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片段

龙朱

大多数人可能对于自己3岁以前的事情,几乎是没有任何印象的。科学研究认为,人在三四岁时认知太有限了,不能够理解事情的意义,导致缺乏记忆线索。人之初片段因为久远、稀少,所以比一般的人生片段更显得珍贵,更值得让人去追寻。追寻人之初片段,犹如到旧物件堆里去翻找早年的照片,开始充满期待,却往往以失望告终。但与翻找照片不一样的是,照片找到了还有可能再次被丢失,一旦寻找到了人之初片段,很难再被遗忘。<br>  我能够追寻到的人生最初的记忆片段应该就是我刚满三岁的那几天,我很自信。为什么呢?我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五,而我能够回忆起的人生最初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三岁那年的正月。<br>  拨开岁月的迷雾,我较清晰地记得那天发生的一幕。正月,我舅我姨们来拜年,因为我家的老房子小,三张长板凳也不够坐,所以靠门口的地方人更多,亲戚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我大姨和我母亲虽然相差五岁,但当年她们俩长得特别像,即使是三十年前,来走亲戚的大姨也常常被莞塘村人误认为是我母亲,闹过很多有趣的笑话。那天大姨抱着我,站在靠近门口的灶头边,指着自己和一旁的母亲问我:“哪个是妈妈?”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脸都朝里背着光(我只好这样解释了),我仔细看了看,一头扑到了大姨的怀抱了,笑声顿时响起一片。那笑声我会经常想起,想起时心田里充满温暖,温暖得让我会心而笑,笑意里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美好的生活提醒我学会珍惜,珍惜和父母亲生活的每一天。<br>  1972年,我们每天至少可以听到三遍《东方红》,《南泥湾》和《小小竹筏江中游》也每天听。家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领袖胸章,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每家都有好几本,村里白墙上随处有毛主席语录。记得最清楚的是隔壁人家后墙上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br>  <br> 有一天,风和日丽,我和几个小伙伴在田边的沟渠边玩,田地里远近都是劳动的社员。沟渠的宽度大约一米不到的,我们在玩跨沟渠比赛。三四岁的我们,自然无法跨越这“一米不到的”鸿沟。几番努力,都失败了。我悻悻然地说:“毛主席肯定能够跨得过去的!”小伙伴们纷纷赞同。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毛主席无所不能。一场跨沟渠比赛就这样结束了。因为沟渠是干涸的,杂草丛生,我们就跳到里面玩,躺在沟渠里开始玩吹牛的游戏。三四岁的脑袋里能够装多少东西?无非是某天一下子吃了三个馒头,三个特别大的馒头;某日吃了两块大肥肉,每一块都有红花碗那样大,说着还咂咂嘴,最后不忘用手臂抹一下嘴巴,好像那十天半个月前吃的大肥肉的油水还在,想要把那油水抹出来给小伙伴们检阅,证明他不是吹牛。和四十多年后我们当年的小伙伴聚会一样,物质生活聊完后终究会转入到精神生活方面来。某人说他认识公检法,还亲手摸过公检法的手枪;某人吹牛自己的舅舅是团长……。“我和周总理是亲戚。”我至今也无法弄清楚我怎么会说出这么一句话,可能是家里那几本厚厚的《读报手册》我经常翻看,下雨天不好出去玩得时候就用红笔打叉叉玩,凡是看到“叛徒、内奸、工贼”几个黑粗字就把后面的名字用红笔打个大叉叉,看到“叛徒、卖国贼”也是如法炮制。翻看多了,就认识了周恩来这几个字,知道周总理是比毛主席稍微小一点的大好人,大伟人。小伙伴们被我的“牛”惊呆了,满脸的惊讶和崇拜。“你怎么和周总理是亲戚?”惊讶之后,有人怯生生地问。我一下子被问住了,眼看小伙伴眼里的崇拜在一点一点地退去,我说出了至今我还为此感到骄傲的回答:“我家有亲戚,我亲戚也有亲戚,我亲戚的亲戚也有亲戚;周总理家有亲戚,周总理家亲戚也有亲戚,周总理家亲戚的亲戚也会有亲戚。这样下来,肯定我家亲戚的亲戚和周总理的亲戚的亲戚是亲戚。”哇擦,我怎么会这么聪明啊,聪明得让我自己都崇拜起来,一直崇拜到现在,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这不就是毛主席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光辉哲学思想的活学活用吗?这不就是《列子•汤问》的名篇《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经典翻版吗?当年小伙伴的神情我没有任何印象,但这个片段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即使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那年,我最多四岁。 <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里,我和村上同龄人玩得不多,打架、搭铜板、打纸片的游戏我总是输家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妈妈说我喜欢一个人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看连环画,一看就是大半天,静静的不吵也不闹,妈妈也说,我喜欢跟着村上的老人,缠着他们讲故事,陪他们聊天。</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中午,天朗气清,云也很好看。我一个人提着小竹篮出了村,一路向西,沿着榨底坝的灌溉大水渠往赵庄方向走。应该是中秋时分,水渠里没有水,我就在渠沟里走走停停,漫无目的。后来我就在渠沟里躺下,躺在野草上,朝着天空发呆。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才从渠沟里爬起来,拎着空篮子回了家。那天我感觉很惬意,太阳温暖,风也清凉。只是心里有一点若有若无的伤感。这种伤感,会让我流泪,至今也挥之不去。最多是五岁吧,当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过村里一排高大的梧桐树,一阵秋风吹过,空中树叶翻飞,地上落叶“沙沙”,那一瞬我怎么会感受到天地的肃杀、生命的易逝,与当时的年龄真的不符啊!当时那一瞬间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加清晰,对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应该是十岁前一个夏末的下午,我独自一人跑到村外一偏僻小河,仰浮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天空蓝得如大海,浩瀚深邃,几朵白云点缀其间,悠悠闲闲,不时吹过几阵略带清凉的风。真是写意,我深感人生的美丽,一阵悲凉感袭上心里。我痛哭一场,小河默默地把我的眼泪一一收起。那个下午,我领略到世界的美丽,同时也感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我告诫自己:珍惜、善待、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从小立过青云志。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春风拂面,春光灿烂,春意融融。我爬上村西头自留地上的杨柳树,杨柳树独立在田地里,枝叶茂盛。我这个小人坐在树树杈上被枝叶包围外面根据无法看到。置身于绿色世界,其中的快意真是妙不可言,杨柳风过,快意又增添了好许。我望着外面的世界,金色阳光、萋萋春草、绿油油的麦苗,还有在田地里各自忙碌的村民,拿出笔在最粗的树枝上写下了自己的志向。当时立的志向是什么,现在我是想不起来了。上初中时我曾经心血来潮地又一次爬上那棵杨柳树,当年的字迹已经无法寻找,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如今,那棵杨柳树早已不在了,我,也早已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点用的人。这,算是实现了一部分当年的志向了吧。</p><p class="ql-block">写于2023.05.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