意。据考卢龙山麓有龙凤呈祥之形胜,故建有钟阜门(向东),仪凤门(向西)两座城门。</p><p class="ql-block">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有三支最出名的起义军则沿长江一字摆开,从西到东依次是陈友谅据武昌等地,朱元璋据应天(今南京)等地,张士诚据苏州等地,其中陈友谅最强,张士诚最富,朱元璋最弱。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陈友谅率强大水师从安徽采石东下,欲联合东面的张士诚,将应天的朱元璋扼杀在摇篮里。一强一富联合打弱,似乎不应该有什么悬念,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朱元璋预设了三处战场,并在狮子山坐镇指挥。陈友谅志在必得,却一败涂地,至此开始走下坡路,直至败亡。</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经过16年的征战,终于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为巩固政权,同时也是为纪念自己打败阵友谅的功勋,于是下诏在狮子山上开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文臣职事毎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p><p class="ql-block">阅江楼在建工程所用地基完工后,朱元璋突然决定停建,因此成了“有记无楼”遗憾。</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华夏大地名楼不可胜数。如武昌的黄鹤楼,岳州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名楼大多以文传楼,以记显楼。朱元璋抢占头彩,楼还未造,记此楼胜景的文章,已提前出笼,这或许是朱元璋在建筑史上的一大发明,空中楼阁,清晰而又朦胧。别处楼阁都是有楼才有记,唯朱元璋的阅江楼,有记而无楼。</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原名卢龙山,属幕府山余脉,海拔78.4米,占地面积14公顷,周长约2公里。因古人从江北望此山,曾发出“吴樯晚眺,看隔江螺髻离离”之叹,因而称之为青螺山,又因它地处六朝都城建康的北面,故又称北山。</p><p class="ql-block">公元317年,晋无帝司马睿(司马懿的曾孙)初渡长江,见此山形似北方的卢龙寨(今河北省长城线上的卢龙寨),惊叹其为“江上之关寨”遂赐名“卢龙山”。是朱元璋要在此山兴建阅江楼,才赐名为狮子山,沿用至今已600多年。这在《阅江楼记》里有记载:“然宫城去大城西北将二十里,抵江干曰龙湾,有山蜿蜒如龙,连络如接翅飞鸿,号曰卢龙。趋江而饮水,末伏于平沙。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之状,故赐名狮子山。”为什么要选择在狮子山上“一峰突兀”的地方建造阅江楼呢?1366年8月开始拓建的应天城,已把狮子山围进城内,城墙已砌到半山腰,如果再在山顶建一座楼,那将是更加雄伟壮丽。</p><p class="ql-block">在世界性旅游事业大发展的年代,在狮子山头立一高楼的动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终于在上世纪末,有了回音。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直到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建成,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市民们调侃说,这是南京城建史上,建设项目立项时间最长(600余年)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五、石城门是古代南京城防的锁钥</p><p class="ql-block">石城门名称变化最多,又称大西门、旱西门、汉西门。三山门又称水西门。汉西门、水西门同为南京西出之门,一为水门,一为旱门,故民间称水西门、旱西门;因为旱与汉同音,渐渐演绎为汉西门;又因旱西门正对石头城,故称石城门。</p><p class="ql-block">石城门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史籍记载,宋代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江水从鬼脸城下擦壁而去。石城门外的秦淮河古称淮水,在这里与长江汇合,此处便成了“夹淮带江,以尽地利”的地方,成为当时南京的水陆码头。在古代,要防御北面敌人南渡,必先守住石头城,要阻止北面敌人登岸,必先把守码头;要确保码头,必先重兵设防于石城门。这样,石城门就成了古代南京城防的锁钥。