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全国兵团战友江西红色旅游》活动,于2023年4月20至26日在开满杜鹃花的江西省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次活动以“沐红色历史,览江西美景”为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井冈山、瑞金、南昌起义这些我们在书本上学过的,今天终于看到了,其心情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4月19日19点11分的火车离开潍坊奔赴向往的井冈山。</span></p> <p class="ql-block">火车🚄一夜之间奔驰千里之外,睁眼看到的是南国风光,块块稻田梦里水乡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南昌转车终于到了井冈山</span></p> <p class="ql-block">下榻在云海观澜宾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天(21号)井冈山北山烈士陵园、博物馆、毛泽东旧居、黄洋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椤花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共有4.8万名烈士长眠在那里,其中只有15722名烈士有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碑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茨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茨坪后不可不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该馆始建于1959年,馆名由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建筑古朴庄严,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馆舍建筑面积达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这些文物、图片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目前这里的革命遗址均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而写的一首词,全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是毛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之一。词中描绘了作者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后所看到的旧貌变新颜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回顾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欢欣之情,赞美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词作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善于用典、化用前人诗句和运用俗语、谚语入诗。豪迈是这首词的基调。</span></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1948年林彪向党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毛泽东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名字。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黄洋界,记不住整段文字,一定会记住这句:黄洋界上炮声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江月·井冈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近现代·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下旌旗在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头鼓角相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敌军围困万千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自岿然不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已森严壁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更加众志成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洋界上炮声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报道敌军宵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大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往井冈山的要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茨坪四周,它们是五条通往井冈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地势十分险要。它们分别是北面的黄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双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冲哨口,东面的桐木岭哨口。在这些哨口的万丈深渊中可以看到苍鹰在半山中盘旋,景象十分壮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洋界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茨坪北面的要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洋界是茨坪北面的要隘,坡陡路狭,地势险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把黄洋界哨口作为重要设防五大哨口(朱砂冲、黄洋界、双马石、八面山、桐木岭)之一,兴修了工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砂冲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砂冲哨口,位于井冈山南面,距茨坪17公里,海拔600多米,是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因为这里的峭壁缝中流出朱砂色的泉水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砂冲哨口:是五大哨口中最险要的一处。一条羊肠小道从半山腰的陡岩峭壁中凿开,右面是悬崖耸立,左面是万丈深谷,谷底是朱砂河,流水湍急。因此,朱砂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是井冈山通往前川的唯一通道。现在的公路只能到达哨口脚下。若要游览哨口棚,从朱砂大桥沿着登山小道上山,大概要辛苦您20分外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砂冲哨口设有两条防线,在山顶的制高点上还设有瞭望哨。当年有一首民谣形容这个哨口说:“悬崖绝壁挂高山,朱砂冲来形势险;远看好像老虎口,近看又似狼牙关。”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多次妄图从这里进犯井冈山,均未得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砂冲哨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面山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面山哨口:位于井冈山西面,距茨坪19公里,海拔1484米,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与西面的双马石哨口、西北面的黄洋界哨口遥遥相对,这里是井冈山连接湖南酃县的重要通道,现有公路相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面山是五大哨口中地势最险峻,气势最雄伟的一座山峰。道路崎岖,山体凸凹不平。站在峰顶可以眺望方圆数十里的风光胜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8年4月,井冈山军民在这里修筑了三个工事,设有钉阵、壕沟等防线,并筑有红军哨棚。当年有一首民谣说:“山上溪水弯又长,八面山上放豪光,红军哨口在山腰,好比天然大城墙。八面山啊山连山,哨口做在山上山,反动白狗来进攻,有命来哩没命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面山哨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双马石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双马石哨口:位于井冈山西面,距茨坪11公里,海拔1286米,也是著名的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是当年井冈山通往湖南酃县的一条主要通道,现有公路相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双马石因道路旁有两块天然的麻石重叠在一起,远望好像两匹骏马的马头,故而称其为“双马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里峰峦峙立,山坡陡峭,断崖裸露,难以攀登。唯一的一条小道,一旁是谷深壑幽,一边是巨峰连云,地势极为险峻。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时,就是从这里到达大井、茨坪的,王佐当时曾率部到这里欢迎工农革命军。1928年夏,红军对哨口进行加固修筑,设了五个工事,三道防线。现仍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桐木岭哨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桐木岭哨口:位于井冈山东面,距茨坪4公里,海拔866米,著名的井冈山五大哨口这一。