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峪溪村改纯农耕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已经三年多了,运营状况超乎寻常的好。但近日来村中发生的一件棘手的小事儿,着实令村支书叶彤有些头痛。</p><p class="ql-block"> 峪溪村原本是一个两山夹一沟,沟下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山坡下成片良田春绿夏红,秋日硕果满枝,美丽如水墨丹青般田园风光纯农耕小村落。这原本是个得天独厚的旅游好处所,可峪溪村民一直以来过的却是捧着金饭碗,喝粗茶稀粥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村距县城不足十公里,村中人口不过千,人均耕地虽不足两亩,但山地滩涂地颇多,这足以弥补了耕地不足的遗憾。村民们的一日三餐,完全依靠自给自足原生态似的耕种方式维持。经济开销来自于零散种植一些小果园、蔬菜和散养一些鸡鸭鹅猪羊等畜禽,以及去县城打散工维持。</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虽然是衣食无忧,但腰包却总也鼓不起来。平常日子还好说,吃粮吃菜自给自足不成问题。可一旦遇上点超出日常平淡三餐的开销时,就会露出窘态来。尤其是遇上婚丧嫁娶看病就医,生儿育女,送子上学这等大事时,东挪西借肯定是免不了的。幸亏峪溪村人极为淳朴善良,一直秉持着互助互援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但毕竟大家的能力都有限,尤其是在近几年物价攀升的状态下,村民们更感觉到应付当下的现状越发有些力不从心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三年前,县乡两级政府发现峪溪村有返贫迹象,便派县农机局农牧科叶彤科长驻峪溪村挂职第一书记。叶彤一到峪溪村,便马不停蹄的山上山下查环境测水源,走村串户做调查。最后与村民达成共识,决定开发乡村绿色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 村委们很配合叶彤的工作。尤其是老支书曲友为更是言无不尽的把峪溪村每家每户,里里外外的状况详详细细的向叶彤介绍个遍。</p><p class="ql-block"> 叶彤决定先从果园种植改良入手。他分别找几个果园主交流沟通,将零星种植合并成规模化统一种值,然后,实行分包管理责任制,并与种植户签定了供销协议。种植户们吃到了定心丸之后,积极性自然大增。</p><p class="ql-block"> 果园的事搞定之后,叶彤又开始对生活水源进行改造,引山泉水入户。他说:“只要山青了,水绿了,峪溪村就有了发展的资本。”</p><p class="ql-block"> 叶彤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带领村民把峪溪村改建成养植旅游示范村。他把村里原有的几家小零售店,整合成一家规模化的超市和农家饭庄。还动员村民集资开通了旅游线路,每天有五趟往返县城的观光旅游大巴车,组织专人,每天一大早去县城接游客,来村里体验峪溪村独特的农家游。</p><p class="ql-block"> 叶彤做的最有创意和争议的一件事,是有关微型田园出租制度。他带领村民把山脚渠边的荒地整合成连片规模后,又划分为百平米八十平米和五十平米等规格不等的块田,种植上不同的蔬菜和花草,并以不同价格分租给城里来的游客。游客承租后,完全可以自己随意种植蔬菜花草,也可以出些服务资金,委托村民代为种植自己指定的植物。自己可随时来采收,充分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由于各块小田园里种植的蔬菜花草品种各异,远远望去,姹紫嫣红,一派生机,把小山村点缀的色彩斑斓,令人驻足忘返。当初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大为感欣喜。</p><p class="ql-block"> 叶彤还组织喜欢养鸡鸭鹅的老人建起联合养禽互相群。他还组织饲养户们在山脚下挖了鱼塘,水下养鱼虾,水上放鸭鹅。</p><p class="ql-block"> 起初,村民不解,没人肯承包鱼塘,怕鱼苗被鸭鹅吃掉,空操劳一场。养鸭鹅的人也怕管不住鸭鹅与养鱼户发生矛盾,也没人愿意承包养鸭场。</p><p class="ql-block"> 为此,叶彤设计挖掘了一个鱼苗养育塘,严禁鸭鹅进入。他让养鱼户把鱼苗先放到小塘里进行网箱喂养,待养大到鸭子吞不下时,再移到大塘中。鸭鹅粪便还可做为鱼虾的辅助饲料,也可为塘里的莲藕增肥,他告诉村民:“这叫立体养殖。”</p><p class="ql-block"> 正当一切都按着叶彤的规划运营的顺风顺水时,发生了一个不和谐的小插曲,弄得叶彤头痛不已。