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促进步 各有千秋提质量---章贡中学濂江路校区九年级语文组教学经验分享会

黄敢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一度中考近,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学期开始,意味着初中阶段即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初三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认真研究新课标精神,仔细探讨近年来中考趋势及试题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为此,章贡中学濂江路校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举行了为期近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由备课组长邱梅老师主持,固定于每周集备时间按执教班级顺序安排一位教师做经验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文华老师,李荣老师分享了以下三点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夯实基础:采用读、背、默方法,做好古诗词默写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强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查缺补漏:做真题明规律,针对考点进行方法讲解,讲解后课堂即时训练,课后优化训练,学、思、练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强化作文:赏析范文,由摹到写,讲析后针对性写作训练,定期进行限时写作训练,提升应试作文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昌华老师主要针对读懂古诗词曲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懂一首诗词,一是明白其表层意思,能梳理出其大意,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其深层意思,能看出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等。基本方法有以下6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抓标题,标题为眼知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标题是鉴赏古诗词的门槛,通过标题,我们可以知道写作的对象,时间,地点,写作的缘由和背景,感情基调,还有线索,还有题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看作者背景为首立视角 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创作背景、思想行为等,都直接影响着诗词的创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看序注,注释为辅洞人世 序注指的是诗词的序言和注释,这两部分能为学生理解诗词提供信息支持和鉴赏依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看意象,意象为本品意蕴 学生可以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诗词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看情感词,情感词为魂悟主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看典故,典故为桥传主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现阶段的作文复习,陈燕霞老师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进行作文的审题立意专项训练,确保写作的方向不会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讲评范文,让学生学习范文的结构,技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每周定期布置学生积累素材,确保写作有事可说,有情可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艾琪老师,邱梅老师分享了学考复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夯实基础:我会利用早读、延时课对学生基础字词、文言字词和古诗文默写进行课听或课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提升作文:每天让学生积累记忆金句素材,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仿写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复习阶段课堂上也比较沉闷,可播放相关的素材视频活跃课堂气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通过本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相信大家定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将自己的收获,播撒于课堂教学的沃土之中,正如诗人言“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用自身的微光照亮我们的学生。</p>

学生

语文

作文

写作

分享

老师

诗词

中考

复习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