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光不负,勤耕新程。根据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在刚结束的2023年武汉市器乐优质课中汉阳区墨水湖小学王萌老师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汉阳音乐教研员杨露老师的亲力指导,墨小音乐团队的团结协作。</p> <p class="ql-block"> 本课通过玩和音、玩编创、玩合奏,玩转了礼乐弦歌琴。将《我和你》和《我是小音乐家》两首歌曲渗透在整节课钟。《我和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缓;《我是小音乐家》是美国歌曲,旋律朗朗上口,两首歌曲传唱度高学生兴趣浓厚。两首歌曲风格曲调各不相同,通过对各地域歌曲的编创与演奏,了解、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上课前王老师用希沃白板设计了和音找找找小游戏。找出已学过的和音,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更将学生迅速带入到音乐的课堂氛围中。并用对比、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左手和音按法与右手弹拨方式。王老师再通过已学习的《我和你》弹唱,反问学生“如果没有老师标注的和音,你们知道如何编配和音与弹奏技法吗?”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歌曲编配这些和音的原因为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做铺垫。</p> <p class="ql-block"> 在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中,王老师和同学们沉浸在琴台音乐厅表演的氛围中,通过层层关卡,获得音乐厅的门票。王老师制作了微课讲解如何编配和音,获得和音编配秘籍“同音对对碰,和音随音变”。再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用编配秘籍尝试编配《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引导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p> <p class="ql-block">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掌握编配秘籍并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拓展环节,王老师设计了闯关成功获得音乐厅表演的演员证,将学生分成弹唱组、舞蹈组、乐器组去琴台音乐厅表演歌曲《我是小音乐家》,还创编了歌词“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武汉,我弹起鸣鸠琴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最后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结束本课。通过学习万能编配和弦,让学生把编创方法用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歌曲当中,多尝试,多练习,他们的创作之路才刚刚开始。激发孩子们一起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饱满,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趣味性的情境创设、教师优美的范唱、多样的音乐感知活动,把教学内容层层推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深受学生喜爱,反响热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