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孩子大脑的三个黄金发育阶段。</p><p class="ql-block"> 大脑的黄金发育第一阶段—胎儿3到6个月的时候,这时候是宝宝大脑的构建形成期,大脑从无到有开始快速搭建,每分钟有25万个脑细胞在增长,每秒钟有180万个神经连接在形成,等到宝宝出生的时候,脑细胞数量就已经有100多亿个了,比地球上的总人口还多一倍。</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时期,胎儿摄入的所有营养,包括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50%-75%都被大脑消耗掉了。而如果早期营养不良,会无可挽回的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医生强制性叮嘱孕妇补充的叶酸,就是为了预防无脑儿、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这一营养素预防也被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令人激动的医学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胎儿早期,宝宝的大脑像一块海绵,掠夺式贪婪地吸取营养,壮大自身发展,是第一个大脑黄金发育期。</p><p class="ql-block"> 再来看第二个黄金阶段,就是孩子出生到3岁前的婴幼儿期。小朋友刚生下来,看不清东西、不会说话、不会自主活动,然而,大脑却在飞速发育,这三年时间,脑重量会从刚出生的390克增加到1200克,神经元网络开始快速发展,可以说,这张网络构建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孩子对赖以生存的听力、语言、视觉等感官系统的成熟度。</p><p class="ql-block"> 没错,这是大脑感官系统的主要形成时期。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个人刚出生的前三年,大脑神经的发育状况胜过以后所有岁月发展加起来的总和,是非常关键的大脑发育期。 </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感官系统来说,3岁是大脑发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民间“三岁看老”的说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然而,在这个时期如果不加注意,大脑也最容易受到损伤,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影响至终身。</p><p class="ql-block"> 科学家发现,及时获得丰富的视听触觉、运动和平衡等环境刺激的宝宝比缺乏环境刺激的孩子,大脑重量可能会多20%。所以抓住三岁前这个大脑发育关键时期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再来看大脑黄金发育第三阶段—6到10岁学龄儿童期。</p><p class="ql-block"> 从6岁开始,这个时候的大脑重量已经是成年人的百95%了,是天赋和逻辑的大爆发时期,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当然大脑的能量消耗再次达到顶峰。这个时候的大脑还在继续发育,经历着一些微妙却显著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在6到10岁这个时期,正是这些突触进行重组和改变的时期,他们在创造新的脑回路。大家还记得,在上一个黄金阶段大脑神经元网络快速发展,百万亿数量级却杂乱无章,因此幼儿常常处于懵懂的状态,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而到了6岁后,不活跃的突触加速退化,新的突触不断长出来,原来杂乱无章的脑回路变得清晰、高效而协调。</p><p class="ql-block"> 因此学龄时期的大脑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具活力和可塑性,开启了大脑发育的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的大脑从胎儿期的脑细胞飞速增长,到幼儿时期的感官系统逐步成型,再到学龄期的天赋和逻辑大爆发,每一步发育,都决定大脑不同的特质以及孩子的不同天赋,是不是令人惊叹:这台宇宙世界已知的最复杂精密仪器是如何变得越来越智慧和聪明的。</p><p class="ql-block"> 对宝爸宝妈来说,孩子的智力发育那都是最紧要关心的话题。我们了解了大脑发育的三个黄金阶段,我们继续聊一聊大脑发育的三个特点,相信大家看完后能帮您解开很多疑问。</p><p class="ql-block"> 大脑发育的第一个特点,高智商父母的孩子≠高智商。</p><p class="ql-block"> 关于智力和遗传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智力主要靠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有些人说遗传占一半,后天环境占一半,有人说娶媳妇儿要娶聪明姑娘,因为智商遗传主要来自母亲。那么这些说法对不对呢?</p><p class="ql-block"> 2018年1月8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评论》这一知名期刊上一篇论文《智力的新遗传学》文中明确说道,基于全基因组的多基因智力评估模型,智力的遗传占比大概是20%-50%,所以遗传并不决定一切。</p><p class="ql-block"> 父母双双学霸,孩子成小学渣其实不是稀奇事儿。在基因遗传学中,我曾听过一个词叫“均值回归”,指的就是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完全遗传给下一代,反而会慢慢向大众平均值靠近。