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武陟县实验中学 李昊男</p><p class="ql-block"> 五一闲暇读“经典”,经史子集映心间。文学巨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文坛巨擘智慧的结晶,但朱自清老先生的《经典常谈》,学生读来读去总感茫然。我就利用这次“五一”假期,跟着朱老认真阅读了这本书,颇有所感,以文记之。</p><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包括《序》在内,共计14篇。内容编排上将“小学(即文字学)”放在最前头,接着按“经”“史”“子”“集”的顺序,用浅明的白话文简单介绍。意在启发读者兴趣,尤其是看到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就望而却步的中学生,我们得设法引着他们到阅读经典的大路上去。</p><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中具体都写了些什么呢?我们分“小学”“经”“史”“子”“集”五部分来简单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 研究文字的音形义,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我们得从文字学入手。东汉和帝时,有个叫许慎的,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文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和门径。当下我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理解浅易文言文。《说文解字》其实就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而不是许多同学浅显的认为工具书就是各种“资料书”。另外,《说文解字》中关于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需要我们认真理解。</p> <p class="ql-block"> 关于“经”这一部分,共六篇,按时间为序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p><p class="ql-block"> 《周易》的“易”,有变化的意思。八卦,由乾(天)、兑(泽)、离(火)、震(雷)、艮(山)、坎(水)、巽(风)、坤(地)等卦名组成。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便成了六十四卦。由于孔子不讲怪、力、乱、神的,所以早期的儒家并没注意这部书。直到战国末期,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本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才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济南伏生护书的故事。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尚书》藏在墙壁里,然后流亡在外。直到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尚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p><p class="ql-block"> 《诗经》又叫“《诗》三百”。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伤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有了文字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记录的人主要是乐工,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他们的老板叫作太师。各国的太师们不但得搜索本国的乐歌,还得搜索别国的乐歌以便各国使臣来往时,宴会上奏乐歌唱。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便是后来的《诗经》了。到了孔子时代,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荀子》里说“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p><p class="ql-block"> 《礼记》在儒家是个广泛的名称。“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荀子所言的“三礼”,包括天地,生命的本源;亲,家族的本源;君师,政教的本源。也就是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三礼通则天下治。</p><p class="ql-block">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的第一部通史。“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孔子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便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名的多。便历时九个月修成了这部《春秋》,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四书”中的《大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它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它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认为“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记,这部书不但显示孔子的伟大人格,而且让读者学习到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语言。《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p> <p class="ql-block"> 简单介绍了“经”,书中又用了两篇来写“史”。</p><p class="ql-block">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但书中的说辞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得从“合纵”“连横”说起。战国七雄中的秦,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亲秦。前一派叫“合纵”,即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即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代表是张仪。这些游说人士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思,拐弯抹角投其所好。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正是这些说客们的职业态度。《战国策》记载的正是这些说辞。</p><p class="ql-block"> 《史记》《汉书》,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史记》《汉书》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总之,《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p> <p class="ql-block"> “诸子”是怎样一会事呢?</p><p class="ql-block"> 诸子都出于“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他们本来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贵族政治崩坏后,这些专家居然开门授徒起来。接着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这就有个种种看法和主张。各“思以其道易天下”。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最有代表性的如:儒家的孔子。他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是从前没有的,他是“士”阶级的老祖宗。墨家的墨翟出于武士,他的一派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名家的代表惠子、法家的代表韩非子、阴阳家的代表邹衍等都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向武帝建议“罢辍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才最终统于一尊。</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聊一点“集”。</p><p class="ql-block">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但两次被放逐,悲愤之余写下了不少不朽篇章,最有名的当属《离骚》《九章》。到了汉代,模拟《离骚》写法的人越来越多,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但汉人又称《离骚》等为“赋”,所以浑言称“赋”,称“辞赋”,分言称“辞”和“赋”。后世只通称“楚辞”没有单称“辞”的。但却有称“骚”“骚体”“骚赋”的,这自然是《离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关于“诗”的发展。从《诗经》到汉武帝的乐府诗,接着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唐代谐调发展,成了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诗毕竟是诗,无论如何扩展与调整,总不会与文混合为一。</p><p class="ql-block"> 关于“文”的发展。现存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它们只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尚书》就不同了,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汉武帝时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文发展的指路牌。唐代又有一种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明代用八股文取士,一般文人都镂心刻骨的去简练揣摩,所以极一代之盛。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接着胡适和他的朋友们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终于畅行。</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面对传统经典,我们不要畏惧,也无需畏惧,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处世立身的优秀的精神食粮。《经典常谈》仅仅是让我们对传统经典文化有了一些初步感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经典的深层内涵、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打一点底子。真心希望大家在阅读《经典常谈》的基础上,去阅读原版的“经”“史”“子”“集”,潜移默化中氤氲我们的语文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