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b></p> <p class="ql-block"> 在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会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强國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在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到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就是引导全党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党中央向全党下达了新征程的动员令---目标和任务,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会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则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向新征程进军的集结冲锋号,即学习和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已在路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当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要投身于"强國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发扬和光大"自力更生"精气神在新征程中依然很有必要,依然需要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林县人秉承和发扬老一辈在上世纪激情燃烧岁月中形成的众多祖国精神中战天斗地的以"红旗渠″为代表的"林县人精神",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共和国的强盛贡献各自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心任务。</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中心内容。</p> <p class="ql-block"><b> 回顾上世纪亦即激情岁月年代(1950~1970年代)林县人(含迁到外地的林县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谱写的一曲曲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赞歌和伟大壮举,依然历历在目。即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平顺县的西沟村在全国劳模李顺达的带领下所创建的先进事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县林移村植树造林荣获全国模范村的先进事迹;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盘阳村等村民自建的天桥渠、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武乡县烧高角大队自力更生办农村合作医疗的全国先进事迹和武乡县西岭背学校全国模范教师郭巨福身残志不残的先进事迹,以及在改革开放40年来,投身于祖国建设尤其是道路和基建建设中的林县人身影,无不彰显太行人民那种穷则思变、自力更生改变命运的大无畏精神。今日重温那一幕幕振撼人心的壮观场面、顽强的斗志、战天斗地的精神与气魄,依然是那么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兹特倡议在全国不同岗位工作的林县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林县人那种以"红旗渠″为代表的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在新时代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再接再励,再创辉煌,以籍贯和祖籍是河南林县为荣,各自在工作上大展身手,为林县人争光,为祖国争光!!!!🌲🌲🌲</b></p><p class="ql-block"><b> 现以先进事迹发生的时间顺序回顾如下:</b></p> <p class="ql-block">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p> <p class="ql-block"> 1951年9月毛主席在北京接见了李顺达</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五年毛泽东主席对西沟《勤俭办社 建设山区》一文的亲笔按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先 进 事 迹</b></p> <p class="ql-block"> 先 进 事 迹</p> <p class="ql-block"> 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是全国第一个互助组的创立者。</p> <p class="ql-block"> 先 进 事 迹 图 片</p> <p class="ql-block"> 西 沟 展 览 馆</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的母親渠"天桥渠"</p> <p class="ql-block"> 1956.11-1958.6盘阳等周边村自建的"天桥渠",至今还在继续滋润着周边农田。</p> <p class="ql-block"> 自力更生开辟引水的"天河工程"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指挥部所在地---林州市盘阳村</p> <p class="ql-block"> 盘阳村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总指挥部盘阳村卢家大院,"红旗渠"命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卢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道光六年(1826年)朝廷颁发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卢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在崖壁上人工开凿的输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原图片</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原图片</p> <p class="ql-block"> 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 引漳入林匝道口</p> <p class="ql-block"><b> 红旗渠引漳入林源头</b></p> <p class="ql-block"><b> 红 旗 渠 渠 首 枢 纽</b></p> <p class="ql-block"> 红 旗 渠 图 片 集 成</p> <p class="ql-block"> 世 界 第 八 大 奇 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荣 获 称 号</b></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自山西平顺县引漳河水入林至今50多年,为林州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那种自力更生兴修水利的精神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红旗梁被国家命名为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刊物《红旗》杂志</p> <p class="ql-block"> 《红旗》杂志1969年第12期目录P1</p> <p class="ql-block"> 《红旗》杂志1969年第12期目录P2</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力更生的道路越走越广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山西省武乡县烧高角大队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杂志后封皮插图</span></p> <p class="ql-block"> 1969年《红旗》杂志第12期中以“自力更生的道路越走越广阔”为标题,报道了山西省武乡县烧高角大队自力更生办合作医疗的先进事迹,树立了以土医生杨银喜为代表的农村"赤脚医生",自此烧高角大队合作医疗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 烧高角大队居民以解放前逃荒至武乡县的林县人为主(解放初为32个自然村),到1969年逐渐合并为10多个自然村六个生产小队,全大队300余口人,林县人占99%。地处武乡县与黎城县交界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差"出门就上坡,人少石头多,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土地贫脊、自然灾害频发、石多土少的多重压力,解决群众缺医少药的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党支部几任班子先后带领大家为寻求解决村民就医用药难做了几多偿试,终于在1969年摸索到了适合本大队实际的办合作医疗的路子。即利用山区盛产野生中药材的优势,开展各自然村分散采集、集中使用中药材、群策群力献房子献家具集资办卫生所、"赤脚医生"巡回各自然为村民看病的合作医疗办法,基本解决了一般常见病就医用药之困难,农闲时由赤脚医生和老药农向大家传授土偏方治病和识药采药知识、学习针灸,一系列举措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当时整体经济还不富裕环境下,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就作为新生事物,武乡县委通讯组关于"自力更生的道路越走越广阔---山西武乡县烧高角大队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被《红旗》杂志社于1969年第12期采编刊登。正所谓"工业学大庆,农业为大寨,医疗卫生学习的正是武乡县烧高角大队,大队赤脚医生杨银喜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座谈,农村合作医疗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流络绎不绝,那干劲,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山里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日渐増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了向周边县市区条件较好村镇迁徏移民潮,就此合作医疗自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虽然如今散居在周边县区,但当年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后人,激励大家踏踏实实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着默默的奉献,每每说起那段历史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如今跟随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声那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节奏,满怀激情地去追寻那段被尘封了近50年的伟大壮举,那轰轰烈烈、斗志昂扬的创业情景仍历历在目、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合作医疗制度册子</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00年烧高角村图片</p> <p class="ql-block"> 该村现虽已搬迁无人居住(房塌草长,凭记忆汇草图以留念),但当年那战天斗地激动人心的场景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扣人心弦,引人遐想与神往🌷🌷🌷💐。</p> <p class="ql-block"> 1969年烧高角大队党支部书记桑生明同志(现住武乡)</p> <p class="ql-block"> 1969年烧高角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福有同志(现住潞城)</p> <p class="ql-block"> 1971年烧高角大队"赤脚医生"杨银喜巡回医疗场景。</p> <p class="ql-block"> 烧高角大队原"赤脚医生"杨银喜同志生前90岁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杨银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p> <p class="ql-block"> 昔日西岭背学校的板报内容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 西岭背村当年的最好房子。</p> <p class="ql-block"> 俯视通往西岭背村的崎岖山路</p> <p class="ql-block"> 西岭背村昔日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复兴规划就,征程号角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忘来时路,秉承前辈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处何地,牢记家太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建功新时代,祖国必盛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3.5.2 山西晋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