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智商遗传上也存在这种回归现象,简单说,就是智商高的家族,这种智商不会一直高下去,普通家庭呢,孩子也不会一直普通。高智商的家族和低智商的家族几代过后就差不多了,因为他们的本底其实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既然大脑的遗传基因不那么靠谱,那孩子的智商在后天可以提升吗?</p><p class="ql-block"> 大脑发育的第二个特点,后天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智力的,而且大脑是我们身体唯一一个可以终生提高的器官。</p><p class="ql-block"> 先分享一组数据,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平均智商增加了29个点,就是说当我们穿越回到100年前,我们每个人都是高天赋人才,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种现象叫做弗林效应,是由美国教授弗林发现并提出的。</p><p class="ql-block"> 科学家们也进一步总结了这一现象,一致认为在短短100年时间内,人类基因库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神奇的智商增长可以完全归因于更好的营养、更好的教育等外界环境因素。</p><p class="ql-block"> 早在1988年,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发布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营养学临床专家罗伯兹选取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最终发现那些按照要求补充复合维生素的学生,非语言智商要比实验前提高了10分。要知道,语言智商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相关,而非语言智商则更多的由先天因素所决定。</p><p class="ql-block"> 我们能看到大脑其实一直在不停的调整自己,当大脑结构的原材料足够丰富均衡了,大脑的能力就能加强,而且,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我们身体中唯一一个能终生提高的器官。</p><p class="ql-block"> 人在25岁时候,各个器官开始停止发育,而我们的大脑细胞虽然在18岁时基本完成数量增长,大脑细胞不会再增多了,但脑细胞不断的和外界进行网络连接,一个细胞大约可以和15万个细胞发生联系。虽然大脑细胞数量不再增长,但是他们可以链接的网络,是可以终生成长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头老太太身体的其他零件退化了,但脑子可能依然好使,因为我们的大脑细胞一直在进行着大量的信息链接,因此,人们经常说大脑越用越灵光,也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因此,对孩子来说,一手抓营养,确保大脑的基建品质,不做豆腐渣工程,一手抓教育,不断做知识输入和大脑训练,让大脑越用越灵光,都显得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来看大脑发育的第三个特点,大脑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器官,尤其学龄孩子消耗更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成年人的脑重是1300至1500克,占体重的2%,但大脑所消耗的能量占全身消耗的20%,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大脑消耗的能量占全身能量的比例更高,大约40%左右。</p><p class="ql-block"> 人脑为什么需要耗能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脑共有15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元都需要血液为它们带来氧气和营养成分才能够生存。因此,我们的大脑内布满了微血管,就是为了给各个神经元传送营养物质。有人测算,如果把脑血管全部链接起来,长度可达240公里左右。由于脑内血管多,因而需要的血量也多,脑内血液可达全身血液的1/5。</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孩子在进行学习、记忆、思考的时候,需要脑细胞进行快速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化学反应每分钟进行上亿次,需要大量的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来合成。而且思考的越多,越聪明的大脑,神经元需要的营养能量就越大。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在做考前冲刺时,食量会变得大。其实是大脑在快速消耗。</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人脑比喻成一台精密的生物电脑,当电脑运转速度明显加快,整体发热量就会增大,人脑也一样,这个时候大脑的耗能就会有相应的增加。</p><p class="ql-block"> 据专家证实,一个考生紧张应考时,一小时的大脑耗氧量相当于一个炼钢炉钳工从事重体力劳动时的8倍。所以,当孩子们的大脑运行越紧张,作为后勤部长的家长们,相应的大脑能量补充也要越讲究,这样才可以迅速补充大脑消耗的那部分能量。</p><p class="ql-block"> 大脑呀,是身体中最贪吃的器官。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工用好料,大脑作为人体内最神奇、最忙碌、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虽然贪吃,但口味也非常挑剔。