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来南京,北返时都出石城门登船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六、三山门内外机关重重</p><p class="ql-block">相传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时候,俞通海、俞通源和俞通渊三兄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水师将领,他们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是朱元璋称帝后,每天就琢磨着怎么样能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他担心那些功勋盖世的臣子们谋逆,他先是把右相国李善长赐死,又砍了副将军蓝玉的头,然后顺藤摸瓜,杀了一万多株连者。而对于小心谨慎的俞氏兄弟,朱元璋一时找不到杀害他们的岔子。后来俞家兄弟在秦淮河边盖起了府邸,其仇家在朱元璋面前挑拨,说俞氏兄弟这群“鱼”有谋反之意,其想借秦淮河入海成龙,妄想夺取大明江山。朱元璋虽然有杀害俞氏只弟之意,但觉得光凭这一条尚不能公开处死俞氏兄弟,于是请风水大师在城内各处查看。风水先生说,秦始皇为什么二世亡国,就是他南巡时没有把王气扫灭,而南京的秦淮河上鳞光闪闪。朱元璋一听,怒了。叫刘伯温查查哪个大臣住在秦淮河边。</p><p class="ql-block">刘伯温心知不妙,第二天进宫上朝,回禀朱元璋,俞家兄弟的府邸在秦淮河边。刘伯温说,皇上能为魏国公徐达建大功牌坊,按照这个办法,也可以为俞家兄弟建一座牌坊。不过,这牌坊不能用木料做,而要用青石为材料,方能经得起千年风雨,还要在牌坊上雕刻一百只猫,守住俞家大门,这叫“百猫叨鱼”。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转怒为喜。</p> <p class="ql-block">几天后,俞府四周工匠云集,运料的运料,建坊的建坊,造桥的造桥,石坊的四周刻满了千姿百态的猫,有的盘腿而坐,有的纵身飞跃,有的目光灼灼,有的露牙长号……。俞家兄弟本来就心存疑虑,看到这群爪尖牙利的猫群,脸色越来越难看。刘伯温赶紧向皇上报告,说“皇上,鱼儿见到猫害怕啦!”</p><p class="ql-block">一天下朝后,俞家兄弟在家门口散步,只见自家后门新造了一座桥,桥上刻“堵门桥”三个字,这不是前有猫叨鱼,后被堵着出不去。俞家兄弟气得不逛了,回去,一转身,看见进府的巷口改名了——船板巷,意思是,鱼儿一出门就撞上船板,被扔进船舱;这还没完,北面的巷口还挂着“柳叶街”的大牌子,这是皇上要用柳条把鱼儿串起来;还有上浮桥、下浮桥,这是皇上钓鱼的两个浮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老的地名,唤起人们对那段过往的联想。百猫坊是江苏地区唯一留存的明代府第石坊,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经历悠悠岁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建新小区,开发商没有经过文物部门同意,偷偷拆掉了百猫坊。</p> <p class="ql-block">七、神策门下的失败</p><p class="ql-block">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七月,郑成功抱着“灭清复明”的信念,率约20万大军从舟山群島出师北伐,水陆并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到达上海崇明。八月,水师至南京观音门,郑成功随即率领诸将从仪凤门登陆,屯兵南京城下。</p><p class="ql-block">清朝两江总督郎廷佐下令,将城门紧闭不出战。从上海崇明赶来增援江宁城防的清军总兵梁化凤向郑成功表示,愿于一个月后献城投降。因为根据清军规定,“守城过30日投降”,在京城的家人就不会被牵连。郑成功中了梁化凤的缓兵之计,于是按兵不动,士兵们在等待清军投降的日子里,整日在南京城外无所事事,毫无防备,每日以纵酒、赌博、捕鱼为乐。梁化凤侦知情况后,为解南京之围,改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他出其不意打开神策门右边门洞,潜出城外偷袭郑成功军队,小胜而归。之后又趁郑军军心未稳,从神策门蜂拥而出,郑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大乱而退。郑军损失数万,十多位大将战死。顺治皇帝为了庆贺这场胜利,下令将神策门更名为“得胜门”,但民间仍称“神策门”。</p><p class="ql-block">南京城下的失败,迫使郑成功退回到福建,后来,郑成功眼见“灭清复明”的宏愿一时难以实现,为保存实力,遂渡海东征,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成为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八、定淮门外的宝船厂</p><p class="ql-block">定淮门位于清凉门以北,古平岗西头,门外就是三汊河河口,位于长江边的宝船厂,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宝船的建造基地,宝船是下西洋船队最主要的船只。