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境尼泊尔

东蓠客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北京酷署难耐,不到八月就有点四大火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一日路过康辉旅行社的一家门市,发现正好有近日的尼泊尔全景遊,心想尼泊尔靠近喜马拉雅山,一定比较凉快,就报了名。</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全世界十大最高的山峰中,有八座在中尼边境。被人称作天堂之境或山地王国。</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在亚洲排在倒数第二,人均收入不到900美元。旅游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占GDP总值的30%多。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来自国外的捐赠和贷款。但是尽管生活十分贫穷,据说人们的幸福感却很强。</p> <p class="ql-block">  奇特旺是尼泊尔南部的森林城市。7月底8月初,正是尼泊尔的雨季,每天基本上都会下雨。天气的温度也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特别是奇特旺,地处南部,气温更是高达34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  居住条件,却比我们原先预计的要好的多。入住的酒店,由十几栋三层的别墅组成,还有一个25长的游泳池,园内花团锦簇,非常漂亮;比起高层来,我倒更喜欢这种庭院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是少数未遭人为破坏的生态区。作为尼泊尔最大的原始森林,公园里有着丰富多元的动植物生态,还拥有世界上仅有的独角犀牛和孟加拉虎。</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大象进入森林,去寻觅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这里的大象非常高大,是进入丛林不可缺少的坐骑,平时由当地的农民,分别喂养,早上由象奴赶到固定地点集合,每4人乘坐一头大象进入丛林。</p> <p class="ql-block">  丛林里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巨大的藤蔓缠绕在林木之间,有的大树下,不时出现像盆景假山一样砂石结构的东西,经了解原来是白蚁的巢穴。大象跨过一条有许多野生鳄鱼的河流,穿过一片长满蒲草的沼泽地,用粗壮的鼻子开道,在无路的丛林中穿行。我们看到了许多野生动物,几只野生的孔雀在树下的山坡上踱着步,一大群猴子在林木间蹦来蹦去,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各种好看的鸟发出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鸣叫声,让人心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梅花鹿是这里的主要居民之一,一般都是一只或者几只公鹿,率领一大群母鹿。我们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看到了大概有十来群的梅花鹿,最大的群可能接近一百头的样子。但是据说梅花鹿种群多的时候,看到孟加拉虎的机率就比较低,看来,我们此行可能无缘与孟加拉虎邂逅了。</p><p class="ql-block"> 野猪大概是独行侠,我们看到了几只野猪,都是特立独行,卓而不群。大象在这里太多了,大多数是人工驯养的,而林子里出现的一对野象母子,还是让我们惊喜不已。</p><p class="ql-block"> 独角犀牛是这里独有的,非常稀有,非常珍贵。我们在原始森林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认为根本没有这么好的运气遇到犀牛了。坐在大象背上,非常颠簸,大家被摇的七荤八素,希望能尽快离开林子回去,跟象奴语言又不通,只好无奈地随大象在森林里游荡。</p><p class="ql-block"> 突然象奴惊喜地叫了起来,我们发现在前面的空地上,一棵巨大的倒下的树干傍,有一大一小两头白色的犀牛。离它们大约30米的地方,还有一头黑色的独角大犀牛。我们立刻都精神起来,举起相机和手机对着犀牛,不停地拍起来,我们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每个人都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是徒步穿越丛林,据说这是欧洲人非常喜欢的的项目。5至8月,不是徒步穿越的好季节,道路泥泞不堪,蚊虫蚂蟥肆虐,丛林里又闷又热,我们几个人叫苦不迭,希望能尽快地结束,而尼泊尔导游却根本不管我们的心情,还是非常敬业地按照既定的路线行进。</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河里乘坐独木舟,倒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用独根木头制作的独木舟,横着只能坐下一个人,由船夫撑着,一边顺流而下,一边观赏两岸旑旎的风光。