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一)

高剑南

<p class="ql-block"> (上字下图)</p> 写在前面 <p class="ql-block">  我是40后,享受大病医保,行走不太方便。年初阳康后,只能在室内走动,在阳台上晒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我家就住在华政长宁校区的对面,在阳台上可看到它的部分景色。疫情过后,看到走在苏河华政段步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十分羡慕,引发了我也想去走一走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华政长宁校区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旧址。我的母校,也是我工作一辈子的华东师大,与圣约翰血脉相连,我的前辈与师长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圣约翰大学,究竟是所怎么样的大学?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财富?我十分好奇。得知原本分隔校园与河滨步道的围栏已被拆除,可以进入华政校园了。更坚定了我走出家门探个究竟的决心。于是,我在努力增强体力的同时,查找资料,做好预习用的美篇。到了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我终于走进圣约翰大学旧址,初步实现了预设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美篇目录</p><p class="ql-block"> 走访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一)</p><p class="ql-block"> 华政与圣约翰大学</p><p class="ql-block"> 约大的百年近代建筑(上)</p><p class="ql-block"> 走访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二)</p><p class="ql-block"> 约大的百年近代建筑(下)</p><p class="ql-block"> 不能忘却的纪念</p> 华政与圣约翰大学 <p class="ql-block">  苏州河在这里拐了一个“U”字形的大弯,华政长宁校区大部分座落在这个弯围成的半岛上。成为全上海唯一有苏州河流经的大学。</p> <p class="ql-block">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p><p class="ql-block"> 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系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有三个校门。</p> <p class="ql-block">正门 万航渡路1575号</p> <p class="ql-block">北门 顺义路216号</p> <p class="ql-block">河东校区门 光复西路1437号</p> <p class="ql-block">  在阳台上拍摄到的华政长宁校区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我家楼顶平台上拍摄到的华政长宁校区。</p> <p class="ql-block">下载一张航拍图</p> <p class="ql-block">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渐入。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大学基本上是横向的移植,而不是纵向的继承。</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p><p class="ql-block"> 简称圣约翰、约大,美国圣公会在中国设立的教会学校之一。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在上海沪西兴办圣约翰书院,1892年起正式开设大学课程,1905年升格为大学,这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的始建时间比天津大学(1895)和北京大学(1898)都要早。圣约翰大学在诸多方面开创了中国新式高等教育之先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北临苏州河,南面是租界的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1909~1910年的两年间,约大校园经历了两次扩展。头一年,学校购买了苏州河东岸的84亩土地,这个范围大部分为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河东校区,建成了体育场等设施,包含一条400多米长的跑道和一个高标准的足球场,可举办田径赛和体育赛。第二年,学校购得南部原属兆丰花园的72亩土地。在购进这块地时,北面已有的一栋小楼,是兆丰花园前主人霍格兄弟的私人别墅,纳入校园后,就改用为校长住宅和行政办公楼了。</p><p class="ql-block"> 可见,严格讲,今日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区跨了长宁、普陀和松江三个区。</p> <p class="ql-block">俯瞰圣约翰大学旧址</p> <p class="ql-block">换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施约瑟(Samnel l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 1831-1906)</p><p class="ql-block"> 施约瑟是他的中文名。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一位学贯中西的犹太人。</p> <p class="ql-block">  施约瑟出生在立陶宛的犹太贫苦家庭。会讲13种语言,识20国文字。1854年到美国,改犹太教为基督教。1859年由圣公会派到中国传教,三年之内他学会了上海话、官话(国语)和文言文。1879年任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办学,二是译经。他是中国第一所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始人。 他翻译《新旧约全书》,既有白话文版,又有文言文版,“雅俗兼具”。</p><p class="ql-block"> 施约瑟总结了圣公会和其本人在华宣教的经验,认为在华传教必须要有其他的载体,而建立一所教会大学成了最为可行的方案。1875年起筹款、购地,1879年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成立圣约翰书院。院名是在异教世界宣道颇力的使徒约翰。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和上海方言授课。1881年改以授英文为主,并注重西方自然科学的教学。同年又将圣公会创办的文纪、裨文两所女校合并迁入圣约翰书院内,取校名“圣玛利亚女书院”。 1883年因病辞去圣约翰书院院长,后由文惠廉继任,1888年圣约翰大学由卜舫济掌校。</p> <p class="ql-block">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1864—1947)</p><p class="ql-block"> 生于纽约,会讲带浦东口音的上海话。