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而行,厚德载物(完整版)

木秀林

<p class="ql-block">顺德新园,幽雅俊美,格局别致。北揽容桂山水,南拥书馆风华,东植百草,西沐德辉。有重楼飞阁,碧瓦红墙,引清溪畅流,穿池绕苑,望虹桥烟雨,香山入画。紫荆坛嫣然照水,凌云塔直上九霄。荷亭扶香,兰亭熏风,碧云流转,白鹭纷飞。冬岭朝阳暖,景湖明月生。风拂芙蓉,烟笼牡丹,芝兰吐蕊,桃李含芳。劲节看翠竹,浩气养青松。秋实堂培累累硕果,春华堂听朗朗书声。水润宜耘业,山远澹人心。凝思径深处,展怀天地间。待到花开时节,香传四海,俊杰咸集,人才辈出。自在其间,幸甚至哉!</p> <p class="ql-block">终于被允许进入校园参观,一如既往地心情舒畅。三年前在门外的留影尤显弥足珍贵,似乎还在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时过境迁,记忆尤见,南医您好!</p> <p class="ql-block">凌云塔,南医标志建筑之一。娇俏景湖梳柔美之妆、壮志凌云展鸿鹄之志,二者相应成辉,相得益彰,国内学府之少见!</p> <p class="ql-block">校内河道纵横,阡陌交通,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湖光山色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磨心智、阅医经,可强健其体魄、可文明其精神。杏林悬壶事,尽付烟雨中……</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处,呆萌白鸭至。</p><p class="ql-block">自来有缘人,船渡稚天使。</p><p class="ql-block">今朝寒窗苦,他日当济世。</p><p class="ql-block">何需黄粱枕,自然成福祉。</p> <p class="ql-block">赛艇队的训练用船静静的躺在湖边,第一军医大学传统红砖蓝瓦风格的斗拱建筑默默伫立在旁。仿佛冲锋号吹响前那片刻紧张、窒息的宁静,随着一阵微风,慢慢消散在景湖深处。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俏皮的鲤鲫,泛出水面,冒几个水泡,荡起几环涟漪。</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伙食还是不错的,价廉物美,一盘烧腊拼盘,售价25元,真心好吃不贵。但愿美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刺激其刻苦钻研之志,相信厨师们自然是欣慰的。</p> <p class="ql-block">浓浓顺德风格的冒菜有点不伦不类,川渝地区的老饕们肯定不同意这样的DIY。不过凡是存在的,都是有价值的,这道菜的销量看起来还不错。据介绍,食堂里有正宗口味的四川冒菜,这几天放假,顾客不多,那家没有开张,只能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品尝啦。</p> <p class="ql-block">第一顿顺德的早餐,广式肠粉那是必须的。这个项目虽然广东各地都自封为正宗,但是如此重口味辣的肠粉,肯定不是老广们的菜。作为“怕不辣”的贵州人,感觉这样的跨界组合“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袁记云饺全国到处都有,若论正宗,还是得看顺德。亲眼目睹制作过程,馅料丰富,手法娴熟,价位亲民,老少咸宜,值得推荐一下。</p> <p class="ql-block">在顺德,他们做鸡是专业的。炸子鸡,用料考究,工艺科学,味道鲜美,型色俱佳。对于无辣不欢的我等,也是赞不绝口,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蒸糕类似于贵州的“糕粑”,不过没那么糯,带有清香味。确定是加了一些粤式元素,不管了,好吃就行,无问西东。</p> <p class="ql-block">一杯双皮奶,道尽时代变迁;两行辛酸泪,流出人情世故。作为顺德美食名片之一,双皮奶一直承担的标致性角色和任务。顺德双皮奶始创于清朝末期,是顺德当地一位农民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无意中调出民间美食“双皮奶”,并流传至今。双皮奶,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吃起来,香气浓郁,入口嫩滑,让人唇齿留香。回去可以尝试做一下,或许融入川渝元素,会不会有惊喜出现哦!</p> <p class="ql-block">逢简水乡,小朋友随意点的午咖,不经意间也透着爱心。静下心来,享受午后甜蜜时光,顺便还上了一堂网课,寓教于乐,劳逸结合,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姜撞奶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汉族传统美食,属于粤菜,该小吃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姜撞奶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没有一种烦恼是一块抹茶泡芙不能消除的,如果有,那就两块……</p> <p class="ql-block">尽管之前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是成总家高大上的烧烤,还是超乎我想象。内容丰富多彩、样式精美绝伦、招待热情周到、尽显大家风范。作为“主烤官”,小试一把手艺,结果还不错,好评居多,也可能人家出于礼貌,不变吐槽,管他呢!自我欣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嘛。真正记忆尤深的是那4种不同风格的佳酿。从清爽淡雅的青岛鲜啤,到浓郁浑厚的鄂西霸王醉,仿佛从沿海之滨吹着黄海暖风骤然升入神龙架林海氧吧,美不胜收却也怡然自乐。黔地陈年老酱香PK东欧朗姆新贵,中西文化的对撞,碰出闪耀火花,点亮德胜河畔夜空,指引旅人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粤式葱油饼,主打葱香酥脆,上可入权贵大雅之堂,下可达寻常百姓人家。