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唯有春光与书不可辜负。为了进一步引发教师对游戏的深度思考,推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保育教育实践,帮助教师多角度拓宽户外游戏区域创设的思维,张翠芝名师工作室小组成员,线上相约,共同开启《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第三期读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期领读:陈户镇纯梁分园周妮老师</p> 领读材料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领读人通过思维导图,理顺《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第二章第二节“游戏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中,小组老师们结合书中的环境创设指导建议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学习,大家不仅对安吉游戏的“理念、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新的思考,同时也对今后如何开展真正的自主游戏课程有了新的感悟及想法。</p> 我们的思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妮:安吉幼儿园的教师没有特意去教幼儿如何游戏,但幼儿的游戏水平却很高,这完全得益于他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游戏环境,而这个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给幼儿自己创造玩法以无限的可能性。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无限可能性,体现的正是材料与环境的开放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所在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场地比较小,没有那种很大的山坡,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场地的局限而放弃,他们尝试自己用长板搭建造坡,并发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例如:如何让物体沿着坡往下走,不滑出边界?孩子们想到了两侧加固护栏(轨道的雏形),实践后发现护栏太窄,物体卡住无法滑动,又想到增加长板宽度,拓宽道路。孩子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创造性思考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对环境的关怀能力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想法,观察记录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给予孩子材料场地经验的支持,等待孩子给我们更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小卫:本节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80页“环境的开放使用”这部分的内容。1.场地无边界。在安吉的幼儿园,区域中起到隔离作用的绿化灌木丛、围栏、等被移除。草坪、树林没有了明显边界,儿童在这些区域游戏,不受任何边界限制,也方便了游戏材料在各个区域间的流动使用。2.场地功能不限定。幼儿园打破对场地功能限制的传统做法,以材料或场地特征对室外游戏场地进行命名。避免了因为区域功能命名而造成儿童对游戏形式的限制。我们幼儿园在这两个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场地无边界、功能没有限定,孩子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自主的游戏。开放的户外空间和玩具材料是保障幼儿户外活动自由自主的前提之一,户外环境在空间规划和玩具材料投放时考虑到幼儿自由选择和自主游戏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慧:书中这段文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天的儿童被钢筋水泥和智能信息等包围,和祖父辈的童年相比,他们与大自然交往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获得的自然体验、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有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考:为什么幼儿需要在自然中游戏?首先自然环境中会有多元的情境,一块石头或者一片树叶都能成为幼儿的玩具,在游戏过程中积累有关大自然的经验和知识,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其次,在自然环境中,这种多样化、开放的环境,更能激发幼儿之间亲密的社会交往与多样化的情感表达,幼儿也能从这样的“小社会”中积累社会性感知与知识;第三,自然中的各项事物能够使幼儿有丰富的经历,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机,提高幼儿的生命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娜娜:本次读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沟壑是另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向下拓展空间的自然环境。不同深度和宽度的变化会对儿童感官产生不同的刺激,带给儿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悟:我们幼儿园东北角一小块的沟壑,它和果园合二为一,每当孩子到户外游戏时孩子们都会到这里来玩耍,他们特别喜欢在这些土堆里面爬上爬下、跑来跑去,摘点花朵和小草,或者是钻山洞、玩刨土寻宝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沟壑的创设符合低结构要求的环境,也是幼儿最喜欢、最具探索性、成本相对较低的游戏材料。它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元素给孩子们打造一个生态游戏场。既满足了孩子们自然野趣的生活体验,又和其他户外区域的相融合,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玩、能玩、爱玩的空间,实现做中玩、玩中学和玩中做的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贾素萍:书中提到幼儿园为每个孩子配备了小桶,这些小桶既能收纳孩子户外用品又可以当作坐着休息的小凳子。除此,各种可移动的小推车、随处可见的小挂钩雨鞋雨裤等等防护装备应有尽有。读到此处,我想到了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场景:因孩子玩沙或玩水弄脏了衣服,老师费心地与家长解释。安吉游戏之初想必也避不开这类事件。幼儿园当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只能采取“绿色生态”投入改造的途径,但解决的方法并非靠统一配备这一条路子,我们应该多想一想如何解决,更不能因为玩水玩沙会弄脏衣物而剥夺幼儿的游戏权力,减少幼儿游戏次数。</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配套的便利也让我们看到了安吉教育的无微不至,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度学习与反思的。教育是一种关爱,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幼儿的需要,用一份责任尊重、帮助、支持他们。</p> 我们的改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结合当前环境现状,开展“经济型”区域改造话题讨论,群策群力,盘活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学习“安吉游戏”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做适合自己的“安吉游戏”。作为幼教工作者,只有长期学习和不断实践探索,才会形成我们自己的教育特色。从环境创设到材料准备,从游戏问题支持到推进,从细心观察到耐心倾听,或隐或现,无处不在。我们相信儿童,放手游戏,保障儿童游戏的材料、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尊重儿童游戏的兴趣和需要,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为儿童游戏创造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此次阅读活动,老师们对《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第二章有了更深度的理解与思考。相信在未来的学前教育道路上,我们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让真游戏助力孩子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