在西方教会反对传教士与当地华人结婚的情况下,娶了一个中国女子(百年前的跨国婚姻)。任职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53年。视上海为家,直到老死。</p> <p class="ql-block">  188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士学位。1886年获纽约神学院学士学位,后来中国任圣约翰书院英文教师。1888年任该校主任,1888-1941年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办校初创时,课程只限于中学,校舍亦很简陋。经过他精心擘划,30年间资产增加了200万银元,校园从84亩拓宽到228亩。先后建造15幢大楼、28所住宅,有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交谊室等。课程自中学到大学,成为当时全国学科齐备的最高学府之一,设有神学院、医学院、文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等。卜舫济一贯倡导用英语教学,除国文课外,其他学科教学全用英语。在邀请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来校考察后,听取黄炎培的建议,添设国文科目,增多大学部的国文学分,增购了国文图书。还聘请约大毕业生、时任南京大学教育科教授孟宪承回校主持国文部,使得圣约翰长期以来重英文轻国文的情况有所改观。他自1888年任校长至民国30年(1941年)去职,长达53年。期间,兼文理学院院长,兼管中学部。除教授英语外,还讲授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等课程。同时担任中华基督教育会会长、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教育委员会会长、皇家亚洲学会会长等职。他课余研究中国历史,著有《中国之暴动》、《中国之危机》。光绪三十年,出版《中国历史大纲》、《中国历史概略》。民国17年出版《上海简史》。</p><p class="ql-block"> 卜舫济主张教育与政治分离,反对以学校为基地从事政治运动,为此曾与从事政治运动的约大学生发生数次冲突事件。1925年,一批学生因此退学,另组光华大学。</p><p class="ql-block"> 1941年卜舫济辞去圣约翰大学校长职务后回到美国。1946年,82岁高龄的卜舫济重返上海,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儿是我的家,我要永远在这儿,直到老死。”1947年3月7日,在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因心脏衰竭去世。</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有着‘知恩图报’的美德,对于卜舫济这样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予应有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约大”的校徽与校训</p><p class="ql-block"> 中英合璧。英文校训是Light and True,意为“光与真理”;中文校训出自《论语·为政》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校徽背景里的中国元素竹节则寓意生而有节,节节高升。</p> 圣约翰的多个第一 <p class="ql-block">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一所上海乃至全国开办最早,学科齐全,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从创办之初起,始终强调小规模、精英化的办学模式,专注博雅通识化的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延续“学思结合”、“中外汇通”、“三育并重”、“服务社会”的历史文脉与学术传统。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创下了多个记录。按时间排序为:</p><p class="ql-block"> 1)1879年圣约翰书院初设国文、神学两部。1880年增设医科,由上海同仁医院院长文恒理(H. W. Boone)创办,开沪上西医教育之先河。1881年增设英文部,是中国当时英文教育最好的大学。</p><p class="ql-block"> 2)1885年创立的圣玛利亚书院,是沪上最早的女校之一。</p><p class="ql-block"> 3)1890年5月20日,圣约翰大学举办了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次以田径为主的体育运动会,因而成为中国体育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的最早举办者。</p><p class="ql-block"> 4)1892年起,正式开设大学课程,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因而成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它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是中国首座除国文课外全英语授课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5)1896年,圣约翰形成文、理、医、神学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当时沪上唯一的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6)1898年,约大获得两江总督刘坤一所赠的200支枪,此后,每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是中国最早对学生实行军训的大学。</p><p class="ql-block"> 7)1900年,成立同学会,是国内最早成立校友会的大学。</p><p class="ql-block"> 8)1901年,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足球队。因当时学生们的头上还梳着辫子,这支足球队也被称为“圣约翰辫子军”。</p><p class="ql-block"> 9)1906年,医科学制改为七年,毕业者授予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学校之一。</p><p class="ql-block"> 10)1906年以后,圣约翰的毕业生可以进入美国各大学深造,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甚至同意免试招收,因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约大成为沪上学生最向往的大学。</p><p class="ql-block"> 11)1911年始实行学分制、学衔制。1913年始招收研究生。圣约翰大学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医、工、神、农六大学院17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 12)1919年圣约翰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校友和学生捐建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大学体育馆——“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落成启用。