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固兰香 一记津冀刘李两姓庚续父辈金兰佳话

风起故里(刘之龙)

<p class="ql-block">  2023.05.0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兴济镇西姜庄村以李兴昌会长为代表的李氏家族成员,迎来了天津市大港区以刘玉江为代表的刘氏家族成员,李刘两家是上辈两家李树森与刘孝泰两位老人所结下的金兰之好,而今冀津两地李刘两姓后生又重续前缘,继承和发扬光大父辈在苦难中的所建立起来的真挚友谊。</p> <p class="ql-block"> 能促成这段李刘两姓重续前缘的佳话,来源于聚馆刘氏大家族,2016年聚馆洪汉清三公后裔同修刘氏族谱,我有幸参于到刘氏家族的修谱中,并认识了为修谱付出巨大努力的刘玉江五哥,我们都是第四世雄爷一支,我是第八世登云公之后裔,玉江五哥是第八世卿云公之后裔,第七世永盛公是我们两支的共同祖先。哥俩认识后五哥多次向我打听与父亲结拜兄弟的北桃杏村李姓子女。我通过多位同学关系终于找到,其实是西姜庄村的李氏家族,我与李兴昌会长早就相识,我是会长领导下的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会员,这事就顺理成章地搭桥而成。并约定2021年10月4日我随李会长全家,前去大港看望各位兄弟姐妹及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2021.10.04大家在大港饭荘聚餐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本来约定2022年春节期间,大港刘氏家族前来西姜庄看望老人及孩子们,再续佳话,却因疫情放慢了脚步。202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全国疫情已得到全面控制,心情也彻底解放、放松,各位亲人放假都有空闲,趁此机会李刘两家又精心组织了一次大聚会。李刘两家都是大家族,刘氏家族原籍天津市老家是天津市南郊区西小站公社张港子大队。现在隶属关系已改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塘镇张港子村。李氏家族是河北省沧县北桃杏公社西姜庄大队。现为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兴济镇西姜庄村。</p><p class="ql-block">津冀刘李两家都是大家族,兄弟姐妹众多,合在一起全部到齐六十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  五哥刘玉江率先发言,盼望已久的西姜庄村看望三盟娘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今天兄弟姐妹们侄子们我们又相聚了!愿我们常相聚,多走动,有事互通往来,将我们父辈所结下的友谊,金兰之义继续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据大姐刘玉英介绍:她们的父亲刘孝泰(已故),母亲于传荣(已故)。</p><p class="ql-block">兄弟七个:</p><p class="ql-block">大哥:刘玉林(已故)</p><p class="ql-block">二哥:刘玉帮</p><p class="ql-block">三哥:刘玉来(已故)</p><p class="ql-block">四哥:刘玉才</p><p class="ql-block">五哥:刘玉江</p><p class="ql-block">六哥:刘玉海(已故)</p><p class="ql-block">七弟:刘玉和</p><p class="ql-block">姐妹三个:</p><p class="ql-block">大姐:刘玉英(大排行老七)</p><p class="ql-block">二妹:刘玉芳(大排行老九)</p><p class="ql-block">三妹:刘玉红(大排行老十)</p> <p class="ql-block">  大姐语言表达能力強,口齿清楚,文采飞扬,当场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感恩感谢</p><p class="ql-block">两姓一家亲</p><p class="ql-block">之龙续缘人</p><p class="ql-block">父辈结金兰</p><p class="ql-block">佳话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大姐还说:因为这边(林,帮,来,才也都是<德>)德新大哥是三伯三婶排着叫的。</p> <p class="ql-block">据李德新大哥介绍:他们的父亲李树森(已故)母亲韩芬亭(93岁高龄)。</p><p class="ql-block">弟兄四个:</p><p class="ql-block">大哥:李德新</p><p class="ql-block">二弟:李俊昌</p><p class="ql-block">三弟:李兴昌</p><p class="ql-block">四弟:李军昌</p><p class="ql-block">姐妹两个</p><p class="ql-block">李淑珍(大排行第二)</p><p class="ql-block">李淑芝(大排行第三)</p> <p class="ql-block">李德新大哥还介绍说:我们父辈他们四个人,分别来自天津、河北、山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哥几个在大盟伯那里一起干活,由于都能吃苦耐劳,投脾气,互帮互敬,后来他们就近乎了一步,拜了盟兄弟。我父亲排行老三,从此他们之间亲如兄弟,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时天津那边比咱这边生活条件好,大盟伯就说了,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那时小站那边种水稻,每年都给我们家送点大米等物品。</p><p class="ql-block"> 听我村上老人讲,1958年大跃进,我们村就种过水稻,用得水车机械,都是找大盟伯从那边弄来的,而且还是无偿的。大盟伯当时是村支部书记,掌管整个村的农业生产。那时兴济是全国性的大集,尤其买卖牲口大集更是全国有名。大盟伯他们经常赶着大马车来赶集,每次来都在我家小住几天。 </p><p class="ql-block"> 1968年沧州这一带闹大旱,那一年收成颗粒无收。大约在1969年秋,我和父亲为了维持家里生活,去了大盟伯那里准备打些黄菜盘子回来充饥,一住就是月余 。对我们爷俩好吃好喝,帮我家度过了难关,至今我们情深难忘。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来往就少了,但经常互相通信。8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没有了联系,但是我们之间内心里都没有忘记对方,一直惦记着。 