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开江)县志(同治)(八卷)①

望星空(蓬安姚氏)

新宁(开江)县志(同治)(八卷)①<br><br>清复成修,周绍銮、胡元翔纂。复成,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七年(1868)署新宁县知县。周绍銮,成都举人,复成幕友。胡元翔,山阴(今绍兴)监生,国学生,复成幕友。<br>据复成《序》曰:“新邑俨然百里,沿革屡更。其旧乘创于前令窦君樗邮,增于周君握兰,而黄君七庵,复加重辑。迨同治纪元遭滇匪乱,版籍悉毁,遂无所考。戊辰冬,余奉檄权邑事,下车后索观邑志弗得,询悉其由,于绅耆家辗转搜罗,获旧本六卷,克假寓目,硕果之存,重可虑也。且自道光乙未重修后,迄今三十余载。其间城池之增建,衙署之废兴,祀典之升加,职官之代继,赋课之充裕,户口之繁滋,学校之更章,文物之美备,固多所考益,兼迭遭兵燹,蜀难甫平,邑之忠义士庶,贞烈妇女,颇不乏人,尤宜扬阐。使不急为搜辑重梓,戕时愈久,而事愈湮,前无所稽,后无所鉴,其何以广风化而敷治理?夫兴观有自易俗之权,文献无征,有司之耻。爰集邑人士共相商榷分任搜讨,延幕友周敬舆主政,胡伯槐上舍以主纂修,余于听政之余,参互考订,阙者补之,讹者正之,付诸剞劂五阅月而告成,益以景图,改卷为八,较旧志十增其四,非敢以举废自矜,亦聊继前贤之志。备輶轩之采,使一邑疆舆山川,风土人物,可开卷而载之,不至于沧灭耳。”盖复成以旧志刊行相去又历三十余载,其间城池衙署、职官赋税、学校户口等诸多变迁,不可失其记载,遂延绍銮、元翔二幕友总其事,依道光旧志例而续修之,同治八年成书付梓。<br>此志分十门二十九目附十三目,约10万字。续增史料不多,艺文中编入绍銮、元翔的诗赋各数首(篇)。人物门之忠义增入同治元年云南李永和、蓝大顺率农民起义军攻陷新宁城时本邑官民死者事略和名册四百余人。是役中知县国澍等人城破后战死。其他门类仅是城池官署之修复(同治元年战争损毁者),关隘寨堡之建筑(以寨堡记述较详)等内容,尚有一定史料价值。<br>今存同治八年(1869)刻本和传抄本。<br><br>开江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南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置新宁县。民国三年(1914)8月,更名为开江县。<br>开江县,原名新宁县。<br>建置前,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南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置新宁、蛇龙2县,属东关郡、隶开州(郡、州驻地在今开江县境)。<br>隋开皇三年(583),废新宁、蛇龙,入石城县(后更名通川县,今达川区境)隶属通州;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新宁县,隶属山南西道通州。<br>明洪武四年(1371),新宁县并入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隶属夔州府;十四年(1381),复置新宁县,隶属夔州府。<br>清康熙七年(1668),新宁县再次并入梁山县,仍属夔州府;雍正七年(1729),复置新宁县,隶属川东道夔州府;十二年(1734)改属川东道直隶达州;嘉庆七年(1802),直隶达州升为绥定府,府辖新宁。<br>民国二年(1913),废绥定府,新宁县直隶川东道;民国三年(1914)8月,更名为开江县,隶属东川道;民国十九年(1930),直属四川省政;民国二十四年(1935),划归四川省第15行政督察区管辖。县治初置于沙坝场境内,唐贞观八年(634)迁往今宝石乡旧县坝,北宋至道二年(996)迁淙城,即今新宁镇。<br>1949年12月10日,开江解放,隶属川北区达县分区;1952年10月,隶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9月,隶属达县地区;1993年7月,隶属达川地区;1999年12月,隶属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