其室内游泳池为当时罕见。1920年6月9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邀请圣约翰大学游泳队至该会泳池参加游泳比赛,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游泳比赛。</p><p class="ql-block"> 13)1921年,创办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新闻专业。</p><p class="ql-block"> 14)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因为初期没有办公场地,就在圣约翰大学26、27号楼中办公。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是中国奥委会的前身,因而华政校园内的26、27号楼,是中国奥委会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 15)1942年,约大成立上海高校第一个建筑工程系,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全面引进现代建筑思想的教学机构。</p><p class="ql-block"> 16)1938年,圣约翰大学的中共党支部成立。1945年,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在圣约翰大学成立,交谊楼成为中共地下党圣约翰总支部的基地。1949年5月26日夜晚,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领导人员抵达上海,与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在圣约翰大学会面,详细讨论上海解放后的接管工作。圣约翰大学交谊楼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沪上第一宿营地。</p> 约大办学73年 <p class="ql-block">  1949年秋,约大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1年,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p><p class="ql-block"> 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被撤销,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中文系(部分)、历史系并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附中并入上海市五四中学。圣约翰在原址只留下政治系。</p><p class="ql-block"> 1952年,圣约翰大学结束办学后,改为华东体育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后华东体育学院迁至江湾,圣约翰大学旧址上仅剩华东政法学院。它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之一。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学系合并组建。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p>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曾被誉为“东方哈佛”、“东方剑桥”、“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等,在其存在的七十三(1879-1952)年里,毕业生6500人,肄业生4282人。培育出了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杰出校友。外交家顾维钧、文学家林语堂、出版家邹韬奋、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教育家孟宪承、红色牧师董健吾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从这里启程,走向各自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顾维钧(1888.1-1985.11)</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5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政治学硕士、国际法及外交法学博士学位。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1919年1月19日,在巴黎和会上,31岁的顾维钧用一场怒不可遏、酣畅淋漓的演讲,让这个世界第一次真正的听到了中国人的声音,被欺凌了近百年的华夏第一次掷地有声的说出那个“不”字。32岁的顾维钧从日本虎口要回山东。35岁的顾维钧跟沙皇俄罗斯讨回了天津俄租界。43岁的顾维钧从比利时手中强硬夺回天津比租界。1945年57岁的顾维钧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了五常之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光,也代表着中国从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有的地位。曾任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晚年的顾维钧笔耕不已,写下记录了中国近代外交风云的回忆录,他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1985年11月14日,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是平静的一天”后,安详地离世,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林语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1895.10-1976.3)</span> </p> <p class="ql-block">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191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景星学社社员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p> <p class="ql-block">邹韬奋(1895.11-1944.7)</p> <p class="ql-block">  祖籍江西省鹰潭市。我国新闻出版史上最杰出的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和出版家。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评击黑暗势力。1936年在“七君子事件”中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获释。邹韬奋出狱后辗转重庆、汉口、香港继续开展爱国救亡工作。