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主任的故事

杨燕舞

<p class="ql-block">钟主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偶然的机会,我和哥哥们发现,钟主任在给自己写自传。我嘴里在批判她:写自传哪能用那么差的本子呢?下次我给你带一个好本子回来!写自传哪能那么简单呢,跟写简历一样!心里想的却是:你的自传当然只有我来写才是最合适的,毕竟我是那个能够把你本来就很了不起的人生写出来的人,毕竟我是看得到你身上那种常人没有的坚忍和力量的人,毕竟我是知道你人生中的幸与不幸、苦难和欢喜的人。</p> <p class="ql-block">钟主任是我和我两个哥哥的妈,村里人都叫她钟主任,有时候我们和我的两个嫂子也这么喊她,因为她当过许多年的村妇女主任,她当主任的那些年,是计划生育政策史上最严的时候,我当年差一点就没能来到这个世界,因为她是妇女主任,要带头遵守政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并不知道这件事是对了还是错了,但事实是,来了就是来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守</p><p class="ql-block">应钟主任的要求,家里的房子在几年前搞过一次简单的装修。按理说,哥哥们和我都在城里安家了,她只要愿意,可以跟着我们一起住的,都在一座城里,来来去去都方便。但是她不愿意,她希望守着和爸爸一起建起来的这幢房子,她说这个宅基地有福气,爷爷奶奶们都在后山葬着,保佑着子子孙孙平安健康。前坪视野也很开阔,一眼望过去,哪家的烟囱里开始冒烟了都看得到,田里的秧苗绿了,那便是春天,田里的稻子黄了,那便是秋天。</p> <p class="ql-block">屋后的山不是很高,但是树木葱茏的。虽然家里有液化气灶,也有煤炉,但她还是喜欢柴火烧菜。而后山永远都不缺柴火,只要往上面走一走,落了满地的松针,厚厚的铺在树下,一抓一大把,烧起来火特别快特别旺,照得人脸上红扑扑的;捡到的松球不要随便烧掉了,攒起来,用来点燃煤球也是极好的,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时候也会遇到枯死了的竹子,拖回家以后,煮菜的时候,你就会听到锅子里的菜在滋啦滋啦,灶膛里的竹在噼里啪啦,热热闹闹的烟火人家,远胜于任何小说里所描述的乡村一切。烧火的灶下,还有一只坛子,上面有一个铁盖子,若不打开瞧瞧,你都不知道那是做啥的。烧火的时候如果遇到的是好的木头,烧完了就不等它化成灰,红着的时候就把它夹到坛子里马上盖好盖子,就会变成冬天烤火时用的木炭。奶奶在世的时候,记忆中冬天时膝盖下总少不了一个烘篮子用来御寒的,那里面放的就是这种自制的炭。虽然不像买的炭那么经烧,但总归是有些暖气的。如今这种取暖方式已经不怎么用了,但这个坛子以及这种习惯依然是被妈妈保留了下来。冬天的时候,我们都回家了,有时候也不会在空调房里待着,而是选择在厨房熏腊肉的地炉子前面团团围坐,梭筒钩上挂一壶水,火不紧不慢的烧着,家长里短热热乎乎的聊着。</p> <p class="ql-block">房子右边本来是有个菜园的,因为周围的草木过于繁茂,遮挡了阳光,竹子的根也一直蔓延,基本上占领了园子,只能用来放养家里那几只鸡了。于是老妈在前坪靠着围墙的地方,重新开垦了一块菜地,横着数过去,大大小小应该有十几块。一年四季,菜地都不是闲的,辣椒早早地开花了,黄瓜能吃上两季,韭菜割了又长,长了又割,一茬一茬的,总是绿着。空心菜地里,有时候会长出蘑菇来,捡回来洗净了,放点肉片煮着,什么调料都是不需要的,特别香。哥哥们有时间回去的时候,就会给长豆角扎个架子,不多的日子,豆角便挂满了,身材修长得很,小的时候嘴馋了,就会直接摘下来往嘴里塞。除了这里,夏天一定是会在沟渠边种几根丝瓜苗的,因为丝瓜煮泥鳅是我妈的一道拿手菜,自己家种的丝瓜也才能煮出最鲜味道,当然,长得特别多,吃也吃不完的时候,我们便把丝瓜运到城里了,端上了我们各自的餐桌。也有的时候,菜多得吃不完,老妈就把它们做成坛子菜、做成干菜,然后一分为三,打发给我们。</p> <p class="ql-block">妈妈还有国家分给她的一亩田,就在右边池塘的下方,因为干不动田里的农活了,交给邻居帮着种了。</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她守着山、守着田、守着菜地,守着我们精神的家园,日复一日,年年岁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