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4月23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教室、操场、水池</p><p class="ql-block">观察者:孙奇</p><p class="ql-block">观察方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定点、定人、定材料</span>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定点、定人、定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观察方法:(连续或单次)连续</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情况:树叶、筷子若干、碗</p>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散步的时候,孩子们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边扭动身体边观察自己的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围绕着“光和影子”展开了一番争论:</p><p class="ql-block">多多:“嘿!你们快点过来看呀!我的影子多听话,真有意思,我往哪儿去,它就不跟我往哪儿去。”</p><p class="ql-block"> 妧妧:“我的影子也很听话,我做什么动作,它就跟着我做什么动作。”</p><p class="ql-block">桐桐:“为什么我们会有影子呢?”</p><p class="ql-block">轩轩:“ 它又是怎么来的呢?”</p><p class="ql-block">嘟嘟:“因为影子是太阳光照的,我们午睡室里没有太阳光,所以就没有影子。</p><p class="ql-block"> 涵涵:“对对对,晚上没有月光的时候,也不见到影子啊!”</p><p class="ql-block">早早:“你们快看,我站到老师的影子里,我的影子就不见啦。”</p><p class="ql-block">多多:“我的影子也不见了,嘿!我用脚使劲地踩我的影子,怎么也不疼呢?”</p><p class="ql-block">妧妧:“我的影子还会变化无穷呢?”当她仰望看树时,她发现后惊叫:“太阳光还有漂亮的颜色。”</p><p class="ql-block">然然:“对,我妈妈也这么说,她还说太阳光有七种颜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p><p class="ql-block">糖果:“你骗人,太阳光是白色的。” </p><p class="ql-block">小白:“不对,你们说的都不对,光是透明的,要不我们就看不见东西了。”</p><p class="ql-block">看到孩子们对“光”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和争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在幼儿对光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若让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加深幼儿认识对光的理性分析是极其有价值、有意义的。可以让幼儿实际参与“光”的探索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也是符合《纲要》有关科学领域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b>观察目标</b>:让幼儿在认识、了解光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观察、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p> <p class="ql-block"><b>观察实录一</b>:一天中午,小朋友都在安静地吃午饭,无意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只见第三组的小朋友指着对面的墙,边说边笑。我还以为他们在欣赏贴在墙上的画呢,便说:“孩子们快吃饭,吃饭一定要专心哦,不要边吃边玩了。”过了一会儿,凌沐恩小朋友端着空碗走过来说:“老师,我还要喝汤!”我给她盛了一碗汤,她眨眨眼睛,很神秘地说:“老师,这汤里有光。”“汤里怎么会有光呢?”我愣了一下,不明白她的意思。于是我说:“老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你可以告诉老师吗?”只见她把碗放到桌子上,然后喊:“老师,你快点过来,光跑到墙壁上了。”我向对面的墙上看了一眼,只见光点在墙上隐隐约约地晃来晃去。噢,我明白了!原来是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射到了孩子的盛着汤的碗里,汤又把光反射到墙壁上。</p> <p class="ql-block"><b>分析评价</b>: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对于孩子们探索的火光,我们是否能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个“有心”的人。孩子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表现是不同寻常的,有时可能与我们的常规做法相违背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能太受死板常规的辖制,也应灵活运用各种环境对孩子进行教育,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探索光的兴趣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b>调整策略</b>:餐后,我利用故事《小猴子捞月亮》以及运用《捞月亮》的游戏,把光的反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并建议小朋友用自己的小茶杯盛满水去尝试光的反射过程。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所有盛有水的孩子都端着茶杯,故意绕到能射进阳光的窗户前,让阳光射进自己的茶杯里,再让光反射到墙上。他们欣赏着从茶杯里反射出去的“光”的美景,体会着“实验”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b>观察实录二</b>:第二天,小朋友到在操场上玩画影子的游戏,刚开始,小朋友总爱摆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地上投影出各式各样的动物,见小朋友对影子的兴趣如此高,我就让孩子们分成两三人一组,其中一个拿粉笔,其他两位摆出各种姿态,把影子投在地上,拿粉笔的小朋友就把影子描绘出来,我还启发他们对影子进行装饰。多多在我班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抓了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用手变成一朵小花后,在阳光下照影子,马上地上出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她的这个举动立刻得到了孩子们的效仿。此时此刻,我说:“凌沐恩的办法真不错,你们还能想不一样的办法吗?”这下,只见许多小朋友用手做多各种动作,在阳光下,出现了许多图案,有蝴蝶,有爱心等。这个时候,地上就出现了很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图案,顿时,在我的眼前犹如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孩子们高兴极了。</p> <p class="ql-block"><b>分析评价</b>:以前的做法幼儿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自己不需要去探索,因此,幼儿的好奇心、探索行为是被压抑的。而现在的科学活动中,充满了新鲜的内容需要幼儿去关注、去探索,幼儿是主动的,幼儿动手、动脑、好奇心等都能得到充分满足。</p> <p class="ql-block"><b>调整策略</b>:通过这个游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应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幼儿学习的兴趣上增添一些有关的活动,这样即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知识,又可以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产生达到一种意料之外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b>观察实录三</b>:第三天下午,小朋友正在进行的“玩水活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玩水器具和一些辐助材料,有水盆、筷子、汤匙、小棒以及塑料袋等,小朋友正玩得起劲时,多多尖叫:“快来看呀,这棍子会变魔术呀!我把筷子伸到水里筷子就变弯了,一拿上来,筷子却丝毫不变,“太奇怪了?”她显然很不理解,瞪大眼睛瞧着,又反复试了好几回还是这样,而旁边的孩子显然也是非常的好奇,挤来挤去也想看个究竟,几个好动的孩子抢过筷子试了试,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这时候,一张张神秘的小脸蛋儿都转向了我,我暗暗好笑,可又情不自禁地为他们超凡想象力而赞叹。“怎么变戏法呀?”孩子们又在我面前将“筷子变弯的现象”又演示了好几遍。我故意说:“哟,还真的很有趣哦!” 孩子们瞪着眼睛极感兴趣地围了上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我妈妈之前告诉我的,她说这叫……叫……折。”多多正经地说道。 “什么是折射呀”孩子们疑惑地问她“好像是……我也说不清楚。”这时,我笑着加入他们的讨论:“你们真不错,也知道了不少小秘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在孩子们也满怀兴趣、赞同地欢呼声中,结束了这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b>分析评价</b>:《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是的,在整个探索活动中,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也体现了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尝试、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将驱使他们继续去探索、去证实,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b>调整策略</b>:本次活动中,幼儿自主找到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我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得出结论,使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根据大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较丰富的阶段,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同时,结合《纲要》的指导思想,课堂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充分调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创造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b>教师感悟</b>:1.通过活动,深入地了解了光的各种现象、光在生活中的运用。</p><p class="ql-block">2.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安全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3.通过“实验操作活动和材料”,发挥了幼儿善于想象,勤于动手,也提高了孩子们动脑、动手、创造、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同伴间相互协作的能力。</p><p class="ql-block">4.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注意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p><p class="ql-block">5. 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在提任何问题或建议前先考虑一下这是否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然而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条件的创设、教师的个别指导等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