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同年9月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共党员,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亲题挽联。1949年毛泽东为邹韬奋逝世五周年纪念题词:纪念民主战士邹韬奋。</p> <p class="ql-block">周有光(1906.1-2017.1)</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1923年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经济学,辅修语言学。1925年因五卅惨案离校,改读由爱国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p><p class="ql-block"> 周有光先生的前半生,在金融和经济领域辗转,成为很有名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1955年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最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指出:“一国人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推广共同语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先行工作。”提出“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汉语拼音三原则”:口语化、音素化和拉丁化。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拼音字母化”,信息时代应增加“中文电脑化”和“术语国际化”。</p><p class="ql-block"> 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p><p class="ql-block">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是圣约翰大学最长寿的校友。2018年4月,周有光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2019年12月6日,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致敬奖。</p> <p class="ql-block">孟宪承(1894.9—1967.7)</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1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1951年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并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三、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等职务。</p><p class="ql-block">  孟宪承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建树甚丰,著作等身,同时在文史哲等学科也有很深造诣。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首批29位部聘教授名单中,孟宪承是唯一的教育学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2006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首批宣传名单,是其中唯一的教育学家。</p><p class="ql-block">  孟宪承提出现代大学的理想是: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董健吾(1891—1970.12)</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生在江苏省一个名门望族之家,祖父曾是几个地方的县令,祖母沈氏家族经营船业,家产十分丰厚。董健吾长大后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应十分顺畅,可他却偏偏选了一条很特别的路。</p><p class="ql-block"> 1911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理科,后又专修两年神科。与宋子文是同窗好友。大学毕业后,董健吾接受卜舫济的任命,到小学当校长。7年后,被调回母校,担任卜舫济助理一职。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董健吾带领约大爱国师生,降下校园里的美国国旗并撕碎,升起当时中国的国旗,发动学生离校,上街游行抗议。董健吾的行为打破了卜舫济把他培养成接班人的想法,董选择辞职。曾任圣彼得教堂牧师,后在冯玉祥部任秘书兼英文教师。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上海参加中央特科,牧师董健吾成了一名红色特工,圣彼得教堂成了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他在霞飞路和嵩山路路口开设“松柏斋古玩店”,作为情报站和联络站,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和联络工作。他参加了处决致使澎湃等四烈士牺牲的叛徒白鑫等行动。1930年2月接受陈赓交待的特殊任务——用牧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创办一所专门收养革命子女和烈士遗孤的幼稚园。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变卖了祖母分给他的几十亩上好的田地,筹款创办了“大同幼稚园”。收留了30多个孩子,包括毛主席的三个儿子。顾順章叛变后,党中央决定撤销大同幼稚园。毛岸英、毛岸青由董健吾扶养了四年。后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在张学良的帮助下,送毛岸英、毛岸青去了苏联。</p><p class="ql-block"> 1932年,根据组织委派,董健吾担任党组织与国民党左派人士宋庆龄的私人联系工作,1936年董健吾受宋庆龄之托两赴陕北。第一次是给延安送信,作为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不懈努力的回应,表达国共两党重修旧好,联合抗日之信息。董健吾成为“四·一二”之后沟通国共双方的第一个联系人,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是护送斯诺、马海德去延安。</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董健吾通过关系在敌伪情报机关任职,为党保护、救助了许多优秀干部,为党提供了日军的很多机密情报。还参与策划了炸沉日本军舰炸沉出云舰。</p><p class="ql-block"> 1949年解放军打过长江,苏州警备司令厉进川准备死守苏州城,董健吾单枪匹马,成功劝说厉进川战前起义,保住了苏州这座古城。</p><p class="ql-block"> 董健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在中国最贫苦动荡的年代,放弃了牧师的“天堂”,开始了“地下”的奋斗。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独特的一笔。