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文化经典——《红旗谱》

广州二组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版时间1957年。《红旗谱》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八”事变时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红旗谱》在艺术上风格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叙事手法也呈现鲜明的民族特色。2019年9月23日,《红旗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捧着书籍,我的眼前浮现出大革命时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运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其中有舍身护钟的朱老巩,饱经坎坷、有勇有谋的朱老忠,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严志和,坚定沉着、善于斗争的贾湘农,以及充满斗争精神的大贵二贵、运涛江涛,心向革命的春兰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谱》这部书主要讲了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的变迁,深刻的描述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的曲折历程。其中,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冯兰池斗争结果却家破人亡。朱老明最后也是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和严志和作为新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吸取了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随之,新一代的革命者也诞生了,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那个年代注定动荡不安,《红旗谱》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和地域的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地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他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小说中,除了看到“革命”,“土地”,“共产党”,“民主”,“斗争”等字眼外,我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朋友间的关怀,以及自然环境、家乡情怀对个人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否认,“革命”、“斗争”等都是反应作者梁斌思想的集中体现。酱色的脸,脸上的纹路,蓝粗布这些都是很清晰的农家印象。“家”,这个题材,无论是在梁斌的这本小说,还是在现代的很多电视剧、电影等,都有着何其强大的感染力,彷佛成了像“笑脸”那样的世界永恒的主题。在小说中,无论是严家还是朱家这两个小说中核心家庭的温暖;无论是朱老巩的死还是严老祥的下关东这些“离家”的情节;还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他们不想离开宝地”,但为了去看运涛,土地还是变卖了……这些情节都强烈地表现出“家”的凝聚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来,我们对于“革命”的概念的印象大多都只是从课本故事文字或从电视剧的影像图景中模糊地形成的,但那归根结底都大致只是些肤浅的认识,我们从来只是漠漠而视,匆匆而过,但从未去深入的了解,去领悟到,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旧时代里奋而崛起,拨开重重迷雾,为新时代而一路披荆斩棘、高歌向前的征途,是多么的艰苦卓绝,多么的漫长!那些为了民族和家园而奋不顾身的人们,他们的心中,是有着怎样的一种万丈豪情,可以让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我们不了解,生活在这个和平而安定的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那时的人们,那种焦灼而绝望的无奈。在苦海中煎熬着渴盼着黎明的人们,他们的心中,是有怎样一种渴念,改变他们的世界却又唯恐无力回天,永夜暗暗无寂,可是没有人会甘受这份压榨与剥削肆虐不厌,因为,光明的召唤,在无时无刻的,传入他们的心底,他们站起来,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奋而抗争,为了祖祖辈辈的积怨,为了年年岁岁的屈辱,为了他们的子子孙孙,过上他们所渴望的好日子,他们向着光明,向着未来,终于站立起来,发出了呐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穷农民去当兵,全村去送他们,这段很感人</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来自人民心里最真实,最真切,最渴望的呐喊,喊去了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喊却了压在身上几代人的大山,喊却了年年岁岁的屈辱。这是来自人民心中的希望,希望推掉那些地主们给他们带来的无形之大山(却比有形之大山还要“重”),因为他们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有着至死不渝的革命热情,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正因有了他们,我们党才有了取之不竭的动力,从而使得我们革命先烈得以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看了还想看的老电影剧照,童年记忆,人生印记,经典永存</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谱》作为红色经典,以成功塑造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农民英雄典型朱老忠,成为一般读者研究关注的焦点。然而跳出革命文学的研究视角,而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红旗谱》虽说仍然是男权话语的维护者,但是它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已经体现出女性主义意识,而其中春兰这个形象最具典型性。她可以说是传统意识和女性意识的矛盾结合体,是处在女性意识逐渐战胜传统意识的转型期的妇女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大多数社会结构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但在革命年代妇女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争取平等地位的意识可以说比很多时期要强烈得多。春兰对革命还只是抱有热情,到了严萍,她就能够积极争取加入革命救济会,并在二师学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可以说是女性意识的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完了《红旗谱》这本书以后,我感慨万千,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沧桑啊。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建立了新中国,并使国家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要永远牢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为祖国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通过对这本书的了解,也让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入党有了更高的热情,所以,我们应该多读红色经典,了解历史,了解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学习,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个性,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珍惜。紧紧拥护在党的周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汉口车队通讯员:田润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