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命题杂谈(3)

老张悟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试题创作也要查资料</h3> 近日命了一道实验题,考点已经确定,还有具体的设问要求。 先看看近年实验题,发现编辑给“表述类设问”是有依据的,近年全国卷、北京卷、辽宁卷、海南卷等均出现表述类设问,表述类设问,易出现条件、结论的开放性,易于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易于考查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反思和整体把握,易于考查学生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等,这样的设问更能考查出科学探究素养的解释与交流要素水平。 在某组卷网输入“测量电动势 内阻”找灵感,看到下题不错,决定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创新不是空想的,需要素材和灵感,找几篇文章看看,在某知名论文数据库输入“电池 内阻”。 看第五篇李加林等的研究《磷酸铁锂电池内阻的研究》,才把试题的创作方向定下来。 文章的研究很深入,研究范围也较广,没有内容可以直接考查中学生,大部分内容是不适合考查中学生的,在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精简改造。温度和频率对电源电池内阻的影响没有在物理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依此考查学生,学生不可能在曾经的刷题中刷到,这样创新的背景考查科学探究素养应该的有效的。 把文章中频率的影响剔除,仅保留温度的数据,依此考查学生根据陌生图像获取证据、归纳实验结论的证据、解释和交流的素养水平。试题部分内容如下: 试题还有多条适合考查中学生的延伸路径:定量研究电源内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实验过程、用图像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等均可考查,也可以进行开放性设问;研究电流频率对内阻的影响;不同电池性能的比较等。 试题改编或原创需要灵感和素材,灵感和素材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需要查阅资料,改造素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4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