晚年他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可董健吾光明坦荡,“知我罪我,自有公论”。原本可以安乐一生的他,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杰出校友还有</p><p class="ql-block">施肇基:政治家,外交家</p><p class="ql-block">宋子文:政治家,金融家,外交家</p><p class="ql-block">荣毅仁:红色资本家,前国家副主席,中信集团创始人</p><p class="ql-block">邹文怀:香港电影教父,缔造出李小龙和成龙两位国际巨星及许多演艺明星,嘉禾集团创始人</p><p class="ql-block">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创始人</p><p class="ql-block">经叔平:老上海商业巨子,民生银行创始人,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p><p class="ql-block">史久镛:曾是中国政府的法律代表或顾问,前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院长,是首位中国籍国际法院院长。</p><p class="ql-block">黄嘉华:外交家,前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容永道: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创始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吴宓: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p><p class="ql-block">吴宗锡:著名评弹理论家,前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吴肇光: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郁知非:中国血液病学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郭迪: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颜福庆:上海医科大学和中华医学会创始人</p><p class="ql-block">张乃峥:中国风湿病学奠基人</p><p class="ql-block">孙学悟:中国基础化学工业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顾震隆: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奠基人</p><p class="ql-block">罗荣安:中国航空教育开拓者</p><p class="ql-block">刘鸿生:老上海实业大王</p><p class="ql-block">刘以鬯:前香港作家联会会长,经典电影《花样年华》的原著作者</p><p class="ql-block">连横: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p><p class="ql-block">俞大维:兵工学家,政治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李慎之:哲学家,社会学家</p><p class="ql-block">张仲礼:经济学家,前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蒋一成:石油勘探专家,美国亚洲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严家淦:政治家,前台湾地区领导人</p><p class="ql-block">陈成达:中国足球界元老</p><p class="ql-block">丁光训:爱国宗教领袖,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p><p class="ql-block">马约翰:体育教育家,前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p><p class="ql-block">蔡至勇:华尔街第一个华人大亨</p><p class="ql-block">周诒春:清华大学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鲁平:前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贝聿铭:毕业于圣约翰中学,世界著名建筑大师</p><p class="ql-block">张爱玲:毕业于圣玛利亚女子中学,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p><p class="ql-block"> 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校友有龚岳亭、肖碧莲、刘彤华、黄量、蒋锡夔、江绍基、翁心植、魏敦山、李继侗、周勤之等。</p><p class="ql-block"> 他们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所在的行业领域起到过重要的影响。</p> 圣约翰与华师大 <p class="ql-block">  1952年院系调整时,圣约翰大学除理学院、教育系和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外,11万余册藏书,包括盛宣怀后人捐赠给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的6万余册“愚斋”古籍(后愚斋藏书中的中医书籍被调拨给成立不久的上海中医学院)、6000多份生物标本以及家具等教学资源均由华东师大继承。圣约翰大学原址一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分部。原属约大的38名教职工和128名学生于此时融入了华东师大。成立之初的华师大,以圣约翰大学的师生人数为最多。</p><p class="ql-block"> 1925年由离开圣约翰大学师生创建的光华大学,也是华东师大建校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学校筹建之初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张祖培和首任体育系主任吴邦伟、历史学家陈旭麓等都是约大校友。师大图书馆首任馆长王国秀曾任约大历史系主任。</p> <p class="ql-block">  就化学系而言,严风霞先生,1951年和1952年还是约大学生的她,兼任圣约翰大学党支部书记、党委副书记,曾两度出任华东师大化学系党总支书记,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陈联盘先生原任圣约翰大学理学院院长、化学系系主任;刘恒椽先生任华师大化学系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他与徐钟隽先生都曾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后转入华东师大留校的。我很幸运在大二的时候聆听了刘恒椽先生的《有机化学》课和徐钟隽先生的《分析化学》课。