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莞塘村名来源的考证

龙朱

<p class="ql-block">  莞塘,是原河头镇辖区内的行政村,有时也单指莞塘自然村。据史料记载,一千五百多年前就有人在莞塘自然村居住生活生产。近日,得知金坛区东城街道河头村委和金坛区作家协会将合作出版《河头记忆》一书,于是就想借此机会对莞塘村名的来源谈谈我的考证结果。 </p><p class="ql-block"> 莞,有三个读音。作为动词用,读wǎn,微笑的样子,常见的词语莞尔一笑;作为地名用,读guǎn,如深圳的东莞;作为名词用,读guān,特指席子草,也就是“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中的蒲。那哪个才是莞塘的正确读音?这还得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搞清楚了莞塘的起源,自然也就明白了它的正确读音了。</p><p class="ql-block"> 你别看现在的太湖流域,“地沃物夥”,是“锦绣鱼米乡”。但是,在上古,还是地势卑湿,土质较差,农业生产低下的地方;即《禹贡》所说的“厥土涂泥,厥田下下”之地。是劳动人民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极治水营田,在低洼平原,开河筑塘,排除潦水,围湖围海,兴筑圩田;在高亢和丘陵地区,修筑陂塘堰坝,防洪蓄水,解决太湖地区洪涝水的出路问题后,又为便于南北物资的运输,在平原上开挖江南运河和四通八达的支河。这样,才使得太湖流域成为了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富实之乡。莞塘就属于这样一个治水营田的水利治理工程。</p><p class="ql-block">  公元220~589年间,我国长期处在南北分裂的局面,江南在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的统治下,社会比北方相对安定。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各个政权都大规模地进行了水利工程建设。六朝时期太湖的农田水利工程,湖西以陂塘堰坝拦蓄为主,湖东南以塘浦圩田为主。据明末清初的奇书《读史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金坛县记载:莞塘,《志》 云:梁大同五年(539),南台侍御史谢贺之壅水为塘,种莞其中,因名。亦有人考证,莞塘即南北谢塘。《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一文根据史料作了这样的描述:“莞塘,梁大同五年(539)侍御史谢贺之组织百姓壅水为塘,因以后种莳莞草,故名莞塘。湖西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坝,更是繁不胜数。对于这点,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在任丹阳尹时曾上表呈说,查得丹阳、溧阳、永世等4县,有抛荒田8554顷,需组织118000劳力修治塘遏,约有一个春季就可完工。由此,也足以说明这一带小型塘坝的众多。”</p><p class="ql-block">  那莞塘为何 “或曰南北谢塘”?《唐会要》载:“县有南北二塘。武德中润州刺史谢元超因故塘复置,灌田千顷”。据宋《太平寰宇记》载:“南北二塘,梁普通间谢德盛造,在县东南30里,隋湮芜,唐武德中谢元超重修,各灌田千余顷。” 按《万姓统谱》载:“元超,武德初润州刺史。筑南北二塘以溉田,民赖其利。”三部史料均未提及莞塘,按理说,莞塘是正名,南北谢塘属于别名、俗称。焉有只提别名,不书正名之理?</p> <p class="ql-block">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确认“南北二塘”到底是一个塘还是两个?如果是一个,为何有“各灌田千余顷”的说法。《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一文还有另外一段文字:“谢塘,梁天监年间谢法崇修建,位金坛东谢村,面积约百亩。”虽然《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一文引用的史料都没有标注出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引用史料的态度是严谨的。</p><p class="ql-block"> 先了解一下梁武帝萧衍的三个年号,可能对我们弄清“南北二塘”到底是一个塘还是两个这个问题有帮助。天监(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7年。普通(从公元520年用到公元527年三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二个年号,共计7年。大同(535年-546年四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五个年号,共计12年。南朝梁武帝萧衍一共有七个年号。</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史料浩如烟海,又被深埋在岁月的尘埃里,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有的史料本来就存在错误。所以根据上述史料和我们目前还看的到的实际地理状况,我推断了这样一个结论:南北谢塘就是南北二塘,是两个塘,都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时期姓谢的官员修建的。莞塘“或曰南北谢塘”有误,莞塘就是莞塘,是第三个塘,虽然也是南朝梁武帝时期谢姓官员修建的。梁天监年间谢法崇修建的谢塘是南谢塘,“位金坛东谢村”。过了不到十年,至梁普通年间,谢德盛在修整南谢塘时,又修治了北谢塘。两塘一南一北,相距不远,犹如现在的东谢村和西谢村一般,故有“南、北谢塘,在县东南30里”的说法,30里大致是尧塘东谢自然村、西谢自然村到金坛老城区的距离。再过了十几年,梁大同五年(539)侍御史谢贺之又组织百姓壅水为塘,因以后种莳莞草,故名莞塘。所以《唐会要》、宋《太平寰宇记》及《万姓统谱》都只是记载了唐武德中谢元超重修南北二塘,没有提及莞塘,他重修的应该就是地处东谢村和西谢村的“南北谢塘”。令人惊奇的是,主持三个塘修建和后来重修的四位官员都姓谢。</p><p class="ql-block"> “南北谢塘”就是“南北二塘”,与莞塘相距约有10里之远。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描述的 “湖西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坝,更是繁不胜数。”是经得起推敲的。</p><p class="ql-block"> 《志》云:“亦有人考证,莞塘即南北谢塘”,因为未见其如何考证,不敢随意赞同。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受收集的资料的限制,我也不能够确信我的结论就是正确的,说不定,南塘地处东谢村,北塘就是莞塘(东谢、莞塘一南一北相距约10里);也说不定,谢法崇修建的谢塘是北谢塘而不是南谢塘(即先有北塘),谢德盛是在修整北谢塘时,又扩大了工程,修治了南谢塘。</p><p class="ql-block">  不管关于莞塘的考证是否正确,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谢贺之组织百姓壅水为塘,后又种莳了莞草,故名莞塘。莞塘的莞的正确读音是guān而不是其他。</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河头镇政府组织编写《河头镇志》,历时三年而成,其中写到道“河头镇最早起源于莞塘”,虽然我就是莞塘村人,但对于这个结论,等有条件的时候我还想考证一下,因为我一直认为莞塘村东北角方向、相距不足1里的砚池村的文化气息更浓,历史可能更久远。只是说不定等考证出来的时候莞塘村已经不复存在了,就如曾经的河头镇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