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二三”厂到胜利油田

布袋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六十年代,老东营村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东营村的历史要追溯到我国唐朝时期,唐朝,唐王李世民东征,在吴杨村驻兵,等待大军到来。大军到来后,在现东营村位置驻扎叫东大营,吴家村叫西大营,西大营与东大营之间驻一流动哨,主要负责东西两个大营驻扎时的巡逻保卫工作。后来唐军继续东进,两个大营,驻军的场地,逐渐有人居住,开荒种地形成村落。西大营改名叫吴杨村,中间流动哨所在位置形成村落叫哨头村。东大营位置,也形成了村庄,叫东营村。特别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大迁徙(1369年)国家大批迁移山西洪桐,河北枣强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定居。当时东营地区的行政隶属,青州府乐安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山东省广饶县,利津县归中共清河地区,后改为渤海军区管辖,1949年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期因发现了中国第二大油田。在油田会战指挥部的要求下,上报石油部,山东省,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市级地政府东营市,东营市因东营村而名。</p> <p class="ql-block"> 早在建国以前,山东的石油工业是一个空白。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发表了在华北平原的新华夏系沉积带内有可能找到石油的创见性分析。1955年,国家地质部和国家石油部便围绕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石油地质普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华北平原地也展开了石油勘探工作。当时的地质勘探工人非常艰苦,东营自古是退海之地,现在的基地除了零星的十几个村庄有弯弯的羊肠小道串连起来,基本上树,除了村内农民院里种的几棵枣,榆,槐,柳,臭椿等几种。村与村之间互通小道,只有大村间才有宽一点的土路。路边没有树木,电线杆都没有。只有柽柳(荆条棵,芦苇,黄须菜,建筑物最高三米左右的土坯,平顶房。</p> <p class="ql-block"> 广大的早期石油勘探工人,风餐露宿,爬山涉水,战酷暑斗严寒在茫茫的盐碱荒滩上,开始了为祖国找石油工作,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61年1月,在垦利县辛店人民公社的东营村东南方向,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华北第8号基准井﹣﹣华8井,并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渤海湾地区的第一个油田﹣﹣东辛油田。</p> <p class="ql-block">  喜听原油滚滚流,捷报频传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地区又打出第二口探井-营2井,获得日产原油555吨的高产油流。这在当时渤海湾地区,乃至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为了怕国外敌对势力破坏,这一地区被按营二井的出油日期9月23日命名为"九二三厂"即后来胜利油田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1964年1月25日,经党中央批准,在这里逐步展开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工作。当时的石油部部长余秋里亲临东营地区指挥会战,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任会战工委书记兼总指挥。来自全国各地大庆油田、玉门油田、新疆油田、四川油田的各路石油大军纷纷会师山东,以东营坳陷为主战场,按照会战指挥部制定的"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的勘探方针,展开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经过11个月的拼搏,探明39.86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并拿下胜坨油田。</p> <p class="ql-block">接着又打出了全国第一口千吨油井﹣﹣坨11井。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控制了东营坳陷的含油轮廓,并相继发现纯化、现河、平方王、滨南、尚店、八面河等9个油田。至1966年底,"九二三厂"已由原来单一的勘探单位,发展成了拥有勘探、钻井、井下作业、油田建设、油气开发、集输、石油炼制等综合性的石油矿区。形成了年产原油202万吨的生产能力,并优质快速地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输油管线﹣东(营)辛(店)管线。1971年6月5日,经山东省委与石油部商定,正式将"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p><p class="ql-block">进入八十年代,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要求,国家开始对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逐步建立了原油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逐级分解、层层包干的经济政策,鼓励油田利用超产分成的资金扩大勘探开发。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原油产量不断上升,到1982年底,实现年产原油1634万吨。</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要求,国家开始对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逐步建立了原油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逐级分解、层层包干的经济政策,鼓励油田利用超产分成的资金扩大勘探开发。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原油产量不断上升。到1982年底,实现年产原油1634万吨。</p> <p class="ql-block">  经过20年的生产实践,胜利油田不仅在生产、科技等领域取得辉煌的战果,而且为现代化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首先,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济阳坳陷复合油气藏既复杂又丰富的特征,对地下成油规律和找油气理论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勘探开发复杂地区、复杂油气藏的规律;掌握了分层注水、分层开采、防沙治沙、大泵和水力活塞泵等新的采油工艺技术。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试制成功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深井系列测井仪、千米刮刀钻头、链条抽油机和浅海钻井船等。至1982年底,全油田共完成了科研项目20310项,其中获得各类科技奖的315项,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p><p class="ql-block">其二,建立了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实现了水、电、路、讯四通。矿区供水系统已基本配套。建成了大、中、小相结合、星罗棋布的平原水库,其中设计蓄水能力达1.15亿立方米的全国最大的平原水库﹣﹣广南水库于1982年底开始投入建设。油区公路建设已初步形成沟通内外的网络,初步改变了过去的区域封闭状态。油区电网和通讯网基本形成。</p> <p class="ql-block">其三,出现若干新兴城镇的雏形。到1982年,胜利油田已建立二级生产单位28个,三级生产单位255个,居民点130多个。这些生产基地和居民点,既是地域生产综合体,又是消费市场,既推动了地下油气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地上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与当地农民相结合,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人口相对集中产生城市化,一座新兴石油城的诞生已成为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人口集聚﹣﹣新兴石油城东营市的成立</p><p class="ql-block">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胜利油田不仅在茫茫荒原上建起了钻塔林立、水电路"四通"的新型矿区,同时,也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在入海口第一次遇到了克星。</p><p class="ql-block">1976年,黄河北行入海的刁口河流路严重淤积,为了保证油区安全,治黄大军实施了人工改道工程,使黄河南移清水沟流路,体现"自然力"的黄河第一次按照人民的意志掉头入海。</p><p class="ql-block">但是,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油田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职工队伍不断扩大,油田社会服务性工作加重;工业占地增加,费用增高;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缺乏权威性调控主体,造成资源、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的浪费。总之,这里缺少一个市级政府来行使城市行政职能,包括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协调工农关系,支持石油工业的开发建设,统筹社会生产力布局,制定和实施国土开发及城市建设规划,实现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另一方面,处于黄河三角洲的广饶、垦利、利津三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力量发生了深刻变化。</p><p class="ql-block">1982年三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9亿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三中全会前的1977年增长95.6%。但由于三县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封闭型经济,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占31.5%,亟需城市工业经济的带动,使之围绕石油工业上项目,以发展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龙头,形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开放型经济格局。鉴于这种情况,中共胜利油田党委、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认为:建立一个政府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东营市诞生。</p> <p class="ql-block">现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位置,当时的油田基地会战指挥部大礼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