河里不时有野生鳄鱼出现,有的趴在岸边,有的就卧在水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如果不慎翻了船,掉到水里,还是很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  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在喜马拉雅山安娜普娜段群峰的环绕下,傍着迷人的费瓦湖,市区人口不足十万,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的对比,恬静而美丽,有着亚洲小瑞士之称,是尼泊尔最受欢迎的旅游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博卡拉看上去比尼泊尔的其它地方要现代化的多,酒店、宾馆、咖啡馆、酒吧、店铺很多,据说1972年以后,这里才被世人发现认识,逐步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所以大部分高一些的建筑都是近些年建的,都比较新。我们入住的是一家四星级的酒店,有六层搂,在四楼居然有一个不大的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船游览了费瓦湖,泛舟湖上,远看雪山壮美而圣洁,湖心小岛平静而美丽,湖面鳞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弃舟登上湖心小岛,岛上有一座很小的印度庙,但是祭拜的人却非常多,据说这座叫瓦拉西的小庙,也是博卡拉最著名的印度教神庙。</p> <p class="ql-block">  沿着湖边有许多商铺,在尼泊尔最有名的,也是最值得一买的就是羊绒头巾,有一家商铺专门出售羊绒制品,在中国非常有名,我也在电视片《一带一路》中看到过。当然老板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广告效应,店里店外有大量的这方面的宣传。老伴看上了一条围巾,标价九百多元,最后侃到350元成交,估计在北京的大商场二千元左右才能拿得下来。在店里林林总总买了有二十条头巾,回国送人,是不错的伴手礼。</p> <p class="ql-block">  早晨去湖边跑步,雨后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雾,空气非常好。有一群孩子在湖边练习跆拳道,一些姑娘在湖边读书,还有一些老人在湖边散步、钓鱼。尼泊尔经济比较落后,但看上去人们还是生活得有滋有味,幸福感很强。</p><p class="ql-block"> 湖边有一个兵营,不少士兵正在跑操;据说这里比较富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盛产“雇佣兵”。不少人在英国、沙特、和印度当雇佣兵,将不菲的津贴寄回家,帮助家里盖房子、做生意。</p> <p class="ql-block">  卡博拉有名的大卫瀑布。一段汹涌奔腾的河流,突然跌宕而下,形成瀑布,然后进入地下岩洞不见了,很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清晨,每天夜里几乎都会下的雨停了。我们驱车来到一个叫萨朗科的山上,这里是观赏安娜普娜日出和鱼尾峰的绝佳之处。山道非常窄,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我真不知道如果对面来车,怎么会车。天还黑着,我们就到了山顶,这里有几栋当地人盖的楼房,房顶上摆放了许多塑料凳子,供游客们使用,这些都是免费的,只是希望游客能买一些他们出售的工艺品和家织布。足见这里的尼泊尔人是十分的淳朴憨厚。</p><p class="ql-block"> 对面的山上雾蒙蒙的,空中还不时飘洒几粒雨滴。突然一阵清风吹来,远处的天上,露出了海拔七千多米鱼尾峰高高的身姿,我们赶紧拿起相机和手机,一通狂拍,总算没有白来一趟,不过一会儿功夫,浓雾还是遮住了眼前的一切,日出的美景是看不到了,而整个博卡拉的市容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到尼泊尔旅游,看珠穆朗玛峰,看喜马拉雅山日出、日落,是许多人的期待。纳加廓特距加德满都东面30公里,是一座海拔2100多米的小山村。同时也被人们誉为喜马拉雅最佳观景台。站在纳加廓特,遥望对面就是,从东侧的珠穆朗玛峰到西侧的安娜普娜峰,一字排开的八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在这里看日出日落,场面壮观,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  带着期待的心情,我们一早就出发前往。据说路上需要七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十二人加上当地导游,为我们配备的是一辆中巴车,加上行李显得比较拥挤。尼泊尔自己不能生产汽车,小卧车绝大部分是印度的塔塔牌,日本的铃木和韩国的现代,排量都是过去我国QQ级别的。在尼泊尔九天的时间,我看到最豪华的车,居然只是一辆小排量的两厢奔驰,和两辆丰田SUV,比之老挝、柬埔寨都相去甚远。面包车大部分都是别的国家淘汰的二手车,车况都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也是旧车,加上道路崎岖颠簸,午歺后刚开出不远,车就抛锚了。好在另一个团的大巴正好与我们同行,他们车上刚好能放得下我们十几个人,只好两车并一车,向加德满都进发。</p><p class="ql-block"> 加德满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市政设施实在是太落后了,特别是道路交通方面,可能连我们的五线城市都不如。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作为最大的城市和首都,连个交通信号灯都没有。交通警察只能站在路口或路边,用哨子指挥交通。</p><p class="ql-block"> 进入市区的道路,正在整修,泥泞不堪。经历过这里的拥堵和无序,你就再也不会抱怨北京的交通了。下午4点,我们到了市里旅游车队的所在地,换了一辆中巴车,向纳加廓特出发。