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随心的美篇

淡雅随心

<p class="ql-block">  季节的更替,低调的让人不觉,从春天退场的万紫千红,一转身已是山河青绿。拾起时光的碎片,挽一段流年,在初夏的风里,只身青绿之间,聆听每一株草的窃窃私语,随着云与光的指引与万物同行。在山水间逛一逛,眼眸清澈、暖意融融、畅享夏的美妙,清风盈袖中花草染香灵魂。内心简静、逐光而行、一手烟火、一手清欢,采撷最美的诗意,在一季的丰盈里,在山长水阔间,遇见美好、邀约美好。</p> <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百忙之中参加第173期舒心读书会。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阅读《傅雷家书》的第142页一164页。</p> <p class="ql-block">  傅雷的一生没有一分钟度过的是行尸走肉的时光,他的脑永远在思想,他的心永远在感受。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希望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取长补短,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更灿烂的全人类的文化。他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坑植! </p><p class="ql-block"> 贯穿整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阅读的内容是傅雷为儿子傅聪整理的音乐笔记。</p> <p class="ql-block">  古典就是“古代的”与“典范的”两个意思。古典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像清冽的空气一般新鲜。</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要防范两个方面,一是将死的学院主义,一是积极趣味的刺激感官。感官真正的危险是在近代人身心发展的畸形,而不在于感官本身。要保持思想的纯洁,维持一个人的平衡,既不让肉压到灵而沦为兽性,也不让灵压到肉,而老是趋于出神入定,甚至视肉体为赘疣,为不洁,这种偏向只能导人于病态而不能使人圣洁。</p> <p class="ql-block">  笔记从 三位著名的古典艺术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他们的性格、思想、灵魂、艺术特点等方面比较分析每个人艺术的伟大之处,更进一步的阐明古典的意义。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末莫扎特给我们是无限的信心,舒伯特背负着一个痛苦的世界无力抛开,音乐就是他梦中的极乐境界。</p> <p class="ql-block">  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因为看到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的软弱而同情舒伯特,我们和他一同洒着辛酸之泪,因为他堕入了人间苦难的深渊而没有爬出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看看悉达多在修行之路上是如何爬出灵魂的深渊得到救赎的。</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一一读《悉达多》</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是婆罗门之子,他的额头环绕着清明的思想之光,有着王者般的双眸。他出类拔萃,拥有长辈的教诲和关爱、贵族的荣耀和地位、家族的财富、万里挑一的容颜以及人们对他无限的爱戴。天堂看似近在咫尺,但他却从未完全抵达。老师的教悔未能完全充实他的精神和灵魂;洗礼的水无法治愈他精神的焦渴、消除内心的恐惧,他始终惆怅、不快乐。自我的价值在哪里?献祭真能为众生带来幸福吗?</p> <p class="ql-block">  一天,森林里三个路经此地的沙门,他们身上吹来的探索生命的炽热气息,唤起了悉达多自我探索的萌芽,他加入他们成了一名修行的沙门。</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不知道的是,在他想要离开站立整晚与父亲斗争时,父亲亦整晚在房间中辗转难眠,夜不能寐,时不时偷偷看一眼儿子,看到儿子眼中的坚决,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也变得陌生了。于是说:“你去森林做沙门吧,如果你在森林找到幸福,就回来教我如何幸福,如果你找到失望,也回来,随我一起敬奉神灵。”谁知这一次离家竟是他们父子的永别。</p> <p class="ql-block">  与悉达多同去的还有如影子一般追随他左右的好朋友果文达,另一位婆罗门之子。</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在沙门那里修习苦行、思考冥想、斋戒、修炼万事皆空、无欲无求、不悲不喜,然后通过自愿受苦,然后战胜痛苦,达到克己之。他一次次杀死感官、记忆,逃离“自我”,意识溜到世界万物,变成动物、腐尸、水、石、木,然后每次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醒来,发现自己又回归自我。他发现在练习禅定中暂时的逃离“自我”,短暂的感官麻木,并不能完成他想要的智慧和救赎,只是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p><p class="ql-block"> 即使有幸遇到佛陀,他也不能觉悟。悉达多发现,佛陀可以把自己觉悟的一切都告诉你,但觉悟本身是没有办法传授的,就如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不能。