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落实学科素养,整体提升儋州市儋耳实验学校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2023年4月28日上午,物理教研员李保祥组织并邀请海南省物理教研团队莅临我校,到场指导的有海南省物理教研员王理想老师、洋浦中学的孙海燕老师还有海南师范大学李晶晶教授,并邀请到海南省农垦中学的何静老师与我校邓雅丹老师一起在我校上了一节课题为“中考专题复习-力学专题”的同课异构课。</p> 一、聚焦课堂,指点迷津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环节是示范课展示</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儋州市儋耳实验学校的初三物理老师邓雅丹上了一堂传统的复习课。邓老师课前准备的很充分,从中考力学真题中整理高频考点,并根据学情设计一堂“讲—练”结合的复习课,用一个瓶子进行导入,着重引领学生熟记理解力的概念、单位、三要素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等基础知识,再来就是注重学生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进行讲解,突破重难点,每一小节的基础知识后面都配有相对应的习题,及时对学生灌输解题技巧,整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积极举手回答并能做到如何去正确的受力分析,这节课邓老师贯彻了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本节复习课也是达到了提高学生成绩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是海南省农垦中学的何静老师带来一节非常精彩的利用了“学科大概念单元”新颖教学设计的“力学专题”复习课,用一双跑步鞋为例子,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贯穿整堂课,利于学生将零散的事实、经验和问题有机整合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物理概念,及建立相对应的力学知识框架,发展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课堂练习选取的难度适中,且例题特别经典,复习效率高。</p> 二、专家点评促成长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是点评环节</p><p class="ql-block">何静老师和邓雅丹老师分别讲述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p><p class="ql-block">李晶晶教授,孙海燕老师,王理想老师分别对邓雅丹老师和何静老师的复习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1.都肯定两位年轻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的扎实。</p><p class="ql-block">2.课堂都能注重学生去思考,回答问题,课堂参与度很高,对学生的引导也很到位。</p><p class="ql-block">3.邓老师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没能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发展,选取的例题过于简单,没能对不同学生采取分层次的训练。</p><p class="ql-block">4.何静老师的教学理念先进且有效,但是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课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5.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瑕不掩瑜,各有所长。</p> 三、交流研讨与指导工作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解惑</p><p class="ql-block">会议开始,儋耳实验学校的梁木林副校长简述本校教学背景和学情,总结了教学不足之处。总体来说,在前期教学时对知识点细节的解释和阐述扩展不深,练习时间较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扎实。学校学生总体来说呈两极分化现象,优生少,差生多。80,90分以上的同学数量较少,中段学生数量与优生相比也相差无几,但分数段位于后面甚至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数量较多。面对这样的情况,邓雅丹老师对省物理教研攻关询问如何在教学中开展进行分层次且有效的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针对儋耳实验学校学情和考情</p><p class="ql-block">1.孙海燕老师认为:分层次教学主要在课下进行,要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设置四个物理课代表,分组分小组长,采用师徒结对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分工明确提高,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2.教研员王理想发言:在知识教学上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任务上的分层。成绩在30—50分,也就是及格线以下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搞懂基础概念;60—80分的学生,学习任务是尽可能的拔高,查漏补缺;80—90分的学生,这时可以相应的指导他们攻克难题,在作业上也有所分层,一是基础训练,二是拓展提升。“每个人都有事干,整体成绩就能提高”。要想提高整体的平均分,必须将工作落实到位,老师不苦不累,学生的成绩是没法得到提高的,要将传统的复习课换成“学科大概念”型的复习课,教会学生学习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理解物理观念,发展物理思维。此外,每天都要紧盯学生学物理,一天都不能松懈。在课堂上,打通知识的陷阱,提高课堂容量,静默十分钟,先一起做再讲;会的快速过,题要多要难一些,高效利用课堂时间。</p><p class="ql-block">3. 李保祥主任提出:平时作业试卷要回收且认真批阅,得到反馈,接着进行针对性讲评。课后的训练,尽量不让其他科目占用物理学习时间。培优补差的工作没有下功夫,学生成绩自然提不上来,初三物理老师不够就动用初二物理老师,发挥整个物理组的作用。</p><p class="ql-block">4.何静老师补充:针对大多数在30到50分的同学,哪里不会就练什么,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抽问待优生基础知识和物理公式,每天都要花时间落实到位,时间久了,待优生至少都会记住简单题用什么公式,都可以提分。</p> <p class="ql-block">“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分享、交流及专家的指导。送教活动促均衡,名师携手共成长。本次教研活动,给我校物理复习课堂模式做了很好的示范,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它给我校教师带来了思考与启发。相遇名师,相约美好,教学之路,道阻且长,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