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是我们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虽然8天前,我们从北岛到南岛,飞机就是降落在基督城机场,但我们出机场便直奔格雷茅斯去观看千层薄饼岩。在南岛兜了一圈,终于又回到了基督城。<br> 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的第一大城市,被称为“英国本土之外最像英国的城市”。洁净的道路,浓浓的林荫,雅致的环境,早在1993年,基督城就赢得了“世界花园城市”的美誉。<br><br> 根据我们跟团游的安排,当天10:00退房,11:30导游将开车来接我们。上午退房后,尚有一段时间可自由活动,我们夫妇两人便到附近街上转转,看看基督城的市容。不经意间,来到一处大公园,见牌子上写着“Hagley park and Botanic gardens(海格利公园和植物园)。后上网看介绍,海格利公园是基督城最大的公园,占地约182万平方米,而植物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br><br> 踏进公园,巨木参天,落叶遍地,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宽阔的步道上,时有当地居民跑步或散步。<br><br> <div><br></div> 前面三位散步者,分别穿着红、蓝、绿的上衣,格外鲜艳。<br><br> 公园内有完善的自行车道,一路向前,满目风光。<br><br> 落叶给大地铺上了红地毯。<br><br> 走在基督城的街上,我真正感受到了 “世界花园城市”名不虚传。但我们在这座城市停留的时间太短,只能匆匆一瞥城市美景。<br><br> 一位市民骑车经过坎特伯雷博物馆门前。<br> 该博物馆坐落于基督城植物园旁,是为了保存和展示新西兰多样的自然和人文遗产,于1870年建立的。这里珍藏着一系列对新西兰独具意义的杰出藏品,尤其毛利人艺术馆、南极展厅等深受观众喜爱。<br><div><br></div> <div><br></div> 这是一家餐厅前的雕像。<br><div><br></div> 透过一家古玩店的橱窗,里面摆放着一些精致的展品,颇有年代感,看来价值不菲。<br><br> <div> 基督城艺术中心,新西兰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坎特伯雷大学的旧址。天空中还有一座“空中楼阁”呢,那是用极细的钢丝悬挂在空中的LOGO。</div><div><br></div> 在新西兰,常可见到这样的情景。<br><br> 有轨电车是基督城独具代表性的观光亮点。<br> 当地有轨电车自1995年开始运行,车辆都是古董级别。地震以后于2013年11月恢复运营。充满着英国风情的老电车沿着2.5公里长的轨道,穿梭于基督城市中心及重要的风景区,沿途有17个站点,可以随意上下。<br><br> 目前运行的有轨电车依旧保持了原有古老的风貌,每当电车缓缓经过时,都会听到“丁丁当当”清脆的铃铛声。<div><br></div> 有轨电车车站。(魏洁拍摄)<br><br> 不知这算什么造型?<br><br> 街头涂鸦。<br><br>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纸板大教堂。<br> 2011年12月23日,基督城发生6.3级大地震,185人死亡,很多建筑被严重损毁,包括原有的基督城大教堂塔顶严重坍塌,余震进一步导致大教堂完全损坏。日本的一个“紧急建筑师”坂茂提出用纸板修建一个临时教堂,并最终变为现实,于2013年8月6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基督城震后第一批标志性的重要建筑之一。这个纸板大教堂预计可以维持五十年,直到这里有一个更永久的教堂出现为止。<br><br> 走进教堂,里面很宽敞,它采用A型结构屋顶,屋脊高度达六层楼高。据资料介绍,设计师坂茂当初对原先基督城大教堂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了测量,借鉴了传统教堂庞大的室内空间和高耸的建筑高度,因此,纸板教堂给人带来了舒适壮观的视觉效果。教堂内的空间能容纳多达700人进行各种活动,的确堪称大教堂了。<br><br> <div> 教堂内的布置与传统教堂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br><br></div> 最引人注目的是由49片小三角形彩色玻璃拼成的教堂主窗,上面的彩绘源自原来大教堂石雕玫瑰窗上的一些元素,它既具有艺术观赏性,更代表着传承,以增强老信众在新教堂的归属感。<div><br></div> 这个教堂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屋顶的主要材质为“纸”。这听起来有些令人惊诧,纸不怕水、不怕火吗?它的强度够吗?当然,完全不用担心。它采用的是A型结构,屋顶由98根纸板管组成,每个纸板管都涂上了防水材料聚氨酯和阻燃剂,抗震强度则达到了新西兰现行标准的130%。