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教育的目的——读《教育的目的》

以琳水泉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p><p class="ql-block"> 周有光先生曾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上完学后还想读书”</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的教育的目的是:离开校园后依然可以拿起书本阅读;面对艰辛与不幸,依然心怀感恩与仁慈。</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必须要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 16-30岁之间发生。训练这种自我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有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是他们奠基起步的基础;而广泛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既有艺术般的优雅,又有哲学般从容,通达高远深邃之境。</p> <p class="ql-block">  怀特海引用法语格言强调他所言的“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是一种基督徒的精神的“理解”。就是运用上帝赋予人类的智性之光,理解了人类的苦难深层次的原因后,那么,对于现实世界,就不会有什么抱怨,而会产生一种怜悯。就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减轻周围人群的苦难做些事情。有了怀特海所言的“理解”,人的内心是平和的,才会在生活中,真正去“尽人事,顺天意”。显然,这种“理解”,不是逻辑分析能够获得的,而是通过灵魂的苏醒才能获得。逻辑分析对于灵魂的苏醒没有帮助,灵魂的苏醒,只有不断追求造物主才能实现。当然,学习怀特海这样伟大人物的著作,其实,就是在感触造物主,肯定有助于灵魂的苏醒。一个人的灵魂是否愿意苏醒,最终是取决于个人愿景;因为,上帝也无法叫醒一个刻意装睡的人。</p><p class="ql-block"> 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现在包涵了一切。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既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需要精雕细琢的,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无捷径。“见树不见林”,这句俗语形容得好,那种因为“只看见树木,而看不见树林”的问题所带来的困难,就是我想要强调的。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你可以用体罚来引起兴趣,或用一些愉快的活动来诱发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幼儿受妈妈的爱抚而使自己适应环境;我们用餐是因为我们喜欢美味佳肴:我们征服大自然,因为水不满足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索奥秘:我们喜欢运动,因为锻炼身体让我们更有自信;我们痛恨危险的敌人时有着异教徒般的热情。毫无疑问,痛苦是引发有机体行动的一种次要因素,这通常是在缺乏快乐的时候才会出现。快乐是一种激发生命力的既正常又健康的方式。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沉溺于当前诸多娱乐的诱惑之中,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寻求一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模式,让人在自然而然的快乐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令人满意的。处于次要地位的严格训练,必须以保证某些长远利益为目的;要保持必要的兴趣,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高些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发展的本能来自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善的,我希望我的孩子离开校园的时候,内心更柔软更从容,更坚韧也更有力量;教育应该赋予人一种终生成长的生命力,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倘若离开校园后不再阅读,那我们的社会也必须反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