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有灵:文物里的故事之 陶仓,仓廪实的喻意

丁永斌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农田与道路的建设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甚至到现在,农田与道路的优化还在继续。也就因为有了“改天换地”的决心,全国开始治沟平地,改良土壤,造渠引水,修梯田。沉睡在地下的大量的文物,好多因此重见天日。1990年,在灵台县百里乡石塘村出土的一件汉代庑殿顶双室陶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重见天日。这件陶仓,是陪葬品,属泥质灰陶,通高30.5厘米,长52.5厘米,宽30.5厘米。庑殿顶,起高脊,坡面平缓,前后屋面各饰14道瓦棱,左右屋面种饰7道瓦棱,檐头均饰云纹瓦当,仓体为罐腹形,正面各开一方开窗口,两仓之间为二层阁楼,将两罐腹仓体联为一体,每层各设一个窗口,方形窗口均饰宽带边框,仓体两侧檐下各有直径0.5厘米的通风孔3个。</p><p class="ql-block">这件陶仓陪葬品。</p> <p class="ql-block"> 丧葬在中国历史上的形成,复杂又多元化。虽然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丰富,其反映的历史真实生动,但丧葬最早的见证,在旧石器晚期。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丁村的山顶洞,发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丧葬。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人部分,其中下室为葬地,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约八米深,下室中发现了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体。人骨身边有些赤铁矿的粉末和一些随葬品。“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钻孔有石珠、穿孔的狐或獾或鹿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穿孔的海蚶壳和钻孔的青鱼上骨等待,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装饰品是用微绿色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像现代妇女胸前佩戴的鸡心。小石砾是用白色的小石灰岩块磨成的,中间钻有小孔,穿孔的牙齿是由牙根的两侧对挖通齿腔而成的,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贾半坡著《“北京人”的故居》。”这就说明,北京人已经有了原始宗教,他们的观念中产生了灵魂,甚至人死后要去的另外一个世界。灵魂的世界不可探,缥缈,神秘,虚幻但让我生畏。那么,原始宗教与魂灵在人的观念中,是怎么形成的?德国哲学家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路德维希费尔巴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们也相信人类在探索自己与生活时,明明人死了,为什么会在人睡觉时出现在梦里。我们也有理由判定,当时不是梦,在远古人的思想里,梦中的景象,让他们无法确定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把梦中的事,判定是另外一个世界,人死已经到达神秘世界是合情合理的。就陪葬而言,“夫葬所爱、所重,而以生者之所甚欲,其以安之也,若之何哉?《吕氏春秋孟冬纪》。”这是非常客观,也很现实的话。所尊重的人,亲近的人死了,想他活着时喜欢的东西进行陪葬,就是让死者得到这些东西,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好,继续享用生前的东西。《吕氏春秋》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宏伟巨著,它是科学与文化的综合性。“若之何哉”——陪葬了那么多东西,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啊!</p> <p class="ql-block">  所谓陪葬品,是生与死之间的连线。每个时代的陪葬品,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从早期的贝壳,动物牙骨,再到陶器,青铜,玉器,黄金珠宝,甚至到现代,汽车都成了陪葬品。陪葬品和去世的人生前爱好,希望有关。据网报,2021年,河北保定一老人去世之前,表达了他对汽车的喜欢,并想在去世后,仍然带走他生前驾驶过的小汽车。家里人为了满足老人愿望,在他去世后,家里人陪葬他一辆银白色桑塔拉,也是老人的榇棺。陪葬在中国,演绎了非常丰富的历史,通过文字记载与陪葬品相互印证,反映了真实的历史。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从陪葬中找到论据。在中国历代的陪葬中,最宏伟,规模最大的,就是陪葬江山。《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赢政的陪葬,就是江山与社稷。——“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单从兵马俑一项,就把陪葬的规格提高到空前绝后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陪葬中最惨烈的,杀活人同死人一起埋了,也叫人殉。人殉的前夜,是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代替之后,阶级与贫富差距的拉大,加上原始宗教基本形成,这种社会结构之下,殉葬渐渐形成。考古学家在甘肃永靖秦魏家的墓葬中,有一座墓中的男子为仰身直肢葬,女子则为侧身曲肢葬,位于左侧,面向男子。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也有这样的夫妻合葬墓,男子是仰身直肢葬,女子侧身曲肢面向男子。还有一座三人合葬墓,男子为仰身直肢居于中央,左右两侧各是一具女性骨架,都是侧身曲肢面向正中。尤其是在青海柳湾遗址,有一座父母子女在内的合葬墓,在这座墓的填土中,发现了一具老年女性的骨架,没有葬具也没有随品,可能是殉葬的奴隶。而大规模的,有文字记载的人殉开始是商代。《墨子。节丧篇》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人,寡者数人。由此可以,人殉,一定是最高权威的天子开始,并制定了杀殉的等级。汉代到宋代,有零星的人殉发生在边远的,野蛮的边区。但从明代,人殉恶俗死灰复燃。朱元璋的儿子朱樉死后,老朱担心儿子下面一个人寂寞,便让二个妃子陪葬。于是,人殉,这个被汉唐宋剔除的恶俗,通过朱姓皇家制度又开始了。从商代始,一直到清代努尔哈赤,杀人殉葬,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三千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汉代,成为一种被后人雅颂风骨,在打败项羽之后,基本上承继了秦的政治体制的同时,开始以道家思想治国理政。黄老之术以"轻刑罚,重民生"为主导思想,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名。让人有吃有装,解决温饱成了汉初的政治目标。河南洛阳县城仓窖遗址可以看到民间居址的储粮遗迹。在考古中,发现汉代墓葬中曾出土了大量模拟粮仓的随葬陶仓明器,可分为仓、囷、仓楼等多种类型,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下,这些模型明器或画像是对人间现实世界的模拟,呈现出汉代仓廪的典型特征。而灵台出土的汉代陶仓,从外形与内在设备上看,它不但是储存粮食的仓,两样也是居住人的所在地。民以食为天,人与粮同在,没有违背常理。就储存粮食,现在的说法和古代的说法大同小异。上到国家层面,《礼记·王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直观表述出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下到一家人而言“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p><p class="ql-block"> 仓禀实,是农民对职业的追求,也是民以食为天的保证。“事死如事生”的宿命之下,葬礼的发展与演变,没有超出人们现有物质范围。但与现实不同的,也是人们对灵魂,或者另外一个世界的认知寄望着神圣超凡,陪葬的器物,也寄望了神圣与超凡。汉代,陶器仍然作为家珍上品,能投入到葬礼当中,或者说,能为死者在其生前,就有这样一个规格高的陪葬品,一定是大户人家或者官宦人家了。</p><p class="ql-block"> 在陪葬品上,两位圣人就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万世之师的孔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论语》”对后世人去世厚葬,起到催化作用。墨子虽然相信“鬼神之事,岂可疑哉(《墨子.明鬼》)”。但对厚葬一说,持有反对意见。为了驳斥厚葬久丧符合仁义和孝道的言论,墨子对厚葬久丧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淋漓尽致:“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君死,丧之三年;父母死,丧之三年。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族人五月,姑、姊、甥、舅皆有月数,则毁瘠必有制矣。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饥约又若此矣,是故百姓冬不忍寒,夏不忍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众之说无可得焉(《墨子.节丧篇》)。” 如此强烈,尖锐的批评,并没有使人们从厚葬中摆脱出来。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在举全力办丧事。</p><p class="ql-block"> 时代更迭,文明前行。今天的陪葬与葬礼,虽然简化了不少。随着科技与文明的发展,移风易俗,文明丧礼必将迈出新的步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