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

chok 锋

<h1></h1><h3>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这是一个光辉的日子,这一天也是父亲65周岁的生日。春去秋来,时间过得飞快,父亲已经离去十二年了,现在想起来那一切仿佛还在昨天……</h3><h3><br>2009年4月7日,父亲的追悼会在休宁县殡仪馆礼堂内举行,现场庄严肃穆,父亲盖着党旗,安卧于翠柏间,人们络绎不绝,满怀敬意和哀思前来送父亲最后一程,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长辈,均是父亲生前的挚友、同事、同学、学生。</h3><h3><br>他们有的经常出入我家,和父亲私交甚密;有的在我童年记忆里出现过,只是平添了些许白发和皱纹;有的名字经常听父亲提起,但真人从未见过。很多人闻讯从外地赶来,彼此互相搀扶着,红着眼来送父亲最后一程。</h3><h3><br>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父亲的话,父亲曾言,<b><font color="#ed2308">追悼会是最能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一个地方,有的人离去会出现“十里长街相送”那样的场面;而有的人离去便如“树倒猢狲散”,现场冷冷清清</font>,</b>同时教导我要懂得分辨真情和交情。父亲戏言最大的心愿便是参加自己的追悼会,我想,如果父亲见到如今眼前这一番景象,心里一定很欣慰。</h3><h3><br>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悼念,时任市政协副主席胡宁、市戏曲家协会主席刘伯谦、县文化局副局长黄永强、作家李萍(安宁)等圈中文友纷纷撰文于黄山日报,从同事、挚友、学生的角度表达了对父亲的哀悼;</h3><h3><br>看护陪伴了父亲数个不眠之夜的姑父,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未曾掉一滴泪,却在父亲闭眼时,蜷缩在医院卫生间一角,哭的像个孩子;</h3><h3><br>父亲的“老铁”,退伍军人、乒乓教头刘冬九在追悼会现场盯着父亲的遗容数十秒一言不发,却在时隔多年,满头白发之际仍能清楚地说出父亲去世的日期……</h3><h3><br><b><font color="#ed2308">父亲许定安,黄山市知名作家,生于1956年7月1日,2009年4月4日上午病逝,享年53岁。</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夜深人静,电视机屏幕上,歌手李健弹着吉他,深情吟唱《父亲写的散文诗》,<font color="#ed2308"><b>“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b></font>”婉转舒缓的旋律、共鸣感极强的歌词,生活的艰辛娓娓道来,似歌似述,哀而不伤,让人很难不想起自己的父亲。</h3><h3><br>自打我从记事的时候开始,父亲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始终不曾流过泪,我一度认为父亲是铁石心肠,没心没肺,但阅读过他的作品集《回望生命》后,我对父亲彻底改变了观点。</h3><h3><br><font color="#ed2308"><b>父亲命运多舛,过早失去至亲,颠沛流离的童年饱受歧视和冷落,一度濒临饿死。更有人言,家庭成分不好的他根本不配和党同一天生日。生活的苦难造就了父亲的铮铮傲骨,过早失去至亲教会了父亲如何去坚强,文学是父亲精神的乐土,丰富的生活阅历是父亲创作的源泉。</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font color="#ed2308"><b>《回望生命》是父亲毕生的心血,写尽了父亲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道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品读着一篇篇文章,思绪如“蒙太奇”一般回闪:记忆里,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我起夜如厕之际发现厨房仍旧烟雾缭绕,定睛一看,父亲仍在挑灯夜战,奋笔疾书。</h3><h3><br><font color="#ed2308"><b>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两个字</b></font>,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父亲上班的八小时忙于公务,回家的八小时忙于家务和亲子时光,唯有从睡眠时间里挤出的八小时是属于他自己的,也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在文学的乐土上任意驰骋。然而,有得必有失,自幼体弱外加长期熬夜也为日后病魔的造访埋下了隐患。</h3><h3><br>父亲在我高三的时候已感觉身子有些不妥,记忆力下滑,耳鸣袭来,但他坚持陪伴我高考,直至我考完最后一门课才前往上海瑞金医院看病。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又在第一时间从瑞金医院发短信表示祝贺,最后那四个字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我们赢了!”</h3><h3><br>大学期间,父亲每个月都会修书一封,除了向我介绍他的治疗近况以外,说的最多的话便是:<font color="#ed2308"><b>“喜欢吃什么就买,千万别省钱,要好好休息,切忌熬夜!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b></font>”这也是父亲大病袭来之后的人生感悟,因为父亲之前一直节衣缩食,舍不得给自己花钱。</h3><h3><br>假期归来,父亲总会像孩子一样拉着我,让我说精彩的大学生活给他听,<font color="#ed2308"><b>每每说到动情处,父亲的眼睛便亮了。</b></font>出生于特殊年代的父亲,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有极其相似的经历,求知欲旺盛但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知道<b><font color="#ed2308">他是多么想去我的大学走走,去看看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绿草如茵的操场、设施齐全的宿舍、汗牛充栋的图书馆……</font></b>奈何顽疾缠身,不良于行。</h3><h3><br><font color="#ed2308"><b>父亲曾言,我是许家第一个大学生,更是圆了他的大学梦,他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令人遗憾的是十多年前,智能手机还未流行,父亲未曾有视频留下,但<font color="#ed2308"><b>父亲手写给我的书信我都有留存,见字如面,仿佛父亲从未走远。</b></font>从那以后,母亲在每次家庭聚会时都会拍照、拍视频留存。</h3><h3><br><font color="#ed2308"><b>失去至亲的那一瞬间不会使人感到悲痛,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压在书桌玻璃板下的全家福,阳台上空空的躺椅,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悬挂在衣架上还残留着体味的毛衣,还有电脑里那未完成的半篇书稿……</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font color="#ed2308"><b>“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父亲带着诸多遗憾和对我的殷殷期盼去了,长眠在他挚爱的率水河畔,今年四月去扫墓,坟前他最爱的油菜花依旧绚丽。</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font color="#ed2308"><b>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但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早晨,揽镜自照,眼睑下的毛孔逐渐扩大,腮帮子逐步扩张,镜中的我逐渐变成童年记忆里父亲的样子。</h3><h3><br><font color="#ed2308"><b>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热衷于健身,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最大的心愿是全家人都身体健康。相比较少年时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母亲吃完一餐饭。</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font color="#ed2308"><b>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b></font>好好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是对父亲最大的告慰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