最近二年,通过刘之龙兄弟在中间搭桥费心,又给我们晚辈之间恢复了五十年前的情,这真是天意啊!</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己过去,弹指一挥间。我和父亲在大盟伯那边待得时候,记得德林大哥教学,二哥是粉条厂厂长,四哥在二五零石油公司上班。我大盟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十个孩子。家中还有个表叔。她每天为家中生活忙忙碌碌,默默地奉献。可想而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记得大妹玉英那时还小,有时也跟着干点零杂活。我和玉江、玉海经常一起玩,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这份深情已经烙印在心中了。听母亲说我们的父辈他哥四个的结盟,离不开叫魏明卢的一个人在中间牵线,他和我们镇的小王庄村有亲属关系,经常来往。详情还有待探究。</p> <p class="ql-block">据四哥刘玉才介绍上世纪父辈按年令大小排行的异姓兄弟分别为大哥刘孝泰、二哥孙庆和、三弟李树森、四弟李洪江。</p> <p class="ql-block">四哥刘玉才激情满怀:虽然这次重新相识迟到了半个世纪,也没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那么惊天动地,但也有四姓异姓兄弟后辈们在津冀之间传承金兰之义,密切交往的佳话传奇。</p> <p class="ql-block">玉才四哥肯定是大才之人,出口成章。回想往事历历在目。辛苦了!之龙兄弟!金固兰香——文章写得好,谢谢了!文中提到德新兄弟叙说的黄菜盘子,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我们这里盛产一种野菜叫黄须菜,这种菜在我们这里遍地都是,越是盐碱地越长,且越旺盛,在六十年代(60-62)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可挽救了不少人命。人们几乎天天吃这种菜,大部分人家是一半面一半菜掺和在一起做菜饼子,菜饽饽,菜团子充饥。德新兄弟提到的黄菜团子考虑到距离的原因,我猜想,可能是在这里打了黄须菜,然后加工辗轧碎了,成颗粒状,带上两三麻袋,回到家里,掺上面粉然后加工成各种食品就能填饱肚子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好了,没有人在吃这种野菜饽饽了!但这种菜现在这里快成珍品了,每到春、夏季节,人们采摘了鲜嫩黄须菜 加工后,做成多种美味佳肴!如黄须菜饺子,饼子,凉拌黄须菜……</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弟兄们小时候的乳名都是沿序着德字开始,我大哥叫德林三哥叫德来,二哥叫没叫我不记得了,可能是二哥生下来胖乎乎的天生可爱,叫胖胖了,到我这里(我猜想)可能是孩子多了叫起来方便,就改按顺序了,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可能叫起来方便也好记,记得我妈说过,白天忙碌了一天,到晚上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每晚查看孩子都回来了没有,一排孩子躺了一炕,不是一个个翻看,而是数个,只要个数对了就可放心睡觉了,你们说说我们的母亲多伟大,养育了10个子女外加一个表叔(半痴),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得操多大心,受多大累……</p> <p class="ql-block"> 还是德新兄弟知道的多些,只是在张港子村没有叫魏明卢的,跟魏明卢相近的音有俩人,一是魏明如,二是魏明柱,且魏明如的可能性比较大,此人已于年前新冠大流行中逝世,享年98岁,要不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多。</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族兄弟排行老三的李兴昌会长,现任沧县法院副院长,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会长,《纪晓岚研究》主编,李会长勤于笔耕,曾出版《让历史在某处定格》《阅微访谈》《阅微草堂笔记断狱故事》《纪晓岚研究论丛》《阅微漫笔》《断狱趣话》等多部著作。他与玉江五哥是李刘两家的联络人,并主导组建了“两姓一家亲”的亲情群,为大家提供了多亲多近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族兄弟中老四李军昌:李军昌十几岁应征入伍,在武警消防部队服役30余年,成为一名师职领导干部,2018年消防部队改制后任职国家消防救援局纪检室副主任兼巡视办主任。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几个侄子、侄女也相继入伍或大学毕业后入伍,工作至今,分别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戍边卫国、护航国安,建功立业!</p> <p class="ql-block">四弟军昌也说: 我母亲讲过,我们哥几个起名是随着大盟伯的孩子们的,都是德…啥的!</p><p class="ql-block">这才是真正的金兰佳话!重在德,贵以德,以德立世。</p> <p class="ql-block">  后生可畏啊!李刘两家只是各派了一位代表,要是都来了,还得两张大桌,这两位后生晚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至今还在深造中!</p> <p class="ql-block">李刘两家各位亲都在场发表了激动的讲话,让大家大受感动,都为父辈而创造的金兰之义而感到自豪!更为久别重逢再续前缘而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多人很现实,钻进了钱眼,还有多少人还能顾及情感,顾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亲兄弟又有多少一生都在闹矛盾,别说异姓盟兄弟后代能联谊在一起,就是盟兄弟几个能有多少在世时能和和气气走完一生的。而李刘两家虽然生活在冀津两地,却𣎴因父辈不在了而忘却,却在苦苦寻找,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他们懂得感恩,懂得感怀,懂得回报!记得我问过德新大哥,为什么您的三个弟弟都在“昌”字辈而您却叫德新呢?大哥说:父亲当年为了纪念异姓兄弟之间这段情而随着刘氏家族的乳名叫法。这正是“异姓父辈结金兰,一家后生续佳缘”。愿李刘两家世代友好,永结同心。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活蒸蒸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愿各位亲身体健康,合家快乐,善报满满,幸福到永远!</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