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德育】红领巾讲家风第八讲

国梅

<p class="ql-block">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学习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和情操,还能让优良家风代代延续。&nbsp;</p><p class="ql-block"> 为此,城内小学以《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推出“红领巾讲家风”系列活动,本期“红领巾讲家风”由城内小学大队委付子默为大家讲解《中国传统好家风——祖孙三代守边戍》。</p> <p class="ql-block">  巍巍昆仑,茫茫雪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海拔 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支牧民护边队伍,他们迎风冒雪为国戍边。塔吉克族牧民拉齐尼 •巴依卡一家三代为国成边,成为边境线上“流动的哨点”。</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执行巡逻任务的目的地,被称“死亡之谷”。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将是寸步难行。</p> <p class="ql-block">  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拉自告奋勇,给连队当了向导。一当就是23年,他和边防官兵一起,建造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第一座边境界碑。</p> <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主动接过“接力棒”,继续与连队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36年的巡逻路,巴依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凯力迪别克</span>奉献了青春,承受了无数次危险与伤痛。</p> <p class="ql-block">  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巴依卡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整整16年,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都留下了拉齐尼巡逻护边的身影。他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10年9月的一次巡逻途中,因为雪天路滑,当时的边防连指导员不慎滚下山坡,拉西尼第一个冲上去营救,生死之间没有一丝犹豫。</p> <p class="ql-block">  拉齐尼总是这样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一定守护国家的边疆。</p> <p class="ql-block">  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拉奇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卫国戍边呢,拉齐尼创作的诗歌《南湖》中,这样写道:“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封雪岭间。原来,“为了祖国的安宁站岗”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是拉齐尼家的优良家风。</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他的女儿受父辈的影响,已经立下了志向:“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既是医生,又是军人。我也会回到红其拉甫,到那时候鲜艳的红花与展翅的雄鹰,一起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随时做好了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塔吉克族护边员,拉奇尼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让我们树立新时代理想信念,传承优良家风,书写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的美丽篇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蹲厉奋发、勇毅前进!</p>

拉齐

家风

巡逻

帕米尔高原

别克

红其拉甫

护边

尼巴

雄鹰

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