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沉浸式地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和感动如鲠在喉。如同千军万马踏过浅草如茵的青青草原,得得的马蹄一阵紧似一阵直扣心扉,绝尘千里……</p> <p class="ql-block"> 这部书是由一个年迈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回忆讲述的,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为驯鹿寻觅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严寒、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下求生存。鄂温克族的百年兴衰浓缩在这本书里,书里充满了对自然、对神、对生命的敬畏。他们住的房子叫希楞柱,用木头支起来像伞一样能看见星光的房子;他们喝鹿奶,吃熊肉,吃前还要学乌鸦叫,让熊以为是乌鸦吃的;他们的萨满充满了魔力,穿着神衣,戴着神帽,跳着神舞就能救活人。</p><p class="ql-block"> 一部好的作品,总带给人无穷的人生力量,而这部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是生命的热爱与勇敢。《额尔古纳河右岸》带给我的最初感动就像董宇辉说的“我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充满了对力量,对生命,对森林,对流水,对落叶,对日月,对清风,对苔藓,对起舞的萨满,对夜里的月光,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的爱”。书中写到“我喜欢住在希楞柱里,它的尖顶处有一个小孔,自然而然成了火塘排烟的通道。我常在夜晚时透过这个小孔看星星。从这里看到的星星只是不多的几颗,但它们异常明亮,就像是擎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似的。”“我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会吹散我心底的愁云;我心烦了,就到河畔去听听流水的声音,它们会立刻给我带来安宁的心境……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身所在。</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海,起起落落。游猎于森林中的人们的生活之海更是时时充满暗流涌动、波涛汹涌。然而这群人的勇敢让人甚至很少听得到无助的叹息和无奈的绝望:他们可以单枪匹马直面饥肠辘辘的狼群;可以兵分几路去寻找暴雪载途的驯鹿;可以主动隔离去挽救突如其来的瘟疫;可以深明大义去抵抗日寇的侵略。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 二是人性的善良与包容。书里人物性格各异却相处和谐。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虚伪算计。我想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个部落能够和谐共生的原因之一应该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包容——他们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而不是耗尽此生声嘶力竭地固守自己却要求别人改变。</p><p class="ql-block"> 族群中还有太多关于死亡的故事,但让人感动的是,这些鄂温克人在目睹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死亡之后,仍然对人生抱有最初的善良和坚定的大气包容:在迁徙途中睡着再也没有醒来的姐姐列娜;在冰雪夜里因疲惫睡着而被冻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暴风雨中的森林里被雷电击中的父亲林克;婚礼的篝火旁穿着羽毛裙跳舞倒下的母亲达拉玛;新婚之夜上吊自杀来反抗母亲的金德;被养父禁锢自由而跳下悬崖的玛伊堪;与狼同归于尽的达西和他的猎鹰奥木列;为救人被黑熊夺取生命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还有为了救人,一次又一次牺牲自己孩子的萨满妮浩……那些夭折的孩子,被装在布袋里,放在向阳的坡上,照着阳光,贴近土地和花朵;那些逝去的大人,被高高悬起,心怀温暖,面含微笑,葬在风里。穿越漫漫光阴,老人平静地回忆着这些新生与离别,这些欢笑和伤痛,哀伤中透着安详, 道尽了无数生命的轮回更替,蕴含了人性中海纳百川般的巨大的善良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死不过是一呼一吸之间。《贝加尔湖畔》中唱到“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有多少你我,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每一颗强大的内心深处都填满了泪水,每一个粲然的笑容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煎熬。这部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痛。”所以,面对生命的无常,要学会用时间来慢慢疗愈和轻轻放下。</p> <p class="ql-block"> 三是信念的坚守与从容。书中九十岁的老人用自己一生史诗般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信念的坚守与从容。一代代鄂温克族人的冷暖与离合、纯粹与勇敢,久久令人难忘。相信当我们每个人合上书的那一刻,都好像有一块情感的大石压在胸口。掩卷沉思,是否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绵长河流不舍昼夜地缓缓流过?那么,扪心自问一下这条河流究竟是什么呢? </p><p class="ql-block"> 这条河也许是我们终将逝去的故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那时的天总是很蓝,阳光耀眼;那时的花总是很艳,香气弥漫;那时的猫猫狗狗是我们相依相守的好伙伴;那时的伙伴是我们匮乏日子里的回忆香甜。故土的山山水水、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脊背,故土的角角落落、晨光中的炊烟暮霭里的峰峦,故土的丝丝缕缕,记忆最初的一声大笑一次叹息,都已经化作我们的血液长成我们的骨骼。所以,天涯游子无论走出多远,日夜盼望的还是回到梦中的故园扣响柴扉邀月举杯。</p><p class="ql-block"> 这条河也许是我们坚守的初心,当“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对于鄂温克族的人来说,却越来越不知去往何处。政府为他们在小镇上盖了定居点,给驯鹿也建了很大的围栏。年轻的孙辈们,陆陆续续都下山了,不久,又有人因为不适应回到山上。年迈的老人却固执地选择了留下,这是她一辈子不曾离开的地方,这里承载了她所有的阳光风霜。历经大半生的风雨沧桑后,她已经不喜不悲,平静淡然。有一天她会与天地融为一体,在大自然怀抱中出生,也在大自然中怀抱中离去。就如同书中所说“我守着这团火,无论遇到狂风、大雪、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未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那么,出走半生的我们,是否已是“尘满面,鬓微霜”,是否忘了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我忽然就想到了那些磕长头去朝圣的人们,好像突然间读懂了他们这种古老的行为,或许他们的心中也有一座高山,一条流淌在时光中的额尔古纳河吧。</p> <p class="ql-block">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特别爱用这句话来教育他的学生。 哲学家就是哲学家,总是几个字就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这个世界上你最不了解的,其实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期望人们通过“认识自己”得到幸福,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永远记得自己是谁,这应该是人生在世的大智慧,或许,对于人而言,永远记得自己是谁并能坦然面对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