现有公路相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桐木岭的地形与山下相对高差很大,显得高耸兀立,巍峨挺拔,在“鹤立鸡群”之势。当年的一年石板小道盘旋在深谷悬崖上,是井冈山通往永新的要道。这里因满山遍岭桐树成林故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29年1月,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时,红五军第八、九两个大队打退敌人三个团的进攻,使哨口一直在红军的守卫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放后,当地政府对哨口工事进行了全面整修,建了纪念亭,修了简易公路,游人迂回而上可至总哨口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桐木岭哨口修筑于1928年4月间。设有一个总哨口和三个分哨口。工事的外围布有竹钉阵地,主要防止江西方向的敌人进犯。当时有一首歌谣形容这个哨口说:“高山峻岭紧相连,桐木岭头尖又尖,红军哨口守山顶,好比铁寨牢又坚。关北(指山下的拿山一带)上来桐木坳,坳上哨口做得好,临高二千六百步,打得白匪无处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桐木岭哨口海拔860米,桐树成林,每年桐花盛开之时,花开漫山遍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黄洋界上看到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季节黄洋界的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月22日全国兵团战友联欢大会在中信井冈山会议中心隆重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由广西柳州军垦战友歌舞团倾情奉献: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百年复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节目其中之一,看看哪像是近七十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是全国各地兵团战友们的精彩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会后山东全体人员留影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参加了甘肃兵团的诗朗诵《战友重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联欢会圆满成功宴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值杜鹃花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号车的淄博、天津、潍坊的兵团、知青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月二十三号游览红色叶坪革命旧址群、“一苏”大会址,国家银行、国家邮政局、红色中华通讯社、中共苏区中央局、毛主席旧居。“二苏”大会址、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毛主席旧居、吃水不忘挖井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瑞金是一个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中国红色旅游城市。2014年5月27日,瑞金市列入江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2015年7月,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复,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成为江西第七、赣州首个5A级旅游景区。2015年8月,国务院同意将瑞金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苏大”旧址原是谢氏宗祠,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和1931年11月至1933年4月的驻地。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会后,祠堂大厅两边被分隔成15个房间,用作临时中央政府各部办公场所兼部长卧室。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这里迁往瑞金沙洲坝。解放后,按“一苏大”的场景和临时中央政府原貌进行了复原陈列并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二 苏大”景区在城西北1.5公里的沙洲坝境内,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 己建造的大型房屋。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也是苏区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瑞金革命纪念馆现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是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而建立的专业性纪念馆。1953年筹建瑞金革命纪念馆,1958年正式开馆,1994年更名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007年10月,江泽民同志题写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馆名。是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08年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故都”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主要由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南园和北园)四大景区组成。这里是云石山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井位于瑞金沙洲坝。1933年所挖。1950年,瑞金人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环境优美,空气好,如果有时间可以慢慢走一圈,感受当年革命前辈的生活,也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学课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沙洲坝是个缺水的`村庄,村子里一口井也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吃水非常困难,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小河去挑。主席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天,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到村边勘察水源,选定了一处地湿草多的地方,开始挖了起来。乡亲们见主席亲自挖井,也纷纷带着工具赶来了。挖到五米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喷涌而出。井挖好后,大家在井边铺上了鹅卵石。乡亲们的吃水问题解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沙洲坝村内的红井井口直径1.7米,井深5.15米,井壁以卵石砌成。这口井之所以称为红井,是苏区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开挖的,它是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战士听课学习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瑞金市乌石村,系民房。1933年5月中央军委从前线迁到这里。此房防驻有军委总参谋部及其第一局和作战科等机构。总政治部、总动员部等机关也分驻附近。旧址于1953年修复开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瑞金展览馆内利用雕塑、影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央在瑞金五年零八个月的历史资料显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28],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陈展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陈展内容主要有:新馆大楼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光辉历程以及旧址复原陈列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跨时代的红色旅途: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 是一部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是一部部凯歌,传承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是一座座丰碑,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那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们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由五十三人的小党派一跃成为劳动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万世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旧世界,铺展出波澜壮阔的画卷——一幅幅,一幕幕,一路路,一处处,一步步……传承着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踏着一路荆棘,伴着一路春风,带着满腔热血,中国正一步步地走向未来,走向辉煌。 我们也正走过“红色之旅”的历程,走向新的旅程,走向新的光辉,走向新的明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