</p> <p class="ql-block">严凤霞先生</p> <p class="ql-block">刘恒椽先生</p> 百年近代建筑(上)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不仅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还留下了上海第二大的优秀历史建筑群,27栋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史非常重要的空间载体,呈现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94)、长宁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3)、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p>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27幢国保级历史建筑的名称与位置图</p><p class="ql-block">1)同仁楼B楼 2)交谊搂 </p><p class="ql-block">3)四号楼 4)红楼图书馆 </p><p class="ql-block">5)六三楼 6)思孟堂</p><p class="ql-block">7)格致楼 8)思颜堂 </p><p class="ql-block">9)韬奋楼 10)17号楼 </p><p class="ql-block">11)16号楼 12) 18-19号楼 </p><p class="ql-block">13)体育室 14)树人堂 </p><p class="ql-block">15)20号楼 16)21号楼 </p><p class="ql-block">17)东风楼 18)23号楼 </p><p class="ql-block">19)24号楼 20)25号楼 </p><p class="ql-block">21)26-27号楼 22)28-29号楼 </p><p class="ql-block">23)30-32号楼 24)33-35号楼 </p><p class="ql-block">25)36号楼 26)10号楼 </p><p class="ql-block">27)四尽斋</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的校园风貌</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看到的校园历史风貌形成于19世纪末到1930年代之间。它的空间格局以围合院落和开敞绿化相结合,并充分利用沿苏州河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教学、办公和学生宿舍楼按早期西方校园建筑类型建造,但都结合了传统中国式屋顶。反映了中西合壁、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在近代中国,中西合璧风格的校园建筑并非约大特有,但约大开了近代中国中西合璧校园建筑之先河。</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校园风貌形成的起点,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怀施堂(1895年落成),即现在的韬奋楼。这座最早落成的主体建筑,为校园建筑奠定了基调。时任校长卜舫济明确约大校园建筑要秉持“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如屋顶之四角,皆做曲线形”的设计理念。从此,“屋角起翘的歇山顶”样式运用在了校园内几乎所有的校舍建筑上。</p><p class="ql-block"> 另外,霍格家族留下的乡村别墅,随兆丰花园的一部分土地纳入约大校园,这座室内完全西式、而立面与屋顶是按主人理解的传统中式建造的住宅,无疑也为校园最初的风格构想带来了直接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继怀施堂之后建成的格致室(1899年)、思颜堂(1904年)和思孟堂(1909年)等,均采用了四角起翘的中式屋顶。不过这些早期的中西合璧式样显得有些生硬,因为设计师几乎没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知识,更多是表面的模仿。在27幢建筑中唯一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作品——交谊楼(1929年落成),呈现明显的中国宫殿式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1935年落成的树人堂虽然没有摆脱中式的大屋顶,进口处仍有中式挑檐屋顶,但整体更趋简化,更具现代主义的式样。</p><p class="ql-block"> 约大历史上建造的最后一幢建筑是1940年代末在河东校区建成的四尽斋。四尽斋再也不见中式屋顶,成为约大校园建筑结束中西合璧风格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图为国保级别的建筑——韬奋楼、格致楼、思颜堂、东风楼、体育室等建筑与华政桥的位置图。</p> 韬奋楼(怀施堂) <p class="ql-block">韬奋楼-41号楼</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书院成立时的第一栋教学楼是一座1879年4月建筑的四合院。正式成立大学部后的1895年,第二代教学楼因纪念创始人施约瑟而得名怀施堂。1951年3月,为纪念约大杰出校友邹韬奋,改名为韬奋楼。 </p><p class="ql-block"> 怀施堂由通和洋行设计,以钟塔展开的两进合院式布局。西式建筑的体量之上加以中国式的屋顶四角翘起,尽管中西两种建筑风格的结合还相当生硬,但怀施堂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一次开创性尝试。与别的楼不同的是:一有钟楼,正点时会响起宏亮的钟声;二是有两个院落,呈日字形;三是原本合院的内立面才有回廊,现在外立面上亦设置了外廊。</p><p class="ql-block"> 1895年怀施堂落成,有87个房间,落成之初楼下设课室、膳堂和图书馆,楼上为学生宿舍。图书馆于1904年迁往思颜堂。1951年3月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成立后,该楼一层为教室,二层为学生宿舍。1979年华东政法学院复校,该楼二层亦逐步改成教室。</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 </p><p class="ql-block"> 原设计方案中的钟楼位置是一座四层高的塔楼,后来采纳了科学系主任顾裴德的建议改为钟楼,安置了1876年制造的大自鸣钟。从时间上说,它是上海第一座自鸣钟钟楼。</p><p class="ql-block"> 西式大钟与中式钟楼重檐歇山顶的奇妙组合成为怀施堂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大修时,钟楼被改建成单檐四坡顶造型。</p> <p class="ql-block">校标</p><p class="ql-block"> 华东政法大学校标形状是三边为弧形的等边三角形,上半部弧形部分为华东政法大学英语译名全称,中间主体部分为由“HDZF”(“华东政法”汉语拼音大写首字)四个字母组成的学校韬奋楼建筑造型,底部由天平和书本图形组成。</p> <p class="ql-block">  1995年,韬奋楼中心庭院立起了邹韬奋的半身铜像。同年11月15日,举行揭幕典礼,以纪念邹韬奋百年诞辰。</p> <p class="ql-block">韬奋楼东西两侧的部分立面</p> <p class="ql-block">韬奋楼里的教室</p> 格致楼 <p class="ql-block">格致楼-42号楼</p><p class="ql-block"> 又名科学馆、办公楼,1898年11月20日奠基,1899年7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p><p class="ql-block"> 该楼原址为1879年购置的别墅住宅,供圣约翰书院的创始人、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办公和起居使用。