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格局立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阔视野共建跨省区教研共同体

刘秀梅

<p class="ql-block">——银川市“刘秀梅特级教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基础设施,教学研究新样态的出现让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自我提升的方式,特别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必须加强同其他省区教师的互鉴、互学、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加主动的开放式学习方式。2023年2月,以首届河南省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赵伟杰、宁夏自治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秀梅等全国各地名师35人发起成立了“黄河流域中学地理教师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包括黄河流域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及河北、天津、北京、新疆、福建、贵州、湖南、辽宁、广东、江西、江苏、云南、江西、广西、江苏、湖北等全国地理教师379人。联盟积极探索“名师引领、专题推动、课题引动”的区域大教研模式,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了个体成长与群体互动的教研生态环境,对提升教师的学习素养,教学实施及教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p> 联盟成立背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落实党中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呈“几”字形,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协调黄河水沙关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黄河安澜的迫切需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防范和化解生态安全风险、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缩小南北方发展差距、促进民生改善的战略需要;是解放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内在需要;是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p><p class="ql-block">2.互联网背景下跨省区教研、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p><p class="ql-block">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开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等协同,开展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内容包括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构建现代教师队伍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现在是一个高度开放、推崇共享的时代,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变化,仅凭自己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的,只有融入到更大、更强、更优秀的团体,才会激发自己的前进动力,实现更大突破。黄河流域中学地理教师联盟是一种创新性的教研方式,以更加精准的探究视野把老师们凝聚在一起,让我们去深入思考地理教学的价值,从不同尺度探究黄河流域的发展。</p> 联盟发展愿景 联盟活动安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月群研讨主题“读书 观影”</p><p class="ql-block">三月群研讨主题“踏春 研学”:校内植物生长发育观察、校园周边室外探究活动、发现之旅周末远足活动</p><p class="ql-block">四月群研讨主题“课标 课堂”:研读课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p><p class="ql-block">五月群研讨主题“试题 备考”:中考、高考试题专项研究</p><p class="ql-block">六月群研讨主题“美食品鉴”</p><p class="ql-block">七月八月群研讨主题“地理考察”</p> 工作室成员参与活动感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银川市第十五中学 郑璠宁</p><p class="ql-block"> 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提供给我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王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颇深,甚至让我确定了未来几年作为一个地理教师努力的方向:如从地理实践力出发构建校本研学课程,研究课题等。新课标的出台,试题的考察必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变化,都凸显出了贯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魅力和学科育人价值。生活即地理。关于落实地理实践力,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首先要破处自己的思想和心理障碍。不要怕麻烦,不要力求完美,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要充分相信学生。布置这类作业要及时评价学生的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也曾经布置过让学生制作地球仪,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图等,有时候因为评价不到位,或怕麻烦,没有把这件事贯彻到位。老师要先行,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地理实践力。如借鉴其他国家的地理教材,学习新课标,提高理论水平。团结地理老师的力量,结合乡土地理整理出实践基地,实践问题等。这样就可以大范围的落实,提高师生的实践认知。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其他学科融合,借助物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提升地理实践力</p> <p class="ql-block">银川六中 杨妙薇</p><p class="ql-block"> “地理实践力”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王老师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开展各类地理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如:组织学生社团、组建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地理实践课、参加学科竞赛、设计生活小课堂和丰富新教材地理实践活动等。在学生一次次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制作模型能力、野外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调查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设计的《驰骋四方,在地理世界中享受国庆》,用地理视角去记录学生的假期,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形式记载学生所看到的地理事物、景观和现象,寻找发现其中的地理原理,并提炼总结形成报告。充分将地理即生活的理念融入其中,作业设计的非常开放,但层次清晰,先用地理视角去细微的观察,利用不同形式动手去记录,接着充分学习,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寻找其中的地理原理,最后将所见、所思、所感内化成自己的地理认知,总结形成地理报告。整个过程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让我不禁想要看看每位学生的研究报告,一定非常精彩!</p><p class="ql-block"> 此次线上讲座后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但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p><p class="ql-block">2、地理教师的成长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享书籍,打开视野。</p><p class="ql-block">3、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探索,提升教师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自己在地理实践力中遇到的困难:地理研学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是频频受阻。生活小课堂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筛选学生的选题,平时的精力和时间有限。</p> <p class="ql-block">银川市第十二中学 白洁</p><p class="ql-block"> 结合新课标我校本学期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创新作业。在寒假布置七年级学生制作地球仪;八年级手绘“美食”或“旅游”地图。第二、本学期地理社团开展民居制作活动。</p><p class="ql-block">工作开展后目前遇到了的问题是七年级学生热情度高,八年级部分学生放弃参与;社团的学生,一开始热情度高,后面困于制作能力,出现了畏难情绪。今天听了今天王老师的课很受启发。在后面的工作中打算做一下调整。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学有趣、有用的生活中的地理。今后把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比如:组织学生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测量日影等。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八年级在此基础上加入激励机制,比如:可以联合班主任或学校在集会上通过发奖状点名表扬等方式激励。对于地理社团目前遇到的问题可以向王老师学习与美术、劳技老师联合开展跨学科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很荣幸能够借助这样的一个平台,向各位优秀的老师学习,期待通过后面不断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p>

地理

实践

学生

教师

黄河流域

高质量

教学

教研

发展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