尝百味,也是品人生,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没时间去潮汕,北京路步行街尝尝潮汕风味的猪手面也是不错的,擅自加了海南的辣椒酱,辣味有余、鲜香不足。但是猪手软糯十足,面汤浓郁咸香,在以清淡口味为主的粤菜系列中独树重口味大旗,向世人宣示着南国餐饮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值得一试。</p> <p class="ql-block">宋参政李公祠,堂号:“德昌堂”。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屋顶是彩色灰塑龙舟脊。祠堂木料皆用上佳铁木,雕刻精细。此公祠是李氏为祀奉南宋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逢简的先祖李仕修所建。</p> <p class="ql-block">宋参政李公祠是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祠内供奉的是李姓杰出的族人--宋代庆元己未(1199)进士、浙江行省参政李仕修。李仕修在朝为官时力主抗金,退隐江湖后尽力为百姓做实事;他晚年定居逢简时,曾主修建明远桥、巨济等五座石桥梁,造福乡里,教家敦睦节俭,深得后人敬仰,其后人为纪念他而建了这座祠堂。</p> <p class="ql-block">宋参政李公祠坐落在李仕修主修的明远桥附近,该祠占地并不大,虽然仅有五百多平方,但用料上乘,木料均是上佳铁木,雕刻精细,硬山顶,主脊呈两头起翘之势,脊上依稀可见有动植物雕饰;最独特的是门外用花岗石料铺砌增设展首,两边建有护栏,栏前方望柱各有一石狮。</p> <p class="ql-block">逢简水乡隶属于佛山顺德杏坛镇,地处佛山顺德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水光接天,碧波荡漾,曲折迂回有不尽之感觉。远离繁嚣,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为喜欢回归自然达到物我两忘意境之悠闲度假人士提供了“尘嚣疆锁”的理想场所。</p><p class="ql-block"> 逢简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此可追溯该村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继之以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见证千年历史,从而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成为省级文物。这里多间明代古祠目睹原棣属于南海郡的顺德之立县;明代八景之确立及其有“小广州”之称的代石,印证昔日顺德逢简之繁华;御赐金桂、清代金鏊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水乡名人辈出,元帅梁起,将军刘琦、参政李仕修,都写下了历史篇章。佛教之净院改变了原始佛都宗旨,使之转化为“禅佛教”,渐而汉化为“禅道”,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圆融精神。</p> <p class="ql-block">  顺德华盖路步行街是大良唯一一条商业步行街,是一条有岭南特色的商业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顺德大良镇华盖路建于民国初期,全长635米,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两旁的建筑物大部分已成为危房。为了重现凤城老街历史风貌,顺德市政府于1998年4月开始对华盖路改造,并辟为旅游文化步行街。</p><p class="ql-block">华盖路毗邻岭南名园清晖园。游人在参观完清晖园后可以漫步到步行街购物。</p><p class="ql-block">华盖路步行街街道两旁为明末清初骑楼特色的岭南西洋建筑,主色调为粉黄、粉绿、粉蓝。彩色的骑楼,老字号的民信双皮奶店。步行街上有免费的观光车,供游人乘坐。</p><p class="ql-block"> 该步行街全程两公里,街内设有国际名牌连锁店数百家,主要经营服饰,兼有百货、小吃,是逛街购物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说的是广州美食名扬在外,而粤菜厨师多出自凤城。凤城,指的就是顺德大良。广州和顺德这两个城市,可以说对粤菜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广州,“吃”已经被升华为一种技巧、一种艺术;而顺德,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厨师之乡”。</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广东人无论飞禽走兽、鱼虾蟹螺、蛀虫鼠蚁都可作馔;举凡煎、炒、焖、蒸、滚、炸、泡、扒、扣、灼、煲、炖、烤等,都各擅其长、各具特色。广东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首屈一指,又素以品种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遐迩闻名。</p><p class="ql-block">“食在广州”是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的吸引力。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都争相把品尝广州的名菜佳肴、美点小吃,领略广州的饮食文化、市井风情作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人生乐事。所以,“食在广州”是名副其实,而且也被广大海内外人士所熟悉和认同。</p><p class="ql-block">相比较前半句而言,后一句“厨出凤城”则只有少部分人知道。顺德自古以来就是广东的鱼米之乡,盛产淡水塘鱼、禽畜、蔬果。顺德几乎人人皆厨,个个都能“炒几味”,不少人还有几手绝活儿。很多名菜都是从家庭中流传开去的,就连一些高官也精于此行。比如,在顺德民间流传甚广的“市长鹅”,就是出自于原佛山市常务副市长欧阳洪先生之手。据欧阳洪先生称,每逢外出开会回来,他都会亲自到厨房中做一两道菜。忙于政务的高官如此,一般专事厨房的家庭主妇或烹饪爱好者更是如此。