来看看大脑最爱吃的食物和营养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大脑的“建筑工程师”—优质脂肪。脑袋是我们身体最胖的器官,人脑组织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内脏如果囤积太多就会引起亚健康,但是我们大脑里的脂肪却是智力发展的肥沃土地。</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是所有叫“脂肪”的,我们大脑都爱,它最喜欢两种优质脂肪,第一是必须脂肪酸,它呢,有点像大脑润滑剂的角色吧,能确保我们的大脑高速而又顺畅的运作,如果缺乏必需脂肪酸,就像高速运转的轮子,突然生锈或卡壳了,就会阻碍脑供血,导致人的思维混乱、心情沮丧等。</p><p class="ql-block"> 苏格兰邓迪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婴儿食品中添加DHA,那么孩子长到10个月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超过同龄人。有人通过给3-8岁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做过实验,比如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孩子,通过每天补充DHA和EPA,发现他们思考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p><p class="ql-block"> 大脑喜欢的第二种优质脂肪就是磷脂,磷脂像什么呢?你可以想象成一位优秀的邮差,他参与随鞘的构成,促进大脑中各种信号的顺畅传递。这么说吧,孩子们心情愉、思路清晰、聪明伶俐,那都是大脑中充足的磷脂在欢快歌唱。</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位优秀的邮差可以调动各个信号快速传递,使我们的人脑思维敏捷,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而且呀,这位磷脂邮差还有一个很棒的人品,就是不会使人发胖,还能帮助人体分解脂肪,即便是肥胖的孩子也可以快乐的补充这种脂肪。</p><p class="ql-block"> 其次再来说说大脑的“电力工程师—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大脑中最基本的物质,有了它,我们的脑力就电力十足、能量满满。现代生物研究发现,人之所以聪明、智慧,与其硕大的大脑分不开。</p><p class="ql-block">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大脑中的“记忆素”含有7种氨基酸,这7种氨基酸负责持续补充大脑所需的营养,如果7种氨基酸中有一种缺乏或不足,就像“短板理论”那样,所有的记忆物质合成都将受到限制,导致记忆力减退。</p><p class="ql-block"> 尤其对我们学龄小朋友来说,对氨基酸的需求更全面。一般来说,大脑中氨基酸每3小时就要更新一次,而小朋友们学习任务重,用脑比较多,需要每天及时补充营养,如果补充不够,容易造成失眠、大脑疲惫、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而对于年龄更小的学龄前的小朋友来说,这些人类小幼崽们虽然没有学习压力,但由于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吸收不够好,有时还容易偏食挑食,这时父母也要尤其注意了,及时给孩子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或补充剂,对大脑发育打下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最后,咱们谈谈大脑的“调控工程师”: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专注力很重要,有些孩子做一件事几个小时都能注意力始终在线,而有的孩子呢,用家长的话来说,就像坐不稳的猴子屁股,到处乱窜,久久无法平静。其实这都是孩子大脑的稳定性表现,而大脑是否稳定,大部分来自于血糖浓度是否稳定。</p><p class="ql-block">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曾经选取了两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一组选取在日常饮食结构中葡萄糖摄入比较高的小朋友,比如经常摄入白糖和精制碳水,而另一组选取葡萄糖均衡摄入的小朋友,最后发现,有高糖饮食习惯的孩子和另一组相比,智商差距竟然高达25%。</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因为长期高糖高碳水的饮食结构对孩子大脑发育是不利的。想象一下,孩子摄入高葡萄糖后,大脑中的血糖浓度就会像游乐园里的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一直处于起起伏伏的不稳定状态中。当血糖突然降低时,这时孩子的大脑表现就像70岁的老人,记忆力差,很容易分心和开小差。</p><p class="ql-block"> 而另一部分正常摄入营养的孩子,他们的饮食结构富含膳食纤维、蛋白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豆类、坚果、水果、全麦谷物等等,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更稳定,智商表现也更高。因此,听专家的话,摄入太多的糖真的会变笨喔,而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就是调节血糖的有力武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