</p><p class="ql-block">明永乐三年,宝船厂正式在中保村一带设立。明宣德年间,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停止,宝船厂渐渐被废弃。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这片船厂遗址,东西宽130丈,南北长354丈。经过数百年沧桑,到新中国成立后,原址依然保留七个与船坞类似的水塘。</p> <p class="ql-block">龙江宝船厂遗址是专家们眼中的“准世界文化遗产”,它对于南京、甚至全人类来说都是无法再生的珍宝,是全人类的遗产,南京只是守护者,而不是所有者。但是,这样宝贵的大遗址在城市开发中很难完整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从历史遗留的地图中可以看出,上世纪40年代,宝船厂遗址范围内至少存有13条水道,应该是作塘(即船坞,体量庞大,是造船遗址中最主要的建筑设施遗存。与遗址内其他的建筑相比,作塘承担着最直接的造船职能。从造船框架开始,到船只的建造、完成,最后开闸、蓄水,船只入海等工序,都是从作塘内开始并完成的。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内的作塘,以其规模巨大、排列在序的地面形态,构成了遗址最重要的部分)的遗址。</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进程中,遗址的面积不断缩小,其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2年,南京市政府将宝船厂遗址的保护范围调整为198亩,约13公顷,确定保留四、五、六三条作塘,作为宝船厂遗址公园用地,由鼓楼区政府负责筹建遗址公园,作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点项目。2006年,南京明宝船厂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为配合宝船厂遗址公园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博物馆组织人员成立宝船厂遗址考古队,对其中的六作塘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出各类文物1500余件,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重量级文物有四件:10.925米和10.06米的舵杆和两把造船时工匠使用的木尺。就在同一作塘内,1957年也出了一根大型舵杆,长11.06米,现存国家博物馆。舵杆为整木制成,从现有舵杆最宽处计算,原木的直径至少在0.88米以上,足见当时所用木料之巨大,也可看出船只规模的大小以及吃水量。另二件是木尺,其中一木尺保存完整,实际长度31.3厘米,正面为十进位制的分格,刻度清晰,背面有“魏家琴记”的刻字款,清晰可见,推测是该尺主人姓名。专家根据发掘出的舵杆和木工尺,可以推算出:根据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可以换算出来的确切长度是139米(138.97米)、56米(56.34米),排水量达到一万吨以上。</p> <p class="ql-block">国际造船业界对明代宝船的大小,一直持置疑的态度,但苦于我们没有郑和下西洋的一系列文献资料,这次出土的两根舵杆和两把工匠的木尺,再一次作出有力佐证。</p><p class="ql-block">郑和七下西洋这么重要的资料如今居然失传,据说下西洋的所有重要文献都由官方下令销毁,对下西洋守口如瓶,只字不留,令人费解。</p><p class="ql-block">早在100年前,梁启超在《郑和传》中曾感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韦嘉达哥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韦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此岂郑君之罪也!”因为郑和下西洋,完全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朱棣一手制造的政治泡沫。</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航海的历史功臣是郑和,历史罪人是“学者型官员”刘大夏,他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全部海图资料,不管刘大夏如何振振有词,也改变不了“销毁郑和下西洋海图资料、破坏明代中国大航海”的客观事实。</p><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朱棣派遣的。