顺德人对顺德厨师的构架作了如此描述:凤城厨师有如宝塔的塔尖,而宝塔的基座则是烹技不俗的家庭主妇,善于烹鱼的鱼塘公和普通烹饪爱好者;宝塔的第二层是乡村厨师和上门包办筵席的流动厨工及食家。另外,顺德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落都有当地百姓极具“原创”特色的地方菜式,例如“大良污糟鸡”、“伦教霞石松皮鸡”、“羊额烧鹅”、“均安煎鱼饼”等。</p><p class="ql-block">从清代中期起,凤城厨师挟技出外闯世界。他们前往广州、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和非洲等地开设餐馆,把凤城菜式作为粤菜的代表推向全世界,以至于不少凤城菜式成了“唐菜”(指中国菜)的代表。到了20世纪初,部分顺德“自梳女”到穗、港、澳、东南亚等地的大户人家当女佣(称“妈姐”)。这些“妈姐”个个精于烹饪,把凤城名菜带到所在地。她们烹饪的菜也被称为“妈姐菜”,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著名的广州西关美食有不少是她们的秘制。因此,“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已经得到了外界的公认。</p> <p class="ql-block">华盖商业步行街上排长队候美食的景象层出不穷。有精力和时间的多是小朋友们,偶尔可见几个叔妈级朋友夹杂其间,彰显吃货无老少、民以食为天的普遍真理。</p> <p class="ql-block">再次体验广式早茶,还是那个味道,不一样的感受。就像旅行中风景本身的感受是次要的,心绪和情感才是决定旅行好坏的主要因素。个人觉得,凤爪今日最佳☺️😂</p> <p class="ql-block">打卡网红景点,老广州南关电影院,舶来元素尽显眼底。恕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单纯觉得有点文艺范,可以发出来装装B😛</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集中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二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以这两处遗址为重要史迹点的“南越国遗迹”和“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先后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 南越王博物院合计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展示南越文王墓、南越宫苑、南汉王宫等考古遗址,设有“南越藏珍”“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及“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等常设展览,并不断举办各类临时特展。南越王博物院承载着岭南文化两千余年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是公众读懂广州,感受人文湾区的文化窗口。</p> <p class="ql-block">  南越国的曲流石渠遗址。该遗址发现于1997年,渠体残长约160米,自东北蜿蜒流向西南。曲流石渠和石构水池共同组成的南越国御苑,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宫苑实例。</p> <p class="ql-block">珠江夜游”是指乘游船夜游珠江广州核心河段,该河段景色秀丽,登船临风,可欣赏到广州塔、海心沙、广州大桥、猎德大桥、星海音乐厅、海印桥、花城广场、琶醍等广州标志性景观建筑及广州城市的璀璨夜景。</p> <p class="ql-block">珠江是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其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全长2320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的名字源自广州河段的“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水流经广州城下时,江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为--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p> <p class="ql-block">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广州人也习惯把流经广州的珠江河段看作整条珠江,意味着这是珠江最精华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  “珠江”之名源于广州,它是广州的母亲河,不仅哺育了广州人民,更孕育了广州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广州珠江两岸伫立着各种各样的特色建筑,向人民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一点一滴,倘若不游珠江沿岸文化史迹,可以说就未曾真正游览过广州。</p><p class="ql-block"> 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迹既可日游又可夜游,乘客登船临风,沿着 “珠江走廊”观赏丽日蓝天下的秀丽景色以及夜晚两岸灯光璀璨的动人美景。追寻广州悠久的历史及新潮的文化,阅尽广州文化风情。</p> <p class="ql-block">  夜色,掩盖了喧嚣和琐屑,让城市看起来璀璨多彩。广州的夜生活,除了吃吃吃,还有坐船夜游珠江。</p><p class="ql-block"> 微微凉风吹散白日的酷热,游船乘风破浪在城市中穿行,她路过百年的中山大学牌坊,也路过绚丽多姿的小蛮腰,还有二沙岛的音乐厅和美术馆。既领略芳华、也尝尽沧桑,为本次广州之行画上完美句号。珠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