1899年7月19日格致楼作为校园建筑正式落成。</p><p class="ql-block"> 与怀施堂相仿,格致楼的建筑风格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其西侧墙面与怀施堂南侧墙相仿,而南侧墙面为城堡式。</p><p class="ql-block"> 格致楼共计60个房间。其一、二两层为物理、化学实验室及课室和博物院;三层为学生宿舍,后改为医科课室等。格致楼是当时中国所有院校中第一座专门教授自然科学的校舍。</p><p class="ql-block"> 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成立时为办公楼。1998年暑期,改作学生宿舍,并重新取名格致楼。2018年元月格致楼完成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中首座老楼文保修缮工程。</p> 思颜堂 <p class="ql-block">思颜堂的俯视图</p> <p class="ql-block">思颜堂-40号楼</p><p class="ql-block"> 1903年学校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1904年10月1日落成后为学生宿舍、大会堂、办公室,共计114个房间。这是圣约翰建筑群中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建筑,纪念为圣约翰大学建校贡献最多的中国牧师颜永京先生。</p><p class="ql-block"> 半合围,呈U字型,采用中西结合建筑形式,东侧南顶以阳台护栏式装饰。</p><p class="ql-block"> 建成时西侧三层均为学生宿舍,从怀施堂迁移来的图书馆置于一楼西南隅。东侧二楼设大会堂,可容600人。东测一楼为办公室。华东政法学院成立后,思颜堂为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颜永京(1839.2-1898.6)</p> <p class="ql-block"> 祖籍厦门,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基督教圣公会早期的华人牧师之一,武昌文华书院的开创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1848年曾协助美国驻沪领事文惠廉办学。1861年毕业于俄亥俄州建阳学院,后获名誉硕士学位。回国后在英国驻沪领事馆以及公平洋行和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职。1879年协助施约瑟主教筹建圣约翰书院,募资购地,兴建校舍。他主持校务工作达8年,并兼数学、自然和哲学教授。因而也是圣约翰学院开创者之一。在圣约翰期间,他翻译了外国教育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名著,是公认的最早进入教会教育高层的中国人。1888年颜离校后,校务工作才由美籍牧师卜舫济接任主任。</p><p class="ql-block"> 1881年4月6日和1885年11月25日,颜永京曾致信工部局,抗议不准中国人游览外滩公园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颜永京的儿子颜惠庆是圣约翰的校友,曾任北洋政府总理。</p> <p class="ql-block">  思颜堂的北侧面,透过铁门可看到庭院。</p> <p class="ql-block">  1913年2月1日,圣约翰大学举行学期结束仪式,孙中山先生应邀在思颜堂大会堂发表演讲。他告诫青年:“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p><p class="ql-block"> 图为今日的大会堂。</p> 思孟堂 <p class="ql-block">思孟堂-43号楼</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孟嘉德(Arthur s.Mann)牧师而命名。1904年至1907年孟嘉德在校教授哲学,他是近代第一位将西方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的外国学者。曾为约大创作校歌。1907年7月在庐山因营救落水的中国朋友而同溺于瀑布中。为了哀悼孟嘉德牧师,约大学生发起捐款,1909年建成此堂,作为学生宿舍楼。该楼曾几度更名,1998年复名思孟堂。</p> 校长楼 <p class="ql-block">  校长楼也称4号楼,是校园里一座最古老的建筑。原是兆丰花园(今中山公园)前主人霍格兄弟的私人乡间别墅。前业主自购地至落成建造时间长达36年(1863-1899)之久。1911年忽欲出售,价银14万两。约大募银购得(其中2.5万两由教会拨付)。该楼设计结构复杂,建造精致。前楼是一排精致玲珑的落地格子窗——朱红窗格、铜制窗栏。二楼屋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彩绘穹顶。楼内的房间保有一贯的贵族气息,宽阔的空间、暗色的木制地板、宽大的壁炉……约大购置后,楼上为校长住宅,楼下改作图书馆(由思颜堂迁来),西北隅设有函电收发室;楼顶筑有塔楼,可供凭眺;楼西侧平房为约大校办。现为院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东侧面</p> <p class="ql-block">西侧面</p> <p class="ql-block">北侧面</p> <p class="ql-block">内景</p> 罗氏图书馆 <p class="ql-block">罗氏图书馆-5号楼</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在1916年之前没有一座专门的图书馆,先是在怀施堂设立图书馆,有圣公会英文宗教藏书、施氏所藏的中国书籍等。迁到思颜堂以后,学校又接受了许多的捐赠书籍。藏书量的剧增将修建图书馆提上了圣约翰大学的日程。1913年,为庆祝校长卜舫济任职25周年。校友和学生们筹款建造周年堂,1916年落成,学校的图书馆搬至这里。</p><p class="ql-block"> 馆舍为中西参半的两层建筑,大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二楼有藏书室、陈列图书和阅览室,中间为馆长及馆员办公室,并悬挂着卜舫济的画像。一层楼曾设神学院图书室兼课室和报章阅览室等。</p><p class="ql-block"> 建馆时,捐助贵重书籍的校友很多。其中,曾任驻英公使施肇基博士捐助值洋1000元的书籍。1933年,在校友宋子文的帮助下,又获得盛宣怀私人藏书66607册中文书籍。因美国纽约市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罗氏(Seth Low)与其弟捐助书籍甚多,故曾称为罗氏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华政于1984年建造新的图书馆大楼后,老的图书馆因外墙用红砖砌筑,被人称作“红楼图书馆”,以示区别。</p><p class="ql-block"> 请注意图片中楼前草坪上的两根老旗杆的底柱。</p> 六三楼 <p class="ql-block">六三楼-6号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罗氏图书馆东侧,原名斐蔚堂。1939年圣约翰大学师生和校友为纪念圣约翰大学神学科主任郭斐蔚主教,捐献建成。</p><p class="ql-block"> 为两层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中西合壁的建筑。