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环游中国之:友谊关

王秋艳律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越两国陆地边界线长1347公里,两国已经开放的七对国家级陆地边境口岸中,广西有四个,分别是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云南有三个,河口、天保、金水河。我们选择看的,是广西的友谊关口岸,口岸得名于友谊关,它是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关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它是九大名关中唯一的边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关建关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历史上曾数更其名,有雍鸡关、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关景区景点包括关楼、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法式楼)、古城墙、左辅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和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250 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663.76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6年05月25日,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之前,我们不妨先走近友谊关沉甸甸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要记录的,就是震惊世界的镇南关大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84年8月,法国侵略军进犯越南北宁、谅山等地,并以武力威胁中国,清政府不得不对法宣战。1885年初,法国增派援军,步步逼进镇南关,清军前线统帅潘鼎新望风而逃。2月23日,法国侵略军进攻镇南关,清军将领杨玉科率部依托悬崖峭壁英勇抗击,但在侵略者的坚枪利炮下,伤亡惨重。当天下午五点,镇南关陷落。法国侵略军炸毁镇南关,在废墟上立起一根用中文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的木柱子,对中国进行挑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危机关头,我边境各族民众纷纷拿起武器,主动配合抗法名将苏元春部队与法军开展激战。收复镇南关后,边关军民拆毁了这根耻辱柱,并树起了一根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侵略者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的木柱子,以表示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冯子材(1818年-1903年),字南干,号萃亭,广西钦州人,曾任广西、贵州提督,1882年解甲还乡。1884年11月,冯子材接到清政府任命他为前敌主帅的指令后,与王孝祺等部同时开赴镇南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船坚炮利的侵略者,冯子材下定了誓死卫国的决心,他自备棺材,带上两个儿子,作好战死沙场的最后准备。出征前他祭别祖先灵位,谆谆嘱咐家人:“万一军有不利,百粤非复我有,亟率我眷属,奉香火驰归江南祖籍,永为中国民,免奴外族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85年3月23日,法军兵分三路,再次大举进犯镇南关,直逼关前隘,重炮轰击清军阵地,长墙崩毁,清军死伤无数。冯子材审时度势,决定避敌之长击敌之短,用近身肉搏战来歼灭来犯之敌。他命令让出城墙,然后,这位六十七岁高龄的老将,“帕首短衣草履,手操倭刀,亲率大刀队,大呼一跃出墙外,其子相华、相荣随之跃出”。全军将士涌出城墙,势不可挡,一时间枪炮声停息,金属碰击的声音和搏斗的吆喝声响彻云霄。在苏元春、王孝祺、陈嘉等将领的配合下,经过两天顽强激战,歼敌一千七百余名,生擒侵略者数百人,缴获一大批枪炮弹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85年3月25日,冯子材下令反攻并指挥各军乘胜追击,法军统师尼格里被击成重伤,另两名法军高级将领被生擒。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是中国近代史抵抗外来侵略,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它沉重的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气焰,迫使法国茹费内阁倒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老将冯子材,“一朝为军人,随时赴国难”,真的是铁骨铮铮,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军人的真实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的是,昏愦、懦弱的清政府,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法国,签订了《中法停战协定》及《中法简明条约》,又称“天津条约”,给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写下了耻辱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也是镇南关起义的发生地。1907年12月1日,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在金鸡山镇北炮台打响,经过与清军七昼夜血战,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12月20日,侵华日军占领镇南关,烧毁关楼,将拓印的“镇南关”三个大字寄奉日本天皇请功。之后,又劫走“南疆重镇”石刻横额,镇南关再一次遭受侵略者的践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凭祥,将五星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着广西全境得以解放, 12月11日后颁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庆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南(宁)凭(祥)铁路通车,边贸再度兴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1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称睦南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5年为纪念和继续深化中越两国友谊,镇南关更名为“友谊关”,并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题写关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由此发生了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越长过十年的军事冲突结束时,友谊关下10多个雷场数十万枚地雷仍然对边关人民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不断揪痛当地边民的心。1993年,政府承诺彻底清雷,先后进行了两次大排雷,共计清除了30多平方公里的雷区,排除各种地雷25种共58万多枚,销毁其它爆炸物120多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其实,友谊关的若干个名字当中,历史上最为人知晓的当属“镇南关”,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名字,有一种霸气与豪气。“镇”字不一定非要取“镇压”之意,它本就一直镇守在我大中华的南疆,叫“镇南关”又有何不可?特殊历史时期为体现中越友谊改叫“睦南关”、“友谊关”,可以理解。只是,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然怎么会有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开始重启边贸经济。友谊关口岸开放之初,基础设施落后,无验货场、无储货仓、无联检检验设施,口岸和边贸互市点公路是三级公路,大型货车通行困难;受货源、管理等方面制约和大形势影响,关口车辆稀少,货物寥寥,而且出口商品一直以农副土畜产品为主,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对外贸易发展十分缓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沿边的崇左又被推向了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当地以边境口岸为依托,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区建设,促进边境工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复苏,友谊关成为崇左乃至广西西南地区重要口岸及物流平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了解了这段历史,感觉中国九大关隘就如同祖国的九个孩子,友谊关则是那个敦厚、能抗事儿的:有人来家里抢东西了,他挺身而出,我在,让我来;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开始忠厚持家,我还在,不管收入多少,我愿意养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先后走过了关楼、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法式楼)、城墙和左辅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台阶过于陡峭,往返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节省体力,放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城楼在中法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两次毁于侵略者之手。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关楼由底座和回廊式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筑面积为365.7平方米,长23米,底宽15.9米,平均高度为10米,公路从隧道形单拱城门通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廊第一层以图片形式陈列着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和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第二层是中越高级领导人会晤室,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在这里会晤越南胡志明主席。第三层是中国九大名关展览厅,现在不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友谊关,北行130多公里,今晚住硕龙,一个干净整洁、街道两侧都是黄色木楼的古色古香的小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离德天瀑布14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饭品尝了这里的清蒸骨鱼和净炒龙须菜,味道不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5月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