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

黄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9日来贵州旅游已是第三次啦,一直想去西江千户苗寨看看,看看它的民族风情,看看她那银饰满身的服饰,把没有看到的故事找回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西江千户苗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共居住1400多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总人数的99.5%,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徒的聚居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独有,世界独存。</b></p> <p class="ql-block"><b>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的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歌舞以及传统习俗在这里世代相传。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誉为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在山坡高处的路边修建了观景台。这是必去景点。我们走进景区大门后,乘坐观光车直达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观景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观景台位于西江也西北面,是游览观赏西江苗寨的最佳位置。白天在观景台俯瞰,映入眼帘的是西江苗寨的全景图,可以看对面上千户苗家做饭时,升腾起的袅袅炊烟。千户苗寨吊脚楼依而建,层峦叠嶂,鳞次节比、气势宏伟。</span></p> <p class="ql-block">  寨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寨,寨子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每年的苗年节、赏心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b>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四面环山,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倚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宏伟。形成了其独特的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美丽。</b></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震撼!让你有着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着一份激情,把西江千户苗寨的壮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走到风花雪月民宿后面就是两条路,上下可以走不同的方向,我们选择了沿山路而下,不时地经过苗族生活住宅区域,亲眼目睹和体验苗寨生活的情景。可以看看不同角度的苗寨。很快下山后,迎面到了四号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苗寨。特色建筑的风雨桥。常年横亘在清澈的白水河之上,构成了西江千户苗寨独特而又迷人的景色。</b></p> <p class="ql-block">  四号风雨桥苗语叫“僦岽乧”,汉译叫“学子桥”,因与桥对面赫有名气的西江民族中学,故当地人称为学子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风雨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西江千户苗寨共有七座风雨桥。 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传统的风雨桥有塔有亭,上有顶遮雨,两边是围栏和长凳,以关风蓄气和档风遮雨,供人休息,交流,聚会等作用。这七座桥都有着苗族特有的风格,每座桥的桥面宽度各异,最宽的可达四米,最窄的只有一米多。桥都是木材和水泥混合结构。最具特色的风雨桥上建有多层塔座,每层檐角绘凤雕龙,塔亭顶还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尽显苗族人民对自和谐自然,国泰民安的向往。桥与桥间隔150米左右,是改善方便居民生活和游客们重要的交通设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这七座风雨桥不仅是苗族古老的文化风貌,更表现出苗族人民的智慧与极高的木建筑艺术之美。他们共同构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是苗寨旅游的一大亮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吊脚楼</b></p><p class="ql-block"> 苗寨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风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等。第二层用作客厅、堂房、卧室和厨房,堂屋外则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族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是用于存放谷物,生活用品等。2005年<b>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四号风雨桥穿桥而过,桥上粗壮的顶柱坚立两侧,长长木椅上坐着苗族居民歇息,休闲聊天,好自在。</p> <p class="ql-block">  七座桥由白水河上游到下游即东南向西北方向排列。</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向东望去,群山环抱,一条白水河将江西江千户苗寨一分为二,河上一座连一座的风雨桥近在眼前,好美!风景如画。我呼唤老伴下桥来到河畔。</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站在河畔,我被这醉人的风光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千户苗寨坐落山川河谷之中被群山怀抱,苗家特色的吊脚楼在重峦叠嶂中依山而建,连绵成片;一条清澈的白水河穿寨而过,整个寨子傍水而居,门前屋后都种有或树或竹用以点缀;弯弯曲曲小路延至河畔,俨然就是一个如桃源仙境般的山水家园。</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我们漫步沿白水河而建的游方街上,我望望这儿茶社,看看前面的吊脚楼店铺,一切都是新奇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游方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游方一是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表现方式,每当苗寨吃新节、爬坡节、过苗节等节日和农闲时间都有游方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游方街是西江苗寨青年男女节日游方、对唱情歌、互吐衷情、谈情说爱的地方。在此漫步,不但可以观赏沿街的美丽风景,还能亲眼目睹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对歌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一巨石刻着佘秋雨先生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题词 <b>“以美丽回答一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路边的已约茶饮敞开的茶台,茶吧,现代又古朴的新型茶文化场所。