人生还是需要自己去亲历和体验,自己真正要找的那个答案,只能在自己的生活里。既然出世不行,那便入世吧。</p> <p class="ql-block">  于是悉达多抛开了一切教法和修行,同时抛开的也是他整个青春时期拜师求教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走出森林,穿过村庄,他仿佛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他看见太阳从森林密布的山峦升起,从棕榈林立的遥远海滩落下;他看见树木、群星、动物、云朵、彩虹、岩石、香草、花朵、小溪与河流;他听见鸟儿和蜜蜂歌唱、风儿吹过稻田泛起阵阵银波,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亘古不变、日月交替、江河咆哮、蜜蜂嗡闹。他不再寻找本质,不再追求彼岸世界,而是单纯的看着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如此美丽的世界,如此美丽的月亮与星辰、小溪与河流、森林与岩石、山羊与金龟子、花朵与蝴蝶,他清醒的望着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来到一个大城镇,他遇到了漂亮聪慧的女妓珈玛拉,向她学习如何去爱并获得了爱情,跟商人卡玛斯瓦米学习经商,他拥有了金钱,权力和名望,甚至有了孩子。他完整的体验到了世俗的一切,享受感官刺激,放纵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他患上了富人的灵魂疾病,犹如潮气侵入将死的树干,使其腐烂。世俗和懒惰也渐渐进入灵魂,使其沉重、疲惫、麻木。陷身于赌局,沉湎于酒色,疯狂积累财富,然后一败而光,这些欲望得到满足的背后,是更大的虚无。一切都毫无意义,他疲倦、衰老、消瘦。</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非常痛苦,他开始厌恶这个苍老、空洞、丑陋的自己。他来到年轻时曾渡过的一条河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条河与摆渡人瓦苏德瓦终于让他找到了困扰他一生问题的答案,获得觉醒,也获得了重生。</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在河边学会了倾听,没有期待、没有论断、没有成见的用一颗平静的心,一个敞开的灵魂去关注一切。</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望着河水,河水映出一幅幅画面一一他的父亲孤单的思念着自己的儿子;他自己也为思念远方的儿子而苦恼;他的儿子孤单而贪婪的飞奔在他的年轻欲望的道路上。他突然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目标前进,又都被目标困扰,为目标受苦,这不正是生命的轮回吗?没有人能免除。</p> <p class="ql-block">  自从儿子来到他身边,他也完全变成了一个孩子般的世人,为另一个人受苦,爱着另一个人,迷失在爱里,为爱犯傻。他也能感受到自己一生中最强烈,最奇异的激情,幸福的承受痛苦和悲惨,变得更活跃,更充实了。</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清醒的意识到,他对儿子这种盲目的爱是一种充满人性味的激情,它也是那污浊的轮回苦海,它源于天性,必不可少。那一刻,他完成了与父亲,与儿子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看到自己的影子与父亲、儿子、还有珈玛拉、果文达、以及认识的其他人陆续出现,又陆续消散,彼此融合,汇入河中。河水奔涌着,浪花翻滚,痛苦的奔向目标,奔向瀑布、湖泊、湍流、大海,每个目标都伴随着一个新目标,水上升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高至云端,从天而降,汇入源泉、小溪,再次奔腾,融入成千上万种声音,乐与痛,善与恶,笑与悲,所有的声音、目标、痛苦、快乐就组成了世界,组成了生活,组成生命的音乐,这千音之歌就是圆满。</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跟随船夫瓦苏德瓦学习撑船渡人,帮助路人除去挡在面前的障碍。如今,在他看待他人时,他已不像从前那样聪明和傲慢。他理解他们,不再嘲笑他们的虚荣心、占有欲和荒谬行为,而是真正理解、热爱甚至尊重他们。母亲对孩子盲目的爱,狂妄自大的父亲愚蠢盲目的为儿子骄傲,年轻虚荣的女子盲目疯狂的追求珠宝和男人欣赏的目光,所有这些幼稚的冲动,这些简单愚蠢但又极其强烈、鲜活的冲动和欲望,对现在的悉达多来说已不再幼稚,他看到人们为自己而活。</p> <p class="ql-block">  看着河水,一种认知在悉达多的头脑中慢慢开花、成熟。他长期寻找的目标是什么?智慧是什么?不过就是在生命的每个瞬间,灵魂能够思考、感受并融入同一的能力吗?为自己而活的鲜活生命,就是对生命同一的觉悟。至此,悉达多完成与自己的和解,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他不再将这个世界与他所期待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他,属于他。悉达多终于找到了自我,带着包容一切的微笑,在内心的一声“唵”中圆满。</p> <p class="ql-block">  河水无处不在,生命源远流长,它承载着、包容着一切,永无止境,向前探索奔走着,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像孩子般站在蓝天下,自由的呼吸,听到胸中鸟儿的歌唱,充满信赖,无所畏惧,满怀喜悦,安静柔和。</p> <p class="ql-block">  成长的路是没有捷径的,张爱玲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出来了。我对着后面站在路口的青年人微笑着说:‘一路小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