</p><p class="ql-block"> 问题因宋明和宋巧兄妹而起。宋家兄妹俩虽然早已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但都住在峪溪村,兄妹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宋巧两口子有什么事儿总是喜欢先找哥嫂商量。</p><p class="ql-block"> 这次村制改革,兄妹俩便合伙开了个规模不大的养鸡场,养有百余只蛋鸡,生意虽不太好,但还过得去。鸡蛋也都能零零散散的卖出去,维持俩家日常生活不成问题,但也仅限于丰衣足食。</p><p class="ql-block"> 问题原自宋巧一次进城卖鸡蛋。那天,她卖完鸡蛋,见时间尚早,就去商场闲逛。其间,她见商场超市里出售的鸡蛋有各种华丽包装,有的还在鸡蛋上盖了某某农庄等印章或贴上漂亮标签。贴上标签盖了印章和华丽包装的鸡蛋价格也比普通鸡蛋高出不少。</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她心里再无法平静了,凭啥自己不喂饲料散养鸡产的蛋,要比人家超市里的画妆蛋卖的便宜许多?</p><p class="ql-block"> 她立刻去找哥哥商量,怎样才能把自家的鸡蛋也装饰一下,卖个高价。二人经过反复琢磨协商,最后,兄妹俩决定先给自家鸡蛋取个响亮的名字。于是,峪溪村便有了第一家带商标的鸡蛋。自从兄妹俩把印有“峪溪稻谷土鸡蛋”标签的鸡蛋推向了城镇市场后,价格比原来高出了不少,市场口碑也相当好。还常有城里人乘大巴或开车专门到村里来买“峪溪稻谷土鸡蛋。” 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令兄妹俩兴奋不已,直后悔鸡养少了。可扩大养殖短期内也产不出许多蛋来。就此,宋巧便动起了偷梁换柱的鬼点子。</p><p class="ql-block"> 次日起,宋巧隔三差五的就开着带斗的小电动车往返峪溪村与县城间。</p><p class="ql-block"> 宋巧在县里相对偏僻的超市里大量购买普通鸡蛋,回到家,和哥哥将一部分贴上“峪溪稻谷土鸡蛋”和“果园遛达鸡蛋”等标签后,再拿到城里去卖,来不及贴标签的蛋,就让哥嫂摆放在自家菜园边果树下,吸引游客当作遛达鸡蛋现捡现卖。</p><p class="ql-block"> 自从峪溪村的稻谷、果园土鸡蛋小有名气后,村里很多人开始效仿宋家兄妹做法。有的人家里根本就没养产蛋鸡,只是把城里超市的普通鸡蛋买回来,摆放在自家菜园边田埂上果园里,骗游客来现捡现买,从中赚取快钱。</p><p class="ql-block"> 起初, 叶彤对此事儿并没太在意。他觉得土鸡蛋果园蛋乡村蛋饲料喂养蛋,毕竟都是蛋。从理论上讲营养价值应该都是一样的,食用后,对人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也就没去干涉。毕竟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扶贫,他不想打击村民们的致富积极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装着不知道。 </p><p class="ql-block"> 直到一个周末,城东三道街蛋禽批发店老板娘李群带儿子来峪溪村旅游。中午在果园边大排档吃烧烤时,见宋巧提着一只竹篮子给烧烤店送鸡蛋,便上前搭话:“妹子,原来你是峪溪村的呀,你这两天咋没去我哪进鸡蛋了呀?” 宋巧因心虚,就装作没听见。待和烧烤店老板结完帐出来,宋巧才走到李群跟前,俩人悄悄耳语一番后,便挤眉弄眼的不再作声了。</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峪溪村的土鸡蛋越来越多,什么“山野蛋、田园蛋、果园蛋、遛达蛋、农家初生蛋、虫草蛋”应有尽有。可产蛋鸡却越养越少。有的人家里根本不养鸡,却天天销售“自产”农家蛋。</p><p class="ql-block"> 自从李群把鸡蛋倾销到峪溪村后,峪溪村的鸡蛋就不再紧俏了,供大于求已显而易见,价格也开始一路向下。</p><p class="ql-block"> 宋家兄妹的养鸡场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并逐渐影响到全村养禽户。最倒霉的是几个本份的养鸡老人。这几个土鸡养殖户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准确的说,是几个用传统方式养鸡的老太太。她们原本养鸡并不多,且都是自由放养,每家三五十只不等。其实,当下峪溪村只有这几个老人养的是不喂任何饲料的遛达土鸡。</p><p class="ql-block"> 令她们气愤难平的是自己本本分分养的鸡,受到了偷机取巧不守规矩的养鸡大户们牵连。正儿八经的土鸡蛋也陷入了价格战中,令她们心痛不已。不卖吧,鸡蛋又不可长期存放,卖吧,价格又一降再降。