一曲钢琴声把我带进千户苗寨情趣上的闲静。</span></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建满了店铺和客栈,千家苗寨老冰棍、苗寨十八银饰、牛魔王牛角梳等,应有尽有,将当地苗族文化风情传递给游客。旅游事业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号风雨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三号风雨桥叫“僦哟妃”,汉译叫游方桥或情人轿。游方为苗语,意为青年男女用情歌对唱的方式进行感情交流,护倾爱慕之意,是一座浪漫之桥。和一号风雨桥桥墩一样是单拱敞肩式。</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游方街转身向北,便来到歌舞升平的芦笙场。</p> <p class="ql-block"><b>  芦笙场冠名为“嘎达略”,意思就是大型文艺活动和演出的地方,也是寨中心地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苗寨歌舞</b></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场由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同胞表演的民族歌舞节目,苗族人表演的歌舞节目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苗族古歌有四部分: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走史等)。我们恰巧赶上芦笙演出。</p> <p class="ql-block">  我们虽然没有赶上大型歌舞表演,但这具有古扑民族的小型歌舞和芦笙演奏,已足够表达出苗族同胞对来客们的热烈欢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热烈传播。</p> <p class="ql-block">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住的是独特的吊脚楼,拥有着自成一派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那一身银饰尽显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苗寨浓郁民俗表演气氛感染下,我怀着喜悦列队学着苗舞步走起来。体验苗族舞步的欢乐,从中感受苗族的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  通过苗族歌舞的展示,可以领略到苗族同胞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长河。</p> <p class="ql-block">  来自四面八方游客们,穿着租用不同颜色的苗服,聚集在这里,选择不同处拍照留念。民族服饰文化在这里源源流长。</p> <p class="ql-block"><b>  苗族的衣服叫苗服,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服饰文化</b></p><p class="ql-block"> 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在运用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其它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b>“穿在身上的史诗”。</b></p><p class="ql-block"> 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素静简洁,供日常穿着之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有五种形式,即编织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裁剪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b>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b>在用色上,他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p> <p class="ql-block">  苗族男士衣服较为简单,头裹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p> <p class="ql-block">  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子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胸口,习惯用滚边绣花或缓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间。有的还需要再开叉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p> <p class="ql-block">  苗族有佩戴银饰的习俗,这和苗族的历史相关,而且在传统观念中,银饰可以辟邪,有吉祥幸福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b>苗族的银饰锻造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b>也是苗族人民的艺术三宝之一,其以构造精巧,淳朴自然和技艺精湛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  除了以山为线,以歌舞为梭编织出这太平喜乐的西江美景外,苗绣亦以其色彩鲜明、造型夸张、构图自然、万物共存的特点,彰显着苗人的艺术魅力和勤劳智慧的品质。苗族服饰不仅反映本民族文化历史和人民生活的现状,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继承载发扬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芦笙场出来,紧接着去往路对面的西江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西江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江苗族博物馆位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古街旁,有具有典型苗族建筑风格的六栋单体两楼建筑群组合而成,外观为苗族独特的吊脚楼。全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馆内共设展厅11个,西江苗族博物馆共分为前厅,历史厅、生产厅、节日厅、歌舞厅、建筑技术厅、服饰银饰厅、苗医药厅、巫文化宗教信仰厅、生活厅、多媒体多功能厅。馆内珍藏有1220余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8件。图件500余幅。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是研究和了解苗族文化的大看台。</span></p> <p class="ql-block"><b>雷山县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饮食习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苗族主要以大米为主食,一日三餐,菜肴以酸辣为主,有“无酸辣不成菜”之说,且逢节庆,来客每户餐桌上自酿的米酒是不可缺少的,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活路头</b></p><p class="ql-block"> 活路头,是管理生产活路的领路人。活路头是西江及周边16个自然村寨种植庄稼的领导,此职位是世袭的,。自古以来留给活路头的一片公田,按老规矩由全村村民义务耕作,但收成归活路头支配,用于举办各种生产仪式。如“起活路”、“开绝门”、“完谷祭"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b>鸣锣喊寨</b></p><p class="ql-block"><b> </b>鸣锣喊寨,是西江千户苗寨自理时期的管理办法之一,一直沿用至今,主要用于防火安全提醒及宣传。