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

张美德

<p class="ql-block">  看到老三届毕业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景,当年豆蔻年华的我,心潮澎拜,立志要上山下乡,去农村锻炼成长。</p><p class="ql-block"> 1972年高中毕业,我报名要求去农村。根据当时的政策,下放农村可以投亲靠友。我有个堂叔,是汉阳县邓南公社的农民。我父母年老多病,不希望我离家走得太远,要求我投亲靠友,下乡到汉阳县的堂叔家。抵不过父母的恳求,我远离城市,远离父母,远离老师同学,只身一人下乡到汉阳县邓南公社,开始了我上山下乡的峥嵘岁月。我的生命历程,也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国知青”,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下乡农村的五十周年。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73年5月8号那天清晨5点出发,在王家巷乘坐轮船,经过半天劳顿,中午11.30分钟到了水洪口,背着行李包,步行几十公里到了我下乡的新沟生产大队。</p><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武汉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报告团</p> <p class="ql-block">  五月,是一年中花草茂盛的时节,农村的庄稼也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大地生机勃勃。我的心情也和季节一样,充满希望与激情,满怀憧憬与梦想。</p><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给棉花打药。</p> <p class="ql-block">  我下放的地方是棉产区,也有自给自足的水稻田。在生产大队里,有先后下乡的知青,约60人左右,属于集体下放点。这里也是湖北省省长韩林夫蹲点指导的大队。</p><p class="ql-block">这是大队付书记传授棉花技术。</p> <p class="ql-block">  五月是农忙的季节。虽然生产大队有60名知青,但有的抽去教书,去做饭,或是当播音员,还有因为身体弱,请假回武汉等原因,每天看到下田劳动的只有少数知青。大队长把我们当成主要劳动力,种棉花营养钵,打药,拔棉梗,下田挑秧,插秧,割稻谷,开拖拉机,农闲时筑坝挑堤等。</p><p class="ql-block">这是老农给知识青年传授农业技术。</p> <p class="ql-block"> 我算是比较能吃苦的,各种农活都做,打农药的背箱约38斤,从早上背到晚上,一天下来心里直叫累死。下田插秧,蚂蝗趴在腿上吸血,要不停地拍打,驱赶吸血的蚂蝗。最害怕打稻谷,稻谷的机子转得很快,手要不停地抓稻谷往机子里送,几个小时不能停,慢了不行。手指抓得流血,人也转昏了。遇到天气变差的时候,要抢时间劳作,往往是连续几个晚上不能睡觉。就像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的农民一样,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那些日夜劳作的情景,至今也是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学好理论,拒腐防变”的讨论会上交流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  几年的农村生活,我作为知青与艰苦为伴,自食其力,奉献了青春,历练了磨难,学会了生存,增长了才干,冒酷暑,战胜了蚊虫叮咬,历严寒,战胜了冰霜雨雪,培养了能吃苦耐劳的品格,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有一个女知青,患有夜尿症,没有人愿意和她一个床睡,她曾经喝自配的毒药,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同情她,理解她,就主动和她一个床,那时几乎天天晒垫絮。那时她家生活困难,我提干到了县知青办后,我的工资37.5元一个月,我每个月给她5元,补助她的生活,几个月后她被招工走了。</p><p class="ql-block"> 下放农村的第二年,我入了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非常感激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1974年,还被邀请到武汉市先进知识青年巡回报告团,到洪山礼堂,学校,工矿企业等单位作报告 。不久,我被提干,到“汉阳县知识青年办公室”任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上山下乡,感恩广阔天地里的锻炼,感恩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感恩农民对我的教育关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大队支部书记给知识青年讲党课。</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农民给知识青年讲农村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这是生产大队发展的新党员在学习“两报一刊”社论。</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的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艰难生活的磨练,为我面对各种困难,造就了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可以说是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我和其他领导一起解决企业改制的诸多难题。</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的艰苦磨练,抵励了我自立自强、勇于奋进的磐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汇报下放农村,插队落户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那一批在汉阳县提干的三个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  目前我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摄影,来丰富我的退休生活。我喜爱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感悟,用相机记录下来,镌刻时光。去年暑热异常,我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守候,拍下了“噼鷉幸福的一家”。获得朋友的鼓励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参加汉阳县水洪公社民兵大会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是汉阳县张湾公社和新农公社的知青干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汉阳县委各部委的领导到农村调研。</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下放农村五十周年的日子,回首往事,回想下乡插队的日日夜夜,可谓终生难忘。每个知青,都会有自己永生难忘的人生印记:</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尝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日复一日的劳动,锻炼了我们的体力与意志。</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领悟了人生的真谛,看到了农村真实的现实生活,找到了人生的坐标。</p><p class="ql-block"> 忘不掉,在知青小屋里,一碟酸西瓜皮,是我们清香四溢的美食;一碗锅巴粥,是我们辛勤劳作后果腹的食粮。</p><p class="ql-block"> 忘不掉,春耕时节,我们翻田耕种,播下一年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更加忘不掉,每逢秋收时节,我们和乡亲们一起收获一年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时,我们也看到了农村的变化,看到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看到了中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今天,我用那些发黄的老照片,讲述当年的知青岁月故事,不仅因为那是我们曾经活过的日子,而且它们是值得记住的日子并享用终生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汉阳县知识青年办公室的领导和部分同事。</p> <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要感谢我的堂叔一家,是堂叔安排好了我的吃住,堂叔家做了好吃的东西,一定要我去品尝。在当时,这是很特别的照顾。</p><p class="ql-block"> 我还要感谢生产大队部的领导,是你们的培养教育,才能有了我的今天。更要感谢汉阳县委及县知识青年办公室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是你们教育指导,让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懂得了做人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