曾一被圣玛利亚女校使用,后为办公用房。</p> <p class="ql-block">  约大师生具有反清、反殖民主义的光荣传统,上海历次的学生爱国运动,都有约大学生积极参加。</p><p class="ql-block"> 1925年,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6月1日,圣约翰大学的师生向校方提出要停课,集会降半旗,悼念在五卅惨案中遇难的中国同胞。校长卜舫济明确拒绝学生的请愿,学生与校方发生激烈冲突。6月3日,师生们在罗氏图书馆前,也是后来建造的斐蔚堂前,升挂中华民国国旗,到大会堂集会,会毕又返旗杆处,但国旗已被降下,引起轩然大波。553名学生和包括孟宪承在内的17名爱国教员登报宣誓与约大永远脱离关系,永远不进任何外国教会学校,大声高呼“中华万岁”三次后,愤然离校。让卜舫济没有想到的是带头升起国旗、签名的竟是被卜舫济看中的接班人董健吾。</p> <p class="ql-block">  离校的师生,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赠款捐地,取中华民族如“日月光华”之意,组建了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约大师生“六三”壮举,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民族气节。1952年院系调整时光华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p> <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为纪念六三爱国壮举,将旗杆所在的草坪旁的斐蔚堂改名为“六三楼”,以昭示后人。六三楼一度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办公室,1998年改建为行政职能部门的办公室。</p> 体育室 <p class="ql-block">体育室</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强健学生的体魄。学校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等体育项目引入中国,还开展了拳击、赛船、越野跑、击剑、骑马、垒球、美式足球(橄榄球)等项目。1890年,学校组织了第一届运动会,开创了中国学校运动会的先例。学校还成立体育部,有专职体育教员。</p><p class="ql-block"> 1918年,圣约翰大学在怀施堂以北修建了带有室内游泳池体育室,1919年竣工,命名为顾斐德体育纪念室。顾斐德(Frederick C. Cooper)教授于1894年到约大任科学系主任,他是圣约翰大学校徽的设计者,是学校体育运动最早的发起者。于1915年在英国去世,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体育室。1952年改名为体育室。</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馆。是一座红砖建筑,门前有石鼓,屋顶有飞檐,突显中国风格。</p> <p class="ql-block">隔河看到的体育室</p> <p class="ql-block">   馆内游泳池在二楼东侧,长60英尺、宽20英尺,上架玻璃天棚。 这在当时十分罕见,是上海学校的第一个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0月,为纪念中国奥委会的诞生,再现约大的体育贡献和学校体育发展,华政将体育文化博物馆建于体育室内。馆内陈列了134件珍贵藏品,有第一枚古奥运钱币、从洛杉矶奥运会带回的第一枚奥运会官方参与者纪念章,圣约翰大学校友使用过的网球拍、垒球棒、棒球手套等。</p> <p class="ql-block">  1932年,圣约翰大学教务长、体育部主任沈嗣良率中国短跑名将刘长春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创了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入场式的场景。前为旗手刘长胜,后为团长沈嗣良与随团人员。</p> <p class="ql-block">沈嗣良(1896-1967)</p> <p class="ql-block">  近代体育活动家。1919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应聘为圣约翰大学教务长兼体育部主任。1924年7月,和王正廷、张伯苓等人一起,发起成立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部设在上海。先后担任该会董事、名誉主任干事、总干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由此开始自己组织体育赛事、管理体育运动,是中国体育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王正廷、张伯苓公务繁忙,协会工作主要由沈嗣良带领圣约翰大学师生完成。</p><p class="ql-block"> 1932年7月30日,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们在政府不予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向社会多方筹措参会资金,步履维艰地拉开了我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序幕。1936年8月,沈嗣良作为总干事,与总领队王正廷一起,率中华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p><p class="ql-block"> 1940年在日占期间的上海,圣约翰被迫停办。两年后,圣约翰大学艰难复课。由沈嗣良担任校长,这是圣约翰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校长。沈嗣良先后担任圣约翰大学副校长、校长。他曾倡议并主持建造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后移居美国,于1967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  体育室不仅蕴含着学校悠久的体育历史和浓厚的体育文化,还讲述着解放上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陈仲信(1929﹣1949),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秋,按党组织决定陈仲信进入省吾中学(由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党员创办的革命据点学校),担任学生支部组织委员。</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人民保安队长宁区指挥部成立,地点设在圣约翰大学,陈仲信担任第二大队大队长。5月25日,陈仲信在赶往圣约翰大学指挥部开会途中,沿万航渡路经苏州河边时(现中山公园3号门附近),突遭对岸碉堡里的国民党残部冷枪袭击而牺牲。陈仲信年仅20岁,是上海解放前夕牺牲的最后一名中共地下党员。</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27日,陈仲信遗体在圣约翰大学体育室入殓。</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请继续观看《走访圣约翰大学旧址(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