朱棣是篡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位,篡位后,建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于是永乐三年。朱棣命令郑和出使西洋。下西洋的目的,书面上是为了了联络各国,宣扬国威,但史学家分析,这是朱棣心虚的表现。因为篡位,所以努力想向夫下证明自己的正统,另一方面,许多人猜测,郑和下西洋,其实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p><p class="ql-block">不论何种原因,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官方的预期,确实宣扬了国威。</p><p class="ql-block">郑和一路向南,最远到达了波斯(伊朗),他一路锄强扶弱,平定过他国的叛乱,也替当地打败过海盗,还把先进的中华技术带到了各地。至今,有些东南亚国家还有纪念郑和的各种建筑遗迹,如郑和祠堂、三宝井等。</p><p class="ql-block">归来后,郑和不仅带回了各国使节,也带回了各种奇珍。但是,朱棣并没有把航海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他没有靠航海开展贸易,甚至还做起了亏本买卖。每次外国使节带礼品来朝贺,他都加倍回礼,几次三番,搞得各国都学会了薅大明王朝的羊毛。</p><p class="ql-block">尤其郑和船队到后期,船只数量超过百艘,人数接近三万,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设备维护费、人员安置费等,一直是政府出钱养着,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成了负担。</p><p class="ql-block">终于,经过6次下西洋,也就是朱棣去世后,仁宗朱高炽即位,以财力空虚为由,下令停止了下西洋的行动。虽然后来又有了第七次下西洋,但这一次,郑和死在了路上,最终下西洋一事被彻底停止。</p><p class="ql-block">后来,明宪宗时,有太监劝宪宗效仿成祖下西洋宣扬国威,于是找到管档案的刘大夏,刘大夏却说航海档案没有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这么看来,刘大夏的初衷倒是好的,下西洋确实劳民伤财,但是,从长远看,这件事其实是有碍国运的。</p><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近一个世纪,而且郑和船队的规模比哥伦布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如果下西洋能继续下去,如果皇帝同意搞航海贸易,那有了经济收入,中国率先实现环球航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如此,中国未必会出现后来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p><p class="ql-block">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一部重要的官方档案,叫《郑和出使水程》,档案包括了郑和下西洋的大量原始资料,如:郑和宝船的技术资料,这些放在今天,绝对是国家保密级的技术资料,还有船队所用的海图,即使在今天,海图都是船只、航母、潜艇不可或缺的导航图。</p> <p class="ql-block">九、通济门东水关的“花子窝”</p><p class="ql-block">通济门位于南京城南,进城门向西南,为热闹的商市区;向东北,为戒备森严的皇宫区。建有内瓮城三座,呈“船形”,内设“瓮洞”若干,门垣共四道,是南京京城13座城门中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p><p class="ql-block">在通济门西侧,建有东水关,是明初为控制内秦淮河水量而建造的水利工程,与城墙连在一起,共有三层。下层建有前后两道水闸,上两层分别建有十一个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定都南京,成了大明开国皇帝,犒赏开国功臣,封王拜相,授官赐爵。消息传到他的老家凤阳,一位叫王三的乞丐(民间称“叫花子”)赶到京城,向朱元璋讨封。这王三和少年时的朱元璋一起乞讨多年,对其多有照顾。朱元璋不忘恩,对他说,那也封你个王做做吧。王三想了想说,我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受不了你那些严规戒律,要封就封我做“花子王”吧,让所有的花子都归我管。朱元璋要给他盖座王府,王三不要,说:我就住在你刚建好的东水关最上层那排门洞里。朱元璋知道,讨饭这营生是讨到了上顿,不一定讨得了下顿。于是他下旨让京城里每户人家每年都出点钱,以备王三不时之需。</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二十二个藏兵洞建成不久,就成了花子成群的栖身之所。王三住进藏兵洞后,一位科考落第沦为乞丐的秀才写了两副对联,写的是:“逍遥自在神仙府,天下贫穷第一家”。