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互联网有记忆吗?互联网的记忆其实极具选择性:一方面,那么多乌合之众并不是知识贵族,他们选择性地按照业已形成无法扭转的整体风气选择记忆片段,不支持其观点的网络记忆很容易就被一笔带过;另一方面,掌控着这些乌合之众思想的权威为了使自己能够被乌合之众顺利接纳并顺利完成商业变现,避免在乌合之众的情绪里遭遇抵触情绪,他们也会选择性记忆或者选择性失忆,选择性地为所有人提供记忆素材。</p> <p class="ql-block"> 如果互联网有记忆,我们应该注意到教育发展呈现出这样一种特点——</p><p class="ql-block"> 教师体罚学生:从波澜不惊到满座皆惊;学生凌辱教师:从满座皆惊到波澜不惊</p><p class="ql-block"> 请回答:哪个时代的教育环境最让你难忘,并深深折服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时代只能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八十年代,甚至于九十年代。要不然,你来跟我说说:你最钟情于哪个时代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把时光前置到1904年之前,因为在1904年之前,我国的教育体现着鲜明的“官师不分”的特色,那个时候的教师等同于官吏,没有人敢于仰视教师,欺师等同于灭祖。</p><p class="ql-block"> 可我们定义的教育黄金年代,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p><p class="ql-block"> 仔细回忆一下:但凡那个年代上过学的人,怎么敢说自己或者自己的同学没有被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过?任你巧舌如簧,你都无法推翻我这种说法!</p> <p class="ql-block"> 当然,必须提及一点:我从来都反对把体罚上升到“掌掴”,“掌掴”不能成为体罚的选项!</p><p class="ql-block">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个时候的教育:学生见到教师之后,往往表现出胆战心惊,这种现象一定会被今天的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名师、学生家长批判得体无完肤。可是,你竟然对那个年代的教育最是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的人群对教师群体的“体罚”见怪不怪,波澜不惊,常用是:“你在学校挨老师打了?活该!”</p><p class="ql-block"> 话不投机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在家里再挨一顿打,简直没有地方去说理。慢慢地,一些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在学校挨打并不回家告诉自己家长,避免再吃二次苦、再受两遍罪。</p><p class="ql-block"> 时代走到今天,人们对教师群体体罚学生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表现出满座皆惊的炸锅状态,无限度在其中宣泄自己的情绪,也不管这种情绪到底是不是一种极端野蛮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些人在教师体罚的相关消息之下留言:必须把这些人千刀万剐!</p> <p class="ql-block"> 就从这一句评论来看,你能说这些学生家长足够理性?不问任何原因,教师只要体罚了学生,那么这名教师就应该被千刀万剐?这不是一种“仇师仇校仇教育”的心态,还能是什么?倘若体罚学生的教师出自一片好心呢?倘若体罚学生的教师觉得孩子的恶无法原谅呢?</p><p class="ql-block"> 相反,如果我们在今天看到学生凌虐教师,乌合之众们倒选择性无视:孩子能有什么错?他们还是个孩子啊!我们甚至都不能排除这样一些最为卑劣的个体在叫嚣:教师管不住学生,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再找找问题?!这些管不住学生的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判断:如果这些人把自己的父母按在地上拳打脚踢,那一定是父母的错误,并不是自己的错误——父母负有教育责任嘛!父母没有驾驭好自己的子女</p> <p class="ql-block"> 新近发生的一件事是这样的:某地一个班级内,一名教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一名坐在最前排的学生龙行虎步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直接走到讲台上,对着正在写字的教师的后脑狠狠地扇了一巴掌!</p><p class="ql-block"> 教师回头,这名学生傲娇而霸蛮地向自己座位走了两步,然后停在自己同桌旁边,伸手戟指教师,一副江湖做派,口中的污言秽语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他那名同样一副江湖做派的同桌移开二郎腿,站起身来,就像《古惑仔》里的“山鸡”一样,吊儿郎当地在教师面前环绕游走,做“社会人”一样的调解状,并没有表现出程门立雪似的诚惶诚恐和毕恭毕敬。</p><p class="ql-block"> 结合他的同桌走上讲台前,经过他身边时,和他的亲昵动作,基本可以肯定:这两名同学属于一丘之貉,极可能共同策划了如此一番辱师场面。</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两名学生的出格举动,班级内的其他学生同样无动于衷,同样没有表现出义愤填膺之态。或许,同班学生已经对这两名同学的品性了如指掌,对他们的这种行为丝毫也不诧异。</p> <p class="ql-block"> 不要谴责教师了吧,从这两名学生的座位安排就可以看出教师的良苦用心:并没有把这两名学生放到教室的最后排位置,反而是班级的第一排,这足见教师对他们用心良苦!</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所有的主流媒体沉默了、教育专管部门也沉默了、那些学生家长群体更是选择性失明!</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曾健忘,2007年的北京某学校,一名学生在上课期间信步走上讲台,抢过教师头顶的帽子戏弄教师;班级内的其他学生也跟着起哄,把一些饮料瓶等物品向讲台上抛掷。</p><p class="ql-block"> 这一则视频被相关“孩子们”以“恶作剧”的心态上传到网络上之后,各大媒体都把这件事作为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央媒更是在黄金时段的专栏里进行了相关剖析。所有舆论声浪都在指责那些闹事的学生,指责他们突破了学生的底线,把社会最底线踩在脚下玩弄。</p> <p class="ql-block"> 涉事学校的网站一度遭遇黑客袭击,全面陷入瘫痪;甚至一些全国各地义愤填膺的网友相约之后,赶到涉事学校的大门口,围住大门抗议这些学生的所作所为,要求他们走出校门接受网友们的“雷神之锤”。</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在那几天时间里,相关学生躲在消防提供的专车里进出校门,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p> <p class="ql-block"> 这件辱师的事情发生在世纪之初,“满座皆惊”、“举国震动”是这件事的标志性色彩。那个时候,凡是仇视教师群体的人们心头都是一凛,不敢有半个微词。</p><p class="ql-block"> 可二十多年过去了,你发现没有,就在最近几年,教师遇袭、教师被学生辱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所有主流媒体竟然在这种现象面前保持了沉默,岂非咄咄怪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