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忆往昔峥嵘岁月英雄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赏李腊石山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寻石城红色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建立在风景秀丽、游人众多的李腊石风景区。李腊石距县城北1.5千米,海拨398米,古时是迎接圣旨的地方,古称迎恩石,后一个李姓将军常到此狩猎,故后来更名为李猎石,腊为猎之误写。</p> <p class="ql-block">为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闻名的石城阻击战。经中共石城县委、县人民政府批准,2009年11月10日在李腊石正式动工兴建石城阻击战纪念园,2010.7.24日落成。现在,石城县烈士纪念馆已成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到李腊石爬过几次山,知道石城是红色石城,苏区重镇,但其实我对石城红色文化了解得不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石城的红色文化,2023年4月16日上午,我和朋友特意参观了石城阻击战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纪念园入场口,胜利广场</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14日,石城烈士纪念馆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结束后,参战的红三军团第4、5、6师和红一军团15师在石城进行了短期休整和补充。不久,25000余名红军战士从石城出发,向于都集结,开始了长征之路。所以,石城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p> <p class="ql-block">红军浮雕艺术墙</p> <p class="ql-block">党永远在心中,革命理想高于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石城的评价:石城是很要紧的。</p> <p class="ql-block">沿景观大道往上走,是名人题词荟萃墙,收集了很多领导人和名人对石城的赠词,刻在石上,以勉励后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的浴血12日</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一方面军为实行战略转移,在石城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战斗从1934年9月26号到10月7号,历时十二天,不仅给敌军大量杀伤,而且有效地迟滞了敌军南犯的步伐,为苏区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集结和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1934年四月底,广昌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兵分六路,向中央根据地腹部进逼。为了让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顺利实行战略转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和彭绍辉、萧华率领的少共国际师及闽赣军区独立七团和石城县游击大队共三万人阻击国民党10万大军。经过十二天的激烈战斗,石城阻击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敌人伤亡很大,而我军损失也不小,1万多人的少共国际师只剩下5000多人,该战斗中石城籍红军战士就牺牲了569名。</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p><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p><p class="ql-block">阻敌十余万。</p><p class="ql-block">激战十二日,</p><p class="ql-block">鲜血染红山。</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英名墙</p> <p class="ql-block">英名广场</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区</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区附近的景观大道两旁,种满了娇艳的玫瑰、热烈的杜鹝和火红的茶花,四周山野里也开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每天有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有众多游人参观、锻炼,烈士们,你们还会孤单吗?</p> <p class="ql-block">沿烈士墓区左侧的景观小道上往上走,是一座烈士纪念亭和六位著名烈士雕塑。</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六位著名烈士的雕塑,其中石城籍烈士三名,分别是:《七根火柴》原型——郑金煜;北上抗日先遣队第21师代师长兼参谋长——陈尚发;抗日英雄团长——陈祖林。另外三名是牺牲在石城的烈士,分别是:红四军12师师长耿凯;红四军31团3营营长——陈正春;红3军团卫生部部长——何复生。</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暸望哨塔</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纪念碑:烈士不朽,丰碑永存!</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下面是当年挖的战壕,有一部分战壕因芦苇丛生,已无法辩认。</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击战,彭德怀任红三军团的总指挥,杨尚昆任政委,功德亭旁边立着二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广场</p> <p class="ql-block">红军故事亭</p> <p class="ql-block">李腊石山顶是中华寺,游客众多,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李腊石山顶俯瞰县城</p> <p class="ql-block">游人休息亭</p> <p class="ql-block">李腊石半山腰,有一间建在峭壁中的石头房子</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馆上面有座古老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寺庙下方是岩壁流下积聚的井水</p> <p class="ql-block">沿着景观小道走下来,就走到了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色石城有多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热血丹心耀中华!</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进烈士纪念馆,最先看到的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他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视红色教育,要求国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陈列的图片、雕塑、资料和实物,一下子把观众们带入炮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p> <p class="ql-block">红色石城,可谓是乡乡有红色资源,村村有红色故事。据统计,全县大大小小红色资源有300余处,重点保护的有25处,分布在10个乡(镇)。</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红军攻打石城最大的白色据点:红石寨,取得了战斗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14日,原国民党26路军17000余人在宁都县城武装起义。起义后,部队进入中央苏区,于12月17日来到石城,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整编,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五军团后来成为长征中的钢铁劲旅、铁流后卫。</p> <p class="ql-block">1932年8月到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国家银行秘密金库设在石城横江镇张坑村的烂泥坑,历时两年零两个月。</p> <p class="ql-block">《参观石城阻击战纪念园有感》</p><p class="ql-block">红军阻敌十二日,</p><p class="ql-block">牺牲多少好兄弟。</p><p class="ql-block">今人生活得幸福,</p><p class="ql-block">莫忘先烈恩与义!</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苏区时期发生在石城的重大革命事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色石城,烈士鲜血染红大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区重镇,革命精神永放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22日,“八一”南昌起义部队7500余人,在朱德、贺龙率领下抵达石城,点燃石城的革命火种。