<div><br></div> 作为梁柱的纸板管,每根长16.5米,直径60厘米,在纸板管上覆盖了透明的聚碳酸酯镶板。相邻纸管板之间留有15厘米的缝隙,使得白天阳光可进入室内,营造出室内更宁静安详的氛围。<br><br> <div><br></div> 这面旗帜上写着:“我的家将被称为万民祈祷之所(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这可能是《圣经》中的一句话,我不知该如何准确翻译。<br><br> 这是教堂内一座抽象的雕塑。下面有文字解释它要表达的含义,大致意思为,雕塑的主体代表了新西兰本土树“Kahikatea”,根和枝交织在一起。象征着来自日本和所有其他国家的家庭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和团结,纪念在大地震中失去的家人和朋友(2011年的大地震也夺去了较多日本留学生的生命)。雕塑顶部的玻璃棱镜代表了“奥拉基山”(即库克山),融化的雪流入新西兰雨林溪流中,我们所爱之人的灵魂可以沿着这条小溪来到这个世界,进入天堂。<br><br> <div><br></div> 这是教堂外的一座雕塑,但不知道创作意图。<br><br> 下面为2张拼接而成的全景图。 <div><br></div> <div><br></div> A型结构的纸板大教堂,别具一格,简洁大气。据资料介绍,它还有一个建筑特色,屋脊角度是逐渐变化的,从一端的70度过度到另一端的50度。(这张由魏洁拍摄)<br><br> 施工建造中纸板大教堂。(这张为网络图片)<br><br> 这是大地震前原先的大教堂与圣杯同框。(这张为网络图片)<br><br> 来到“花园城市”基督城,自然要看看这座城市中真正的花园。而梦娜维尔花园被公认为基督城花园的经典代表,花园面积虽不大,却精致典雅,属典型的传统维多利亚式庄园。美丽的雅芳河纵贯其间,两岸绿柳垂荫,满目苍翠,宛若置身英国剑桥的浪漫气氛,俨然理想的童话世界。<br><br> <div><br></div> 花团锦簇。<br><br> 鲜艳夺目。<br><br> 洁白素雅。<br><br> <div><br></div> 野鸭在河中悠哉悠哉地游弋,柔美宁静中透出勃勃生机。<br><br> <div><br></div> 几个孩子在树上玩耍,爬上又跳下,不亦乐乎。<br><br> <div><br></div> <div> 小桥流水,野鸭戏水。<br></div><div><br></div> <div> 富有情调的老建筑餐厅。<br> 花园中心是一栋建于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式私人住宅,但早己改建为餐厅。<br><br></div> 告别梦娜维尔花园,我们来到基督城植物园。这座植物园是新西兰最好的植物园之一,始建于1863年7月,占地约30公顷,种植了新西兰国内外最好的植物品种。拥有10个各具特色的专类园,如香草园、玫瑰园等。<br> 进入植物园,首先看到这座“孔雀喷泉(Peacock Fountain)” ,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这是一个古老的铁铸喷泉,上下共分3层,高约7.6米,装饰着海豚、苍鹭、百合叶等,但却看不到“孔雀”。据网上资料,这是一位名叫John Thomas Peacock的商人捐赠的,可能其名字中含有Peacock(孔雀),因而取名“孔雀喷泉”。<div><br></div> 植物园内竖立着新西兰政治家William Sefton Moorhouse的坐像,他曾担任坎特伯雷(基督城所在的省)的第二任省长。在他任期内,修建了隧道,打通了港口,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故后人始终铭记他。<br><br> 草坪上的花朵姹紫嫣红,争奇斗艳。<br><br> 植物园内的一些古树,已有上百年树龄,树干粗得惊人,树冠宽大浑厚,树根盘根错节。<br><br> 这似乎是一座带有神话或宗教含义的雕塑。<br><br> 后来看了魏洁拍的一段小视频,原来这不光是一座静止的雕塑,还是一套活动的机械装置啊。<br><div><br></div> 雅芳河泛舟,是植物园内最浪漫的一道风景线。<br><br> 小舟从我们面前缓缓划过,桨声悠然,波光粼粼,不禁感叹柔美宁静的慢生活真好。<br><br> 游客还可乘坐平底木船,由身着复古西装的帅哥船夫,手撑一支长篙,带着游客漂游在雅芳河上。小船悠悠,微风习习,欣赏两岸风景,享受逍遥时光,真的有一种穿越到18世纪英国剑桥的感觉。(这张由魏洁拍摄)<br><br> 下面借用网上的一段小视频。 <div><br></div> 雅芳河畔,恬静幽美。<div><br></div> 基督城植物园很大,而当天下午行程紧凑,导游安排给我们的参观时间较短,我在里面只能走马观花地逛了部分区域,显然根本来不及领略植物园的全部精华,不过,总算我也来过基督城植物园了,并看到了一些不同于国内外其它植物园的独特景致。<br><br> 结束基督城的观光游览后,我们于当天下午16:20到达基督城机场。在那里,我们搭乘新西兰国内航班飞往奥克兰,随后又匆匆赶往奥克兰国际机场航站楼,乘坐国际航班飞往上海。<br> 再见,基督城!再见,新西兰!<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