</p><p class="ql-block"> 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由于雨天加路况不好,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到了纳加廓特山顶下榻的酒店,已经快晚上九点了;看日落那就是一句梦话了。</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条件差强人意,房间里有一股浓浓的霉味,被褥潮乎乎的,由于一路上的颠簸,累得不行,也就顾不得条件,很快就入睡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惦记着早晨看日出,大家早上不到5点就起来了。山上的空气湿漉漉的,有一絲甜味。周围的环境也很美,但群山却被浓雾笼罩着,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其实看日出是有季节的,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最佳,7月8月是尼泊尔的雨季,看日出根本没有一点希望。</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魅力的国家,它的心脏就是加德满都谷地。这里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綠树成荫,鲜花盛开,有山中天堂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四季常青的加德满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天然宝地。从公元13世纪到18世纪下半叶,马拉王朝统治尼泊尔,在此期间加德满都谷地中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城市: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所以我们可以分别看这三个城市,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大加德满都。</p> <p class="ql-block">  当年这三个城市中的三个马拉王互为表亲,他们为了显示和攀比自己的财富,都不惜人力和巨资修建城中的宫殿和城池。这些六、七百年前就已经存在的华美古城,在宁静而和平的山谷里一直保持着他们完好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全程共六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除奇特旺原始森林外,其它五个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大加德满都有三个杜巴广场,杜巴广场是王宫广场的意思,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各有一个杜巴广场。广场除了古老的王宫外,寺庙林立,是尼泊尔最令人叹服的“纽瓦丽式建筑”的大荟萃。各种独具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高塔、雕像等,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中世纪尼泊尔的瑰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55窗宫是巴德岗故宫的一部分,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栋四层砖木结构建筑,墙为暗红色,因其楼上开有55扇黑色檀香木雕花木窗而得名。据说是因国王有55个妃子而开了55扇窗。</p> <p class="ql-block">  宫内有99个院子,还有一个供皇后和妃子们洗浴的池子,建造的十分精巧。</p> <p class="ql-block">  王宫的正门称为“大金门”,高约8米,为鎏金铜铸,是整个加德满都谷地最杰出的艺术品,是中世纪尼泊尔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建于1708年的尼亚塔波拉塔是不得不提的一处景观,它建在一座方形的五层砖砌结构的台基上,塔内供奉吉祥天女,神像所刻花饰,绚丽多姿,反映了马拉王朝后期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  加德满都带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和尚未消散的乡野气息,向人们展示着它非凡的魅力。这里是自古连接中国和印度的交通要道,因此印度教、佛教、喇嘛教三教会聚于此,城内修建有大量的寺庙和佛塔,素有寺庙之城的称谓。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寺庙2700多座,两个世纪前就有英国人形客“这里容纳了跟房子一样多的寺庙,跟人一样多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虽然已于2006年宣布成为一个世俗国家,但全国有86%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其它则信奉佛教、伊斯兰教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加德满都古城的库玛里女神庙里,见到了供奉的活女神,又叫处女神。挑选女神的标准十分严苛,要求年令在7到9岁,体无伤疤,牙齿整齐,秉性温和,胆识超群,并必须双亲健在。当童女神长到十一、二岁,月经来潮或皮肤出血时,就不能当女神了。每年九月的女神节,女神要乘彩车全城巡遊三天,人们向她拜叩,祈求她的祝福。我们到楼上看她,或让她在额头上点个红点,都要捐款。