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林 枫</p> <p class="ql-block"> 第九站 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处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因地理和环境的原因,历史上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60年,为解决当地的干旱缺水,在县委领导的带领下,全县人民齐上阵,历经10年,成功地浊漳河水引人林州,彻底解决了林州全县干旱缺水现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在博物馆沿标识指引前行,一边听讲解员解说,一边看文稿、资料、照片、影片。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记录了当时艰难困苦的岁月,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劈山、凿洞、架渠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他们困了,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撑几块布、垒个石庵、挖个小洞就是床,薅几把茅草就是铺垫。天当房、地当床;</p><p class="ql-block"> 他们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河打捞河草充饥;</p><p class="ql-block"> 他们带上家里的铁镐、铁锹、铁锤,推着小车满地转,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建设前所未有的抗旱工程;</p><p class="ql-block"> 修建水渠需要大量石灰,老百姓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一窑可以烧400公斤石灰,彻底解决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没有水泥自己做,县委、政府林县创办水泥厂,就地取材,解决水泥问题;</p><p class="ql-block">开山凿洞需要炸药,县委、政府从全县找人才、办工厂,解决炸药问题;</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红旗渠总长为4084.1公里。其中: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凿通隧洞211个,隧洞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渡槽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乘坐大巴车前往“青年洞”游览。</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头,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拦河筑坝,沿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山洞、架设渡槽,修筑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长70.6公里的总干渠。工程的艰险程度与实际困难可想而知。“青年洞”就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总干渠时,记载了这段珍贵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导游介绍说: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长的隧洞,该隧道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p> <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由320名青年先行施工,但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工程暂时停了下来。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们“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正逢困难时期,为了填饱肚子,青年们上山挖野菜,下河里打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p><p class="ql-block"> 十年熬战,林县终于完成了这条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展现了劳动人民在困难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展现了劳动人民敢于同“命运抗争、挑战困难”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劳动人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的英雄赞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坐在回程的旅游车上,脑海里不停地思索着,红旗渠精神告诉人们什么呢?应该是敢想、敢干、敢拼,敢于同命运抗争,敢于挑战环境、挑战自然。如同战争年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样,靠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那种凶悍和勇猛劲头,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绝处逢生。</p> <p class="ql-block"> 第十站 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 对于开封的了解,缘于一幅画和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州,汴州就是现在的开封。画中生动地记录了都城汴州的面貌和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描绘了汴州的繁荣景象,是整个宋朝时期繁荣的一个缩影和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南宋诗人林升的《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构思巧妙,用“熏”“醉”两字讽刺南宋当权者忘记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都城汴州。</p> <p class="ql-block"> 旅游车上导游介绍说,现在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呼相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p><p class="ql-block"> 导游接着说,开封是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公扶正祛邪、刚正不阿的形象,名传于古今,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今天我们出发早,是因为每天10点,开封府开大门前,都在门口上演一场豫剧《铡美案》。</p><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我们便早早地汇集在开封府大门前等候,以便占据“有利地形”,一睹包公是如何大公无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大义凛然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铡美案》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陈世美又派人追杀,所幸被展昭所救。经过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在公堂上欲定驸马之罪,却被赶来的公主与太后阻挡。但包拯不畏强权,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这就是有名的豫剧《铡美案》。</p> <p class="ql-block"> 看过《铡美案》,随着大门的缓缓打开,我们随人流涌入开封府内。</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开封府的中轴线正厅、议事厅、梅花堂逐一参观。</p><p class="ql-block"> 义门大堂是历代府尹开堂审案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亲身体会到包公断案时的情景。义门殿前两旁分别竖立着一锣一鼓,右边的鼓大致有1.5米左右,这是“鸣冤鼓”。出于好奇,我举起拳头在鼓面轻轻敲两下,大鼓便发出“咚、咚”的响声。古时候“击鼓鸣冤”就发生在这里。今天鼓声响了,包公还在吗?</p> <p class="ql-block"> 我们随着人流继续往其它殿堂走去,然后是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等一一参观。</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内共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每到一处都是人头涌动的游客。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只好找个角落静静地坐下休息。</p><p class="ql-block"> 昔日汴州灯红酒绿的繁华,早已落下帷幕、烟云散尽。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河南大地上东流去,开封府像是黄河激流中卷起的一片小浪花,历史的长河只记录了它短暂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是我们河南游的最后一站,历时八天的河南游就此结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结 尾</p><p class="ql-block"> 河南是中国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多思想的发源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沉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在河南尽情游玩,每到一处景区,只顾着拍照留念“走马观花”看风景,而对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它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没能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想想有点遗憾。走过、路过,一不小心,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