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学》2023年第4期导读活动于4月28日下午3:00—4:30在线上举行,本期导读活动聚焦江苏省徐州市学校体育发展的斐然成果,特邀徐州市一线体育教师、铜山区体育教研员、校长,从教师专业成长视角、校长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路、教研员的统筹兼顾不同角度,共话学校体育的发展之道,旨在发挥徐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示范作用,为学校体育整体工作发展提供参照。</p> <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学》编辑部吕途老师担任本次导读活动的主持人。参加本次导读活动的嘉宾有——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主任付全老师、《体育教学》编辑部主任李海燕老师、徐州市铜山区体育教研员石冰冰老师、徐州市铜山区棠张实验小学沙乐校长、徐州市铜山区伊庄实验小学李佳林校长、徐州市泉山区柳新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姜秀老师、李睿老师和胡砾方老师。</p> <p class="ql-block"> 李海燕主任做本次导读活动的内容介绍:徐州市学校体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打造一校一品特色,致力一校多品多元发展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效,尤其是铜山学校体育,更是被王子朴先生赞誉为“铜山体育新时代”、“学校体育样板间”。</p> <p class="ql-block"> 一、体育教师成长的路径与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级教师姜秀老师——行于坚守,成于创新。</p><p class="ql-block">姜秀老师以坚守为准则,行动为基石,用27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了用行动做体育教育,为团队成长不惜力,为学校发展乐于奉献,坚持终身学习和发展;用坚持、坚韧、坚忍、面对困难,经住考验,不畏艰辛,甘于奉献,守住、守望教育初心;用一次次成功、成果、成就激发潜能,用科学的方法,与时俱进,乐于创新。</p> <p class="ql-block"> 青年骨干教师李睿老师——脚踏实地做教师,名师帮扶促成长。李睿老师分享了在姜秀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学习、成长、进阶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有导师的引领,有踏实的干劲,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 青年名师胡砾方老师——跟岗学习明方向,且学且思促成长。(图五)</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胡砾方老师认为“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在柳新实验小学跟岗实践中,她有三点学习体会:反思总结做计划、组织活动高效率、课堂安全无小事,同时在编排课间操的方法和如何提高自己的魄力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二、学校体育发展思路及区域联动推进</p> <p class="ql-block">《凝心聚力促发展,乐“球”赋能展特色》——徐州市铜山区棠张实验小学沙乐校长,从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有力保障,助推理念落地;多项举措,丰富体育活动;多重视角,深化排球特色;多元发展,共育健体成效五个层面办“文化修身、排球健体”、“文体兼长,和谐发展”的教育,收获了累累硕果,棠张实验小学也成为了排球的感知园、辐射场和实践地。</p> <p class="ql-block"> 《“一校一品”背景下“小球”转动“大品牌”价值》——徐州市铜山区伊庄实验小学李佳林校长,从定位“一校一品”方向文化背景;“大体育”策略,撬动学生核心素养落成;特色项目,推动教师队伍“三能”提升;文化内涵,转动学校内驱动能发展;“一校一品”案例,拉动地方区域特色开展五个层面,讲述了本校围绕“国学、国球、国粹”背景下乒乓球特色的发展,尝试打造镇级“乒乓小镇”,形成“家—校—社会”三级联动的全民健身规划,不断整合,优化提升,以期更优发展。</p> <p class="ql-block">《区域联动:推进学校体育整体工作优质均衡发展》——徐州市铜山区体育教研员石冰冰老师阐释了作为一名教研员的角色定位:用一棵树的绿茵,营造出一片森林的茂盛。在石老师的示范引领下,体育教师践行“六个一”“三不怕”工程,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大课间活动、竞赛训练等方面取得进步,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石老师从七个层面对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概括梳理:构建区域学校体育工作路径,明方向、宽思路、深推进;制定区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严要求、促落实、真评价;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抓常态、促练赛、提质量;增进体育教师人文底蕴,读进去、讲出来、做成文;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同上课、互研讨、共成长;直面学校体育工作存在问题,觅对策、寻思路、求突破;展望学校体育工作思路,明任务、立信心、增干劲。</p> <p class="ql-block"> 铜山区体育教师依托于江苏省石冰冰网络名师工作室、乡村初中骨干教师培育站、徐州市“三名”工作室,在大课间、课堂教学、教研读写等方面不断学习,共同提升,为大教育、大健康、大体育的厚实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铜山区各校大课间特色鲜明,校校有课题,人人能上课,呈现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亮丽景象。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立足实际、建木树林、勤勉认真、行而不辍,用实际行动,争取把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育人蓝图变为现实,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徐州市秦银桂乡村名师工作室成员准时进行线上集中学习,把握可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认真听记,思考落地之策,研讨发展良方。</p> <p class="ql-block"> 三、导读会总结</p><p class="ql-block"> 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主任付全老师寄语:徐州市学校体育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头羊,创新成果斐然。一线教师的成长对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专业提升意义重大;校长用生动真实的案例厘清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路;教研员统筹兼顾,保证学校体育整体工作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聚力合力齐发力,共谋学校体育新发展。《体育教学》是服务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搭建学校体育理论实践的平台,是体育教师的良师益友,将会围绕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做更好的体育教育!</p><p class="ql-block">图文:陈春敬</p><p class="ql-block">审稿:秦银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