另一副贴在东水关城墙上,写的是:“虽非做官经商客,却是藏龙卧虎堂”。于是,东水关成了京师乞丐的聚集地,民间有了“东水关的叫花子——成堆”这一歇后语。</p> <p class="ql-block">十、太平门外不太平</p><p class="ql-block">太平门位于南京城北的东北垣,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门,因为代表监狱的贯索(星座)在天市垣,而不在代表天廷的太徽垣,所以明朝南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合称三法司)三个衙门的监狱就在城门外贯索坊,城门外是“天牢”,夜间哀声四起,为此将城门命名为“太平”。</p><p class="ql-block">太平门1958年拆除,2014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建文帝从太平门逃出</p><p class="ql-block">许多野史如《明朝小史》、《今言》等均说建文帝在京城被围困时,装扮成僧人逃走了。传说京城被围时,建文帝心急如焚,想要自杀,这时一太监呈上一铁匣,说太祖临终前留下,让建文帝遇难时借以避难。打开一看,里面是剃刀、鞋帽、袈裟和一张度牒(出家人的凭据),另有一字条:“应文(允炆)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建文帝赶紧化装打扮,从鬼门逃走了。不少人据此认为,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以防其东山再起,危及自身帝位。</p><p class="ql-block">有学者认为,建文帝是通过皇宫内的暗道,经太平门逃出南京的。明《续英烈传》记载:当燕兵攻进城内,大臣程济等九人请建文帝至鬼门。鬼门于大内直通太平门外,是太祖暗设的一条私路,以备不测。建文帝望太庙拜了四拜,众人随建文帝从鬼门走到后湖边,忽见一个道士驾船等候。到了船中建文帝坐下问道:汝是何人?怎知我到此?道士跪下奏道:臣乃神乐观道士,昨夜三更,梦见太祖万岁爷对臣说,明日午时你可舣一舟,至后湖鬼门外伺候。建文听了,感泣不尽。不多时,船到太平堤,一同上岸。从此建文帝行踪戍谜。</p><p class="ql-block">神乐观由朱元璋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敕建而成,位于正阳门外(今石门坎天堂村西),其地树木丛茂,四周粉垣环绕,环境幽静,古木松阴夹道,远带钟山之麓,近连飨帝之宫,门临平野,地达长河。不仅仅是道观,还是隶属于太常寺的官署,掌管皇家祭祀天地、神祇等事务。</p> <p class="ql-block">2004年复建的太平门。</p> <p class="ql-block">十一、正阳门</p><p class="ql-block">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有“外一内三”四层瓮城,有主城门与内、外瓮城城门五道。内瓮城门与京城的城门呈直线而设,正门为御道,只有皇帝大典,或外国使臣到访,才能进出;大臣、官员多从东侧门出入。这种“复合型瓮城”在中国城墙建造史上也是独一无二,非常罕见的。正阳门是“内十三”城门中规格最宏伟的。</p> <p class="ql-block">明代定都南京后,国力强盛,周边各国纷纷进贡珍禽异兽。在《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史料中可以看到记载,如洪武四年春,安南国(位于今越南)进贡大象;同年,暹罗国(泰国)进贡大象、六足龟等;永乐五年,暹罗国进贡驯象、鹦鹉、孔雀等。安南园进贡大象的记载最多,而其它的东南亚国家,如暹罗、真腊(位于今柬埔寨)也曾派使者将大象运来南京。</p><p class="ql-block">明代皇帝们对于大象这种大型动物,显然充满兴趣。光华门附近,秦淮河畔有一个地名“象房村”,在历史上就曾经是明皇室豢养大象的场所。光华门就是正阳门,进了正阳门,就是皇宫所在地。因此,皇帝到象房村观赏这种大型猛兽非常方便。明代在都城外设外廓城,外十八门中有一个门叫驯象门。当年,驯象门外是水草丰茂的沙洲圩,饲养大象的象奴,常常慢悠悠的地从象房村驱赶大象,到沙洲圩牧象,所经过的外廓城门被称为“驯象门。”</p> <p class="ql-block">十二、朝阳门今称“中山门”,位于南京城东,因傍皇宫且朝东,故称“朝阳”。城门下设水关一座。当年城门内是金碧辉煌的皇宫殿宇,城门外是戒备森严的孝陵陵区,平民百姓不能由此门出入,是非常显赫的一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从朝阳门(中山门)出城,在钟山脚下,就是明孝陵这块风水宝地。流传在老南京人口中的关于朱元璋出殡,怕被人盗墓,出殡时全城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材,使人莫辨真伪。其实是朱元璋讲排场而已。围合好几平方公里,绕陵的红墙长达22.5公里的陵园,相当于京城城墙的三分之二,在这座气势恢宏的陵园里,守护的军士多达五千余人,日夜逡巡在陵墓内外,“孝陵卫”就是驻军的地方(明朝军队是卫、所制,一个卫是5600人)。