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劉成凱</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打坦克训练</b></h3> “炸药包一定要捆紧,爆炸时才能发挥出威力。”在炮团三营八连的练兵场上,吕副营长正在讲解制作炸药包的要领和打坦克的技巧。年初,根据年度军事训练计划,炮兵也要一专多能,以应对未来战争的需要。练习打坦克就是其中的一项训练。<br> 制作炸药包的技术要求:一般是正方形比较方便,四四方方的;如果捆绑成三角形、球形、长方形等, 携带起来不方便。炸药包捆绑的手法如同战士们行军时的背包打法,要松紧一致。<br> 在制作炸药包时,需要选好炸药的包装材料,检查炸药的干湿度,核实雷管、拉火栓的型号。炸药和火药不同:火药只需点燃或者枪击即可引爆;但是炸药就不同了,要有雷管才能引爆,而且炸药的用量、爆炸面积等很重要。<br> 正式的打坦克训练开始了。在一条基本干涸、遍地大小鹅卵石的河道里,从西往东有两辆坦克一前一后地“轰隆隆”开过来了,伪装网遮盖着机体,长长的炮管随着炮塔的转动发射着没有弹头的炮弹。如同战场,极致感官。<br> 第一、第二爆破组各两人分别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炸药包的放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对抗履带车为主的压阀法,另一种是挂钩法。此外,40火箭筒也可以打坦克。<br> 在河道上打坦克是有难度的。一是双脚踩在鹅卵石上,影响稳定性,冲刺的速度提不上去;二是坦克的速度快,爆破手一时反应不过来。第一波打坦克失败了,第二波也失败了。到第三波爆破失败后,有的战士认为坦克手是故意开快车,一气之下,抓起块石头砸向坦克。“铛”的一声,这下麻烦了。人家坦克营状告我们炮兵违反规则,一级一级挨批,那是避免不了的。<br> 打坦克是重要的军事训练科目,不能搁浅,还得练。练体能,练速度,练技巧,练得兵强将勇。“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纪</b></h3> <p class="ql-block"> 夜,寂静无声,只有山风微微吹过。军营驻扎在深山老林,夜色下,平添了许多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在炮团三营八连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党支部大会。会议的内容就是表决我的入党申请。在表决之前是发言,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李光泰讲话近五十分钟,对我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多的是批评。语气之严厉而不乏诚恳,言词之犀利而不乏谆嘱,老首长的话犹如重磅炸弹轰得我脸红心跳,真正是醍醐灌顶、铭刻在心。</p><p class="ql-block"> 记得半年前,部队去大连进行炮兵演习。临行前,副指导员、党支部组织委员韩世财找我谈话,我填写了党员登记表。那个时期入党没有预备期,他说将在大连召开支部大会进行审议表决。自己当时非常激动,决心把入党作为新的起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 在大连,我们以班为单位分散,住在老乡家里。一次,连队在生产队场院组织晚点名。班长闫福林说:“老乡家里有事,需要帮忙。让副班长白家贵替我请假。”</p><p class="ql-block"> 当晚连值班员是我们一排的排长张子同,他看我站在班列的最前面,问:“一班长为什么没来?”我回答:“班长在帮老乡忙事,让副班长帮他请假。”排长说:“去叫。”我立即跑步去通知班长,班长说:“实在走不开。”向排长报告后,他说:“再去叫。”我再次跑步回去,班长仍然说参加不了。</p><p class="ql-block"> 排长再次听到报告后,顿时急了,冲我大吼一声:“连个人都叫不来,你……”我一听排长说话带脏字,一时气盛,怼了他一句:“你才……”排长怒气冲天向我走来,我也握紧拳头迎了上去。双方在战友们的劝说下,事情平息下来了。对此事自己写出了深刻的检查。</p><p class="ql-block"> 而在一年前,在海城地震救灾时,我们班负责配合东方红街救灾物资的发放。当时,有一位18岁的小伙在领取面包、水果罐头时,班长闫福林发现他刚领走一份、现在又排队来领后,当场指出他不能领双份,小伙见事情被戳穿,当场大骂。旁边值勤民兵见状,立即上前将他按住了,在场群众纷纷说:“解放军救我们于危难,反过来骂他们,真是素质太低了……”</p><p class="ql-block"> 在民兵将他扭送到派出所录口供时,警方提出希望军方也能前往作证(非常时期有人大骂解放军,警方视之为严重犯罪)。于是,班长就带上我一同作证。此事做得很不妥:一、作证之事没有请示;二、警方过问的事属于原则问题,军人出面作证应该有相关手续。在一起受到上级批评后,作出了深刻的检查。</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两次错误,党表如石沉大海、被无限期搁浅了。半年多过去了,一年多过去了,我以为此事不会柳暗花明了。继续努力吧!没成想因为几个短期突发事件的参与,党表之事又峰回路转,党支部大会正式通过了,终于我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激动之余,自己进行了反思,并且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军纪就是铁律,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在未来的保家卫国中,立于不败之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母亲</b></h3> 五月,祁家堡驻军周边的山上春意盎然。极目眺望,连绵起伏的山野林间,各种植物争相吐绿,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br> 三营八连的炮场上,一门门大口径的迫击炮,高昂着粗大的炮口直指苍穹。紧张的炮场训练锤炼着年轻军人们的钢铁意志,苦练过硬杀敌本领,保卫祖国大好河山。<br> “瞿景涛电报——”正在训练的三炮手瞿景涛听到通讯员李敬志的喊声后,离开炮位迎上去,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电报短短几字“母亲六日到祁”。哇!母亲要来了,真是喜从天降。从入伍离开家乡,几年过去了,每当闲暇之时,对母亲的思念不断在他心中弥漫,久久不能平静。<br> 小瞿的家在东北农村,母亲常年在田间辛苦劳作,身体早已不堪重负。秋季,她正在田间收玉米时,突感眩晕,随即昏倒在了垄沟上。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景涛的母亲被送到了宝清县医院。<br> 医院诊断结果出来了:直肠癌晚期,最多还有四个月存活时间。住进医院后,她告诫家人,坚决不能将此事告诉景涛,以免影响孩子的工作。几天后,景涛母亲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其躺在医院等待生命的消逝,不如去部队看儿子最后一眼。老家亲人考虑景涛母亲身体极度虚弱,一再阻挡。但是,她主意已定,不顾病痛,硬是坚持着来到了部队。<br> “呜——呜——”火车进站了。祁家堡火车站停车一分钟(专为部队而设),当景涛母亲疾病发作满头大汗、被列车员扶到车厢门口时,停车时间已到。景涛快速跃上车厢,托起母亲下车了。<br> 回营房途中,景涛看到母亲病得不轻,一再追问下,母亲才说出了病况实情。坚强的景涛依然控制不住自己,背对着母亲潸然泪下。在五天短暂的时间里,景涛陪伴母亲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母子俩有说不完的家乡话、道不尽的乡土情,往事点点滴滴仿佛重新来过。<br> 景涛母亲要走了。考虑到部队训练紧张,不能给孩子添太多麻烦,而自己的心愿已了,在儿子依依不舍的目光下,乘火车远去了。回到家乡不久,景涛母亲便离世了。噩耗传来,景涛悲痛欲绝。本想过几年退役后,回家乡好好孝敬母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令人泪目。<br> 为了国家安宁、人民岁月静好,军人当负重前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