后来毛泽东等人也亲临石城宣传真理,石城的大地红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至翌年3月,石城展开了土地革命,镇压了土豪劣绅,没收了他们的土地,烧毁了地契、债券,废除了高利贷,把土地、山林和房产分配给了贫苦农民,土地革命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p> <p class="ql-block">主力红军长征后,石城人民和石太游击队继续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仅1934年10月至1937年三年时间,全县就有576人遭敌屠杀,其中乡级干部332人,为保卫苏区做出了重大牺牲。</p> <p class="ql-block">石城毗邻瑞金,处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仅13.6万人口的石城,却有3.3万人参加革命,1.9万人参加红军,1.6万人参加长征。也就是说,参加长征的8.6万名红军战士,其中有1.6万人是石城人。长征路上每走一里多路,就有一位石城籍红军战士倒下。</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中,有黄景升、陈祖林等大批石城热血儿女,上前线英勇杀敌,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p> <p class="ql-block">勤劳勇敢、憨厚朴实的石城客家儿女不仅踊跃参加红军,还竭尽全力筹集粮食、认购公债,在物质上支援红军。后方还组织运输队、慰劳队、破坏队等团队,在后援上全力支援红军。</p> <p class="ql-block">1.6万余名参加长征的石城籍红军战士,走完长征到达陕北时,仅余73人。这些幸存的长征干部在后来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数一数石城烈士,赞一赞石城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课文《七根火柴》红军小战士原型——郑金煜,石城小松人,牺牲时才17岁。郑金煜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者。</p> <p class="ql-block">抗日电影《血战陈庄》中的英雄团长原型——陈祖林,石城高田人。陈祖林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成为多种武器特等射手,被称为“神炮手”。32岁牺牲,陈祖林的英雄事迹被《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收录。</p> <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先遣队第21师代师长兼参谋长——陈尚发,石城珠坑人。1935年1月20日途经怀玉山封锁线时壮烈牺牲,时年25岁。</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12师师长耿凯,1931年11月指挥部队在石城横江打土围子时不幸牺牲。</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31团3营营长——陈正春,1929在石城带队侦查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石城木兰区儿童团书记——温木兰,是刘胡兰式的英雄,就义时年仅16岁。</p> <p class="ql-block">石城大由区苏妇女部长——胡凤香,带头送结婚不久的丈夫参加红军,红军北上后不幸被敌人逮捕。经历了各种非人的拷打和凌辱,最后被投入池塘,牺牲时年仅23岁。电视连续剧《长征》有位被沉塘牺牲的妇女干部,就是以胡凤香为原型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父子同赴刑场:石城小姑乡苏维埃主席——刘世献,和他的儿子乡苏埃儿童团长——刘振水,1934年6月在本村被铲共团杀害。父亲就义时45岁,儿子仅12岁。</p> <p class="ql-block">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也就是秋溪整编后的红五军团主要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为革命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红3军团卫生部部长——何复生,1934年广昌战役上前线救护时不幸中弹,转至石城小松后牺牲,年仅22岁。</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200师598团副团长黄景升,石城琴江镇人。1942年春,他所在的部队被编入远征军,开赴缅甸抗击日寇。黄景升奉命掩护部队突围,以身殉国,时年31岁。黄景升是黄埔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牺牲前说的话,“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感动了无数人……</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似的军医——温端生,石城琴江镇人。因劳累过度,43岁患心梗去世。南京军区追记其一等功,并发出开展向温端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当代大学生的楷模——陈龙,石城丰山乡人,南方医科大学学生,已入围中山大学研究生复试,在2017年3月22日为救同学身亡,牺牲时年仅22岁。</p> <p class="ql-block">舍己救人的少年英雄——温诚有,石城琴江镇人。1984年6月16日,为救落入山塘的两个小孩而牺牲,两小孩得救了,而温诚有却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救火英雄——黄道海,石城大由乡人。石城公路段养路队长。1981年8月30日,机修车间楼上失火,汽车、设备、汽油库面临严重威胁,黄道海为救火献出了宝贵生命,牺牲时43岁。</p> <p class="ql-block">舍己救人好榜样——张素珍,石城横江镇农民,1985年4月3日为救触电农民身亡,牺牲时51岁。</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馆内重点陈列的187位石城籍与外籍知名烈士的遗物和事迹。新中国成立后,经普查,有名字记载的烈士4225人,其中苏区时期的烈士4183人,牺牲的2.3万余人为无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国家对烈士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建馆纪念,每年的烈士日都安排专人祭祀送花。</p> <p class="ql-block">烈士们的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名垂千史,万古流芳;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中国党史专家石仲泉给石城的评价:石城是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石城人民在创建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石城阻击战为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准备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参观途中,适逢烈士纪念馆陈春阳馆长在给大学生们讲解英烈们的生前故事。他丰富的红色知识吸引了我。从朋友口中得知,陈馆长是个以馆为家的人。他89年入职烈士纪念馆,96年任馆长,30多年来,为石城烈士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为弘扬石城红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向陈馆长致敬!</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曾经说过,人都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就重于泰山;剥削人民而死,他的死就轻于鸿毛。烈士们都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们的死都重于泰山,值得后人世代铭记和缅怀!</p> <p class="ql-block">此次烈士馆之行,给我的思想很大的涤荡和启思,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怀着无限崇敬之情,我给烈士们送上了一束鲜花,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烈士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单位和游人走进烈士纪念馆,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到处可见爬山、健身的游人和幸福玩耍的孩子。这盛世,正如烈士们所愿,烈士们有知,亦当含笑九泉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先烈们留给我们的红色宝藏,传承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首诗结束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游李腊石》</p><p class="ql-block">昔日将军狩猎场,</p><p class="ql-block">今成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烈士鲜血不白流,</p><p class="ql-block">红色薪火万代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