喊寨一天分三次,第一次是早上九点,巡在鸣锣提醒村民把自家的灶火灭净;第二次是中午十二点,巡寨鸣锣提醒村民注意自家做饭火源,谨慎火种;第三次是晚上十点左右,巡寨鸣锣提醒村民睡前一定要把一切火源灭掉。才能放心入睡,确保村寨防火安全。</p> <p class="ql-block">  西江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这里,可以探索苗族祖先的祖籍,穿越时空,看到苗族的过去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博物顺路向西下去,来到了六号风雨桥景区。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诗意栖居地元气满满,美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应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种结构的组合,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千户苗寨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整个苗寨建筑依山而建,择险而居,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很好地在西江苗寨中呈现出来,是整个苗寨富有节奏感。房子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的风俗礼仪体现出人文和建筑实体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都是木屋一排排,高低错落,具有浓郁的苗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四妹农家西江饭店</b></p> <p class="ql-block">  老伴提示我在西江千户寨拍拍苗服照,我也非常喜欢独特的民族苗服饰,借此机会租用一套,便随攝影师来到五号风雨桥前实景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望着清澈见底的白水河,我心顿时沉浸在这静静的水旁,不由自主地蹲下,伸手扬起柔柔的白河水,在阳光的照映下,点点水珠好似一串晶莹剔透的水晶泛着短崭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代表之一。</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古街漫步,华灯初上,芦笙场上一片张灯结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苗绣刺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苗族妇女不可缺少的技艺。刺绣品工艺巧精巧,造型独特,刺绣飞针走线,把生产、生活、人的灵气、图腾崇拜融为一体。苗族刺绣想象丰富,创作夸张,色彩鲜艳,刺绣的珍禽走兽,奇花异草栩栩如生,</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刺绣艺术中的活化石。</b></p> <p class="ql-block">做工精美,绣有花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西江源头一嘎歌古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嘎歌古巷是西江千户苗寨起源的地方,这里是探寻苗族神秘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地方,这里有银饰、刺绣、蜡染、苗药、茶叶酿酒、鱼酱制作、腊肉制作等苗家传统工艺展示,有盛装迎宾,苗族情歌,古歌、芦笙吹奏、木叶吹奏等苗族歌舞的展演,还有斗鸡、打糍粑等苗族传统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古街穿行,两边店铺灯光璀璨,游客人来人往。</p> <p class="ql-block">  一木一物店。</p> <p class="ql-block">  穿着苗族服的游客姑娘们,正在忙碌相互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给她们合影一张,用微信发给了姑娘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古街最后来到一号桥,入夜的西江苗寨已经成了一个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商店、影楼、咖啡屋及酒吧热闹非凡,一片繁华盛世下的苗家民族村。</p> <p class="ql-block"><b>一号风雨桥</b></p><p class="ql-block"> 一号风雨桥一龙潭桥。苗语名叫“哿嗡僦”意为“龙潭桥”。传说,在龙潭桥上游50米的水潭有一条神龙,世代保佑着西江。一号桥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棒衔接桥,桥面铺板形成。</p> <p class="ql-block">  这七座风雨桥承载着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每座桥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与历史,比如,有些桥头上还留有古老的苗文刻碑,记载着当地的古老传说,可以让游客深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每座桥的独特历史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是我们旅游必看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晚上,璀璨的灯光勾勒出桥的轮廊倒映在水中,关仑美奂,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苗族的这些风雨桥,不仅是为了方便白河两岸居民及游客过河,还是装点景区的一道道风景,极具观赏价值,此外它们还有地标作用。我们要返回观景点看晚景,在苗寨问路,当地人会告诉我们:“在一号风雨桥乘坐旅游观光车巴士”。</p> <p class="ql-block">  在一号风雨桥的山地上方有一块儿相对较为开阔的地,现在种的是油菜花,供游客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b>  2022年8月16日,西江千户苗寨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号桥乘观光车,去观景台看千户苗寨最美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千户灯夜景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黄昏时分,西江千户苗寨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西江千户苗寨呈现牛头的形状。 灯火齐明,夜色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夜晚,在观景台看西江,整个苗寨繁星点点、灯火辉煌、景色璀璨、景楼玉宇仙阁,仿若天上人间。与流水绿树、古街木桥、吊桥木楼相互辉映,远远看去,整个苗寨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银蝶,与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巧妙契合。</p> <p class="ql-block">  千户灯夜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b></p> <p class="ql-block"><b>  “以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在这青山怀抱的空间里,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精彩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编:黄河</p><p class="ql-block"> 攝影:黄河 虎啸</p><p class="ql-block"> 主要资料来自景区及网络选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