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大学”系列之——浙江大学”

红尘一俗

<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贵州遵义、湄潭</u></b>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联系浙江大学,18次莅临指导,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绘了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求是创新”</u></b>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勤学、修德、明辨、笃实”</b>的<u>浙大人共同价值观</u>和“<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b>”的<u>浙大精神</u>。</p><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是一所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u>,占地面积7931901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8.2万册。</p><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b>德才兼备、全面发展”</b>的核心要求,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2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p><p class="ql-block">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摘录自浙江大学官网学校概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浙江大学成立120周年”邮票四方联,主图是浙江大学现行校标“求是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浙江大学校标</b></p><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现行校标始见于1990年12月15日公布的浙江大学校标设计稿方案(详见方案一、方案二)。通过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和校友的意见,较为一致地倾向于方案一,即以传统的求是鹰为主体所构成的校标设计稿,保留二三十年代浙江大学校徽中求是鹰的基本形状,体现历史的继承性。</p><p class="ql-block"> 1991年1月22日学校举行校务会议,对校标方案作了审议,会议认为二个校标设计方案在设计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方案二在形式上有一定新意。经过讨论,校务会议确定方案一为校标方案,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1991年1月31日校务会议再次审议了修改后的校标,现行校标获得正式通过。2017年5月11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校标的数字化精细化处理方案。</p><p class="ql-block"> 校标,是学校的象征。用于学校重要活动场所、有关学校文化传播与展示媒介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摘自浙江大学官网。</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摘自浙江大学官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原地首日实寄封。下图为所用“六和塔”邮资封的资料</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生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1907年5月28日出生于江苏常熟县枫塘湾。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县沙溪小学,13岁到上海,就读浦东中学。</p><p class="ql-block"> 1924年高中毕业,进入外语专修班。后进入技校,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p><p class="ql-block"> 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192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在<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吴有训</b>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这是中国第一篇有关大气放射性的实验研究论文。</p><p class="ql-block"> 1930年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L 迈特纳(Meitner)。</p><p class="ql-block"> 1931年,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p><p class="ql-block"> 1932年,在迈特纳指导下,发表了《关于RaE连续β射线谱的上限》的论文;同年12月完成了关于内转换电子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34年4月,王淦昌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授。</b>期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李政道。</span></p><p class="ql-block"> 1941年,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中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PhysicalReview)发表了这篇短文,此项成果荣获第二届范旭东先生纪念奖。</p><p class="ql-block"> 1947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他与S B 琼斯(Jones)合作研究有关宇宙线中介子衰变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p><p class="ql-block"> 1952年,王淦昌与吴恒兴、林传骝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同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p><p class="ql-block"> 1956年9月,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并被选为副所长。工作期间,他领导的物理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首次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 </p><p class="ql-block"> 1959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从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p><p class="ql-block"> 1960年12月从苏联回国,1961年4月,受命秘密地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于1962年,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p><p class="ql-block"> 1964年12月,王淦昌独立提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激光驱动核聚变</span>的建议,中国激光核聚变研究开始起步。</p><p class="ql-block"> 1978年,王淦昌调回北京,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1982年,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研制、试验核武器方面的工作,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1984年,王淦昌在联邦德国驻华使馆接受柏林自由大学授予的荣誉证书,以纪念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p><p class="ql-block"> 1992年,在王淦昌、于敏等人的推动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了国家“863”计划,获得了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1998年6月,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称号。</p><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人才培养</b></p><p class="ql-block">王淦昌曾担任20年的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在国防科研领域,周光召、邓稼先、于敏、陈能宽、程开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唐孝威、吕敏、丁大钊、王乃彦、贺贤土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导。</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摘自网络百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4年发行的《现代科学家》之王淦昌邮票四方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原地首日实际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叶笃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人物生平</b></p><p class="ql-block"> 1916年,叶笃正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p><p class="ql-block"> 1930年,接受了14年私塾教育的叶笃正考入了天津南开中学。期间,他逐渐知道了官僚的骄奢淫逸、民生的艰难困苦、国家的多灾多难、民族的存亡绝续。</p><p class="ql-block"> 1934年,在“华北之大,却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年代,叶笃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差点儿被学校开除。</p><p class="ql-block">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很快参加了这场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结识了学长<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钱三强</b>。在钱三强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物理专业,选择了气象学专业。</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叶笃正随校南下。</p><p class="ql-block">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夏天,叶笃正的五哥叶笃庄在西安见到了叶笃正,叶笃正随着他在清华的女朋友参加卫立煌的战地服务团。当时叶笃庄便劝他,“你不是干这个的,还是读书好”,后叶笃正回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业,但并非因为哥哥的劝诫,而是那位女同学提出了分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叶笃正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并考入当时已内迁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师从名师王淦昌</u>,在<u>贵州从事大气电学研究。</u></b></p><p class="ql-block"> <u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43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获国立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u>;硕士毕业后,叶笃正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p><p class="ql-block">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初,叶笃正被国民政府选送去美国留学你。</p><p class="ql-block">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师从世界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罗斯贝,做研究工作。其间,叶笃正发表重要论文十多篇,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中提出大气运动的“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而叶笃正则成为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1949年,在美国《气象杂志》上,叶笃正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意义重大的学术论文《大气中的能量频散》,被公认为动力气象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同年,叶笃正作出了回国的选择。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叶笃正与妻子冯慧辗转回到了中国。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开始了艰苦的创业。</p><p class="ql-block"> 1957年,叶笃正和同事开创性地研究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在国际气象学界引起极大关注。</p><p class="ql-block"> 1958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特邀顾问。</p><p class="ql-block"> 1978年10月,叶笃正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八五”期间,叶笃正作为气象学界首席代表,担负起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的“中国未来20年~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p><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常委。</p><p class="ql-block"> 1981-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16日18时35分,叶笃正院士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主要成就</b></p><p class="ql-block"><b>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b></p><p class="ql-block"><b> </b>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中国之外的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b></p><p class="ql-block">叶笃正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p><p class="ql-block"><b>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b></p><p class="ql-block">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中国之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p><p class="ql-block"><b>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b></p><p class="ql-block"><b> </b>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 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p><p class="ql-block"><b>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b></p><p class="ql-block"><b> </b>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b>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b></p><p class="ql-block"><b> </b>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人才培养</b></p><p class="ql-block"> 叶笃正不仅在学术领域成为佼佼者,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等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接受过他的指导。</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摘自网络百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6年发行的《现代科学家》之叶笃正邮票四方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