就算拿到县城里去卖,人家一听说是峪溪村的鸡蛋,就都摇头摆手的离开了,原因并不是鸡蛋有多差,他们厌恶的是峪溪村民不厚道的人品。县城以外的城市又太远,打车住店的不值得跑。</p><p class="ql-block"> 真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几个老人多次找叶彤讨要说法,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这次她们已经在叶彤办公室坐了整整一下午,说是讨不到满意说法就在办公室过夜了。直到叶彤答应帮她们销售积压下的鸡蛋,她们才将信将疑的离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叶彤还没来得及吃早饭。老阿婆们就提篮拎筐组团来到了叶彤门前,叶彤电话叫来刘会计:“你去把阿婆们的鸡蛋逐一进行称重统计,然后用车把鸡蛋送到县供销社去找韩经理。”</p><p class="ql-block"> 刘会计走后,叶彤给韩琦打了电话,告诉他:“刘会计送去的确实是纯农家放养土鸡蛋,你可以先试吃。如假,自己情愿受罚,从此绝不会再给你添麻烦。” 韩经理说:“不就二百多斤鸡蛋嘛,放养圈养喂饲料吃虫草能有多大区别?有必要这么较真吗?三天后,你让会计来结账好了。”</p><p class="ql-block"> 周末,叶彤回家给母亲过生日。吃饭时母亲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西红柿炒蛋,边夹边说:“这鸡蛋黄大清少特别好吃。”妻子插话说:“做荷包蛋和清水煮蛋口感更好。” 他随口问道:“哪儿买的?” 妻子说:“不是你叫韩琦带回来的吗?”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对妻子说:“那明早上你煮几个清水蛋我尝尝,在村里我还真没煮过清水蛋吃呢。” </p><p class="ql-block"> 听说叶彤回来了,晚饭后,韩琦就到叶彤家里来看他。其间,俩人聊到峪溪村老阿婆们的土鸡蛋时,韩琦对叶彤翘着大拇指说:“你还真别说,你叫人送来的鸡蛋确实不错,说实话,一开始我真没看上那些其貌不扬的丑蛋,纯粹是因为看在老同学的情份上才收下的,压根也没敢往市面上拿,怕没人要。心想不就二百多斤鸡蛋,亲戚朋友们一分配不就完了嘛。可没想到,大伙吃了都叫好,还有人问我鸡蛋从哪里买的。你也看到了,我还给你老妈送了几斤过去,怎么样,老人家评价不错吧?” 叶彤说:“那几个老阿婆把我纠缠的实在没办法,我才叫刘会计来找你的。没想到还让你贴钱了。” 韩琦说:“我没贴几个钱,除了我们俩家,人家都给钱了,说着就掏钱要给叶彤结账。” 叶彤忙伸手阻止:“还是让刘会计来结吧,!” 韩琦说:“这样也好。”随即,叶彤掏出一百元塞给韩琦说:“这是咱们俩的鸡蛋钱,够了吧?” 韩琦愣了一下说:“你真较真!”叶彤说:“那些阿婆真挺不容易的,苦苦巴巴的养几十只鸡,集攒下点鸡蛋不到年节,自己家是轻易舍不得吃的。就盼望着能卖点零钱贴补家用。” 韩琦说:“若不,我帮她们一把?” 叶彤眼睛一亮问道:“那感情好,可你打算怎么帮她们呢?” 韩琦说:“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啦?,还能怎么帮,肯定是帮她们销售啊!我们供销社早已经开通了鸡蛋供销业务,但都是些大众化的普通鸡蛋,没任何竞争优势,价格也平常稀松,只有养殖户们鸡蛋滞销时,才把鸡蛋送到供销社来,让我给他们托底。我只好把鸡蛋倾销给食品加工厂。” 叶同一听,泄气的说:“闹了半天你是在逗我玩呐?” 韩琦说:“没跟你开玩笑,我是真心想帮你的。老阿婆们的散养鸡蛋与这些大路货不同,咱们肯定要另当别论啦!你回去和她们商量一下,只要她们的鸡蛋能保证现在这个品质,不要过分扩张产量,我就可以和你签订供销售合同,由你帮她们做具体安排。” 叶彤问:“你的话当真?”韩琦道:“绝无戏言,只是你应该考虑一下,给鸡蛋取个贴切朴素的名字啊?我好帮你们注册商标呀,有了注册商标,日后在市场上就有了竞争底气。”叶彤听了,连连点头称好。</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大北县农贸市场、超市里出现了盖有:“峪溪阿婆散养鸡蛋,”印章的鸡蛋。鸡蛋销量极好,回头客极多。叶彤再三提醒阿婆们:“吸取上次教训,先保质,再保量,决不能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次暗查,感觉老阿婆们自律性不错。都能按规经营,叶彤的心总算又放回了肚子里。</p><p class="ql-block"> 正在叶彤准备卸任峪溪村第一书记时,大北县委组织部又给他送来了再续任一届峪溪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函。据说是峪溪村民们向乡政府肯求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