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迎宾广场、报国寺、伏虎寺随拍

舒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现将2023年4月24日至28日在峨眉山大酒店疗养期间拍摄的照片编辑成片,请欣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迎宾广场。迎宾广场位于峨眉山麓虎溪河畔,距报国寺约500米,是进入景区的第一道风景,由“震旦第一山”、“秀甲天下”瀑布等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震旦第一山。震旦第一山意思是中国的第一山峨眉山。震旦的意思是日出东方,希望的意思。“震旦第一山”由宝掌和尚所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2、康熙皇帝御提的“峨眉山”三个大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3、第一山亭。是景区的标志之一,亭子的四匾分别写着“第一山”、“峨眉山”、“大光明山”、“皇人之山”,代表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佛教和道教中的显著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4、秀甲天下瀑布。“秀甲天下”浓缩了“峨眉天下秀”这一定论,一个“甲”字突出了峨眉秀色的地位和峨眉山人的气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二、报国寺。报国寺是峨眉山第一大寺,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占地40000平方米,坐西向东,前有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风亭。清迁于此,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以《释氏要览》 “四恩斯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1983年,报国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三、伏虎寺。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谢谢您的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