陵园内草林繁茂,植十多万株青松,养千头挂着胸牌与铃铛的梅花鹿(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人在紫金山下捡到一枚银质的梅花鹿铭牌,上面刻有“盗杀者抵死”),这些梅花鹿在陵园里出没,不时地停下来睁大特别警惕的眼睛,一有动静便奔跑起来,穿林渡水,刮起阵阵旋风,带动梅花鹿脖上铃铛的串串声响,谁敢靠近!孝陵的一草一木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于2003年7月3日在巴黎召开的第27次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成员,这也是南京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明孝陵位于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下,其取名之义为孝治天下。独龙阜玩珠峰背依钟山,面临前湖和平川,早在朱元璋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一眼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传说在建陵选址前,朱元璋向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等5人征询陵址的意见时,要求各自将意见写在字条上,然后一同拿出。当5人各自展示字条时,上面不约而同地写着“独龙阜玩珠峰”几个字,朱元璋这才立即拍案。</p><p class="ql-block">为了独占这块宝地的风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下令将独龙阜上的蒋山寺,迁往钟山的东南麓,并赐名“灵谷寺”。奉旨主管建陵的李新被朱元璋封为“崇山候”。公元1382年,马皇后入葬;公元1398年,在位31年的朱元璋也入葬孝陵。但这时孝陵的附属工程还没有结束,直到公元1405年建成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是明成祖朱棣为记述朱元璋的“功”、“德”而特制的。此碑高近10米,上刻2745字,字有拳头般大小,也是南京地区现存的最大碑刻。</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曾多次推翻旧王朝,但由农民军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只有汉朝和明朝。汉高祖刘邦虽是来自基层的一个小亭长,但他还不算一个真正的农民。真正是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朱元璋一个。</p><p class="ql-block">在明朝之后,有一位远见卓识的皇帝——清圣祖康熙,他对这位农民皇帝情有独钟。康熙一生中,曾经6次下江南,而在他的这6次南巡中,就有5次亲谒孝陵。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谒孝陵时,在陵前下马,从旁门步行,一路上行跪九叩首礼节。公元1699年,他第三次南巡时,手谕当时的江守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并写了“治隆唐宋”的碑文,称颂朱元璋开国创业的功绩胜过唐宗宋祖,也“交与织造曹寅制匾悬贡殿上,并行勒石”。夺得了朱明江山的清朝皇帝,反过来称颂前朝的开国皇帝“治隆唐宋”,虽说很有一些讽刺意味,但他的抚民与收买亡明的遗老遗少的用心,可谓良苦。毕竟像康熙这样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5次都用最高的礼仪去祭奠一个前朝的农民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少有的。他在路过明故宫这座“废皇城”时,感慨怀古,写下了《金陵旧紫禁城怀古》:“秣陵旧是图王地,此日鸾旗列队过。一代规模成往迹,千秋兴废逐流波。宫墙断缺迷青锁,野水湾环剩玉河。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曾经戒备森严、辉煌神秘的明孝陵,随着时间的冲刷,已是斜阳衰草的悼古之地。咸丰年闷,太平军与驻守在孝陵卫的清朝江南大营开战,顷刻,孝陵地面建筑化为灰烬。</p> <p class="ql-block">一辈子生活在南京城,对这个城市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对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爱好。南京到处都有历史的遗存和遗迹,而这些大致都与文化有关,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记录和记忆,有古迹遗存才有记忆,有好的规划,才会使今天的城市更加丰富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