但当她不再是女神时,命运却是十分凄惨,人们都认为她们克夫,而让她们终身嫁不出去。</p> <p class="ql-block">  帕斯帕蒂纳寺,位于著名的巴格马蒂河边,这是恒河的一条支流,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寺庙。是印度教祭祀湿婆神最神圣的庙宇。是印度教四大圣地之一(其它三处均在印度),世界各地来参拜的印度教徒络绎不绝,神庙门前的苦行僧和独特的印度教火葬礼,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文化差异。</p> <p class="ql-block">  人们为了好记,将帕斯帕蒂纳寺称作“烧尸庙”,确实这里就是印度教徒焚烧尸体的火葬场。神庙外的河边有十几个用石头砌成的火葬台,以桥为界,离神庙稍远一点的是平民的,紧邻神庙的是贵族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便随着人群站在二十来开外的河对面,眼看着家属将包裏死者的黄布打开,在河水里为死者洗脚,用河水浇在死者的脸上。然后将死者送上火葬台。火葬台上堆着300公斤的木雕,和一些木柴,然后在死者上面堆上稻草,由嘴里点火,三个小时后,将骨灰扫到河里,河水将骨灰冲到下游的恒河,这是通往天堂之路,是印度教徒最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在巴格马蒂河旁的熊熊大火中,人们直面死亡,表情轻松平静,在印度教徒的世界里,死亡永远都不是终结。</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感到有些恐怖,有些伤感的地方,当地的老人就坐在河边聊天乘凉,情侣们照样在旁边卿卿我我,小孩们在刚刚扫入许多骨灰的河里戏水打闹。</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印度庙的周围,大概有300名右右的苦行僧,他们脸上涂着森人的白色,靠人们的施舍,靠和游人合影得到小费生活。河边还坐着一些婆罗门,靠给人们看相、算命,给没有亲人的死者做法事,赚取一些小钱;说起来婆罗门是印度教最高贵的第一种姓,看来也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  博大哈大佛塔是尼泊尔的标志性建筑,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覆钵式佛塔,藏传佛教圣地,俗称“小西藏”;是除拉萨大昭寺之外,藏传佛教信众的信仰中心。</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一见到佛塔,立刻被它的宏伟所震撼。庞大的塔基,威严的金顶,随风飘扬的五色经幡,以及充满着慈悲与力量的佛眼,蕴含地、火、风、水、空五大元素。</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遊客到尼泊尔的必游之地,整个佛塔群就像一座小山城,佛塔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市场,商店林立,大部分经营者都是来自西藏的中国人。店铺里出售大量的佛教用品,工艺品,西藏和尼泊尔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  斯瓦扬布纳特寺,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庙,世界文化遗产。该庙位于加德满都市区西部的一座小山上,寺里生活着3000多只猴,人们都习惯地叫它为“猴庙”。</p><p class="ql-block"> 猴庙是尼泊尔最著名的佛教寺庙,相传佛祖曾亲临此地。每年的释迦牟尼诞辰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我们到达猴庙时,雨越下越大,我们冒雨顺坡而上,山顶上寺庙、佛塔、铜饰错落有致,猴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鸽子飞舞,苍鹰盘旋,四面天神佛塔圆睁着世上最完美的尼泊尔之眼,俯瞰加都,洞察八方…</p><p class="ql-block"> 除了猴子众多,寺庙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特点,寺庙里建有一座印度庙,供奉着印度教女神。在世界宗教纷争不断的当今,佛教和印度教在这里完美的融合。猴庙宗教融合的氛围,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教众的安顺、包容,算是尼泊尔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泰美街是加德满都一条著名的购物街,是一个超级大的旅游商品市场,两纵一横贯穿三条街。街巷的每一个角落,商铺林立,融汇了各地特色的商品。</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旅游者的聚集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大部分的背包客选择在这里入住;青年旅馆、旅游代理、货币兑换,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商店,饭馆、酒吧、咖啡厅,甚至连洗衣店网吧都有。</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世界各地旅游者的乐园,就像我国的阳朔西街,北京的南锣鼓巷,曼谷的高山路,埃及的哈利利市场。是根据游客的需要,加德满都从事旅游产业的商人在此集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根据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