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陕西省陕北民歌博物馆文/邵勇敏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金沙路和红山东路十字东北角,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布展面积5680平方米,2018年5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陕北民歌音乐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题,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全面展示了陕北民歌的历史变迁的前世今生,体现陕北民歌历史人文精神,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绎推广、民歌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陕北民歌为主要内容展示的博物馆,展览内容主要由6个板块组成,分别是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6个板块的展览分布于博物馆的四个楼层。博物馆建设立足“全国性、唯一性、权威性”的基本定位,是一个传承陕北文化精神、展示陕北民歌成果、普及陕北民歌知识、交流民歌艺术和繁荣民歌创作为目标的综合性音乐类博物馆,是国内外目前内容最丰富、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专题民歌博物馆。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文化符号,饱含着陕北人民的精神寄托,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口口相传,最初并没有文字记录或形成体系,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这一时期是陕北民歌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即“延安鲁艺”时期,1942年到1944年延安鲁艺的音乐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在陕北各地大规模、有组织地采集陕北民歌活动,在陕北搜集到的陕北民歌材料加以整理,筛选出400多首陕北民歌,编为《陕北民歌选》,标志着陕北民歌从口头传唱到书面记录的第一次转变,开辟了陕北民歌由口头传唱到纸质出版的新纪元,是陕北民歌发展历史的里程碑,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为陕北民歌增加了新的内容,形成陕北民歌独特的风格,也表现了人们对伟大领袖的爱戴以及对革命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在第一篇章“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就被陕北民歌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伴随着一段婉转悠扬、慷慨激昂的陕北民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陕北农民站在黄土高坡上引吭高歌,曲调在群山沟壑间回荡的场景,歌声里带着浓厚的黄土气息,蕴藏着苍凉悲壮但又大气乐观的精神。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风貌,赋予了陕北民歌高亢粗犷的浓郁地方特色,博物馆通过奇妙地规划上下楼通道,展厅之间的走廊等硬件设施,结合镌刻在墙上的民歌词谱、文化符号等,不仅保障了游客全程游览的流畅顺通,还让原本乏味的展厅间移动充满了别样的游览乐趣,整个展区从设计到展陈,全是浓浓的陕北味,其优秀的展览规划、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将传统文化融入未来发展的高远情怀,深深打动每一个造访者。走在博物馆每一个角落都能深深感受到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走到每个展厅都能欣赏到不同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蓝花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东方红》等耳熟能唱的经典民歌,都让人驻足聆听,大饱耳福,这座“会唱歌”的博物馆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参观游览体验,陕北籍歌手现场演绎的一段段民歌,总能和参观者形成互动,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到陕北民歌的魅力。在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展区的一面墙上,众多螺钉上挂满了各类陕北民歌歌手创作的CD唱片和这些歌手的头像,这些唱片中的歌曲有老有新,有原生态也有改编的,这些歌手中有白鬓老者,也有黑发少年,有的神色轩昂,有的笑容满面。展区螺顶没有全部挂满,这仿佛预示着陕北文化在未来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失传,陕北民歌凭借其昂扬的生活态度和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激励着无数人迈险克难。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在纷纭变幻的世界里,始终铭记自己从哪里来,并为我们提供跨越时间的考验,奔向希望未来的指路明灯。从千百年间踏着九曲惊涛响彻秦川沟壑的传统陕北民歌,到随着燎原星火逐渐燃遍中华大地的中国革命历史陕北民歌,直到乘着国强民富时代浪潮传遍祖国四方的新时期的陕北民歌,一路走来,陕北民歌的历史从未歇业。</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篇章陕北民歌来自于生活,带着浓厚的黄土气息。</p><p class="ql-block"> 劳作过程中,喊着劳动号子,既可以使劳作步调一致,又可以缓解疲劳。</p><p class="ql-block">绞煤号子是矿工搬动辘轳铰煤时唱的号子。</p> <p class="ql-block"> 船工号子是黄河船工在航运、摆渡过程中所唱的号子。扳船动作不断重复和节奏感,赋予船工号子节奏的鲜明律动性。</p> <p class="ql-block"> 信天游是黄土高原民间生产生活中即兴演唱的山歌体裁。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表演艺术家李治文声情并茂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 这个照壁后面,是一个四合院。</p><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大家弹奏乐曲。</p><p class="ql-block">民俗小调是指陕北在各种民俗活动中随性而唱的各类歌曲。</p><p class="ql-block">陕北秧歌的步法也是有规矩的,这是陕北秧歌场图。</p><p class="ql-block">陕北的俊女女都长了一双毛眼眼。</p><p class="ql-block">转九曲是一种民间风俗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陕北苏区时期的革命民歌。</p> <p class="ql-block"> 民歌(兰花花)讲述了在抗战时期一个乳名叫叶子的俊女女,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在是爱死人。</p> <p class="ql-block"> 小调特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p><p class="ql-block">生活小调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的小调歌曲。</p><p class="ql-block">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那个灯。</p><p class="ql-block">俊女女在演唱。</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p><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发展。</p><p class="ql-block">鲁艺第一次大规模陕北民歌采集活动。</p><p class="ql-block">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陕北民歌南泥湾。</p><p class="ql-block">翻身道情、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黄河大合唱……</p><p class="ql-block">这可能是当年冼星海用过的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陕北说书</p><p class="ql-block">陕北民歌代表着一种文化,承载着一种精神 ,愿陕北民歌世代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