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包括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同时 《3一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于是我们的班本课程《蚂蚁呀!"嘿〞》就这样生成了。</p> <p class="ql-block">在自主活动时,突然一个孩子大叫起</p><p class="ql-block">来"快看,这里有好多蚂蚁在搬运一块饼干”</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不约而同凑了过去。这群小小的蚂蚁瞬间吸引了他们的所有注意。</p><p class="ql-block">漫漫:看呀.这是什么呀?</p><p class="ql-block">梦研:这是可爱的小蚂蚁呀。</p><p class="ql-block">漫漫:小蚂蚁生活在土里吗?</p><p class="ql-block">明玥: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芮涵:小蚂蚁有爸爸妈妈吗?</p><p class="ql-block">陈晨: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在孩子的眼里,蚂蚁不仅是有意思的小动物,更藏着无限的奥秘。蚂蚁为什么这么小?有多少种蚂蚁呢?我们想知道的太多太多……</p> <p class="ql-block">既然孩子们有这么多的为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出发去寻找蚂蚁的秘密吧!</p><p class="ql-block">在哪儿能找到蚂蚁呢?小路边?草地里?石缝里?树叶上?好奇的孩子们开始了寻找。</p><p class="ql-block">一场不经意的发现,一群小小的生命。唤起了幼儿内心强烈的探究热情以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寻找小蚂蚁"成了孩子们每天饭后散步的常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哪里还有小蚂蚁”收集答案。沙池边、大树下、种植地里,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各处都发现了蚂蚁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对蚂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组织了集体教学活动《认识蚂蚁》一起进一步了解蚂蚁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观察、讨论,孩子们发现虽然蚂 蚁都是黑黑的,但是它们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形态,不一样的大小,而且不同的蚂蚁还会担任不同的工作。同时我们还知道不管是大蚂蚁还是小蚂蚁,它们的身体结构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另外在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蚂蚁是没有耳朵的哦!蚂蚁是靠头 上的一对触角来传递信息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这是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有的孩子说 树叶,虫子,饼干等各种食物,于是我就问孩子们这么多的答案,谁说的对呢?</p><p class="ql-block">康哲:“我猜想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吧!我们给它喂点饼干、糖吧!“于是我们就把饼干捏成碎屑放进蚂蚁的食物瓶里,果然蚂蚁都往瓶子里涌进来,好像很喜欢,为了验证结果我找了一些资料,知道了蚂蚁是一种偏爱甜食的杂食性动物。</p> <p class="ql-block">知道了蚂蚁的种类和生活习性之后,让我们一起跟着绘本故事,来看一看蚂蚁和西瓜之间有趣的故事吧!</p> <p class="ql-block">虽然一只蚂蚁的力量很小很小,但许多蚂蚁齐心协力的力量是无穷的。小蚂蚁们靠集体的力量,合作解决了难题,顺利把西瓜运回了家,这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喔!</p> <p class="ql-block">整个探究蚂蚁的活动源自于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社会性发展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整个活动教师抓住幼儿对自然、对蚂蚁的兴趣点,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适时、适宜的帮助,让孩子成为此次活动真正的主人。虽然关于蚂蚁的探究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孩子们的探究之旅永远不会停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