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家庭教育《批评教育这样做更容易接受》

涵杨妈妈(@@)

<p class="ql-block">不输家庭教育在线学习</p><p class="ql-block">学校: 敦煌市幼儿园</p><p class="ql-block">班级: 大〈3〉班</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4月26日</p><p class="ql-block">编辑: 秦杨妈妈&nbsp;</p><p class="ql-block">审核:滕老师</p> <p class="ql-block">孩子小的时候免不了会犯错,孩子一做错事,很多家长都会先骂孩子一顿,也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才犯的错。长时间这样下去,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心理阴影。孩子犯错的时候,与其说孩子骂孩子,爸爸妈妈更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p> <p class="ql-block">孩子做了错事以后,很多家长就一遍一遍的批评孩子,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犯的什么错,这种批评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特别的小心翼翼,生怕犯错误,犯了错误以后也总想着逃避责任,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孩子遇到挫折,或者犯了错误以后,爸爸妈妈们要多给孩子们一份鼓励,要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什么,教孩子怎么更好的改正,这样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孩子被爸爸妈妈鼓励以后,他们会很开心自己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也会努力的找办法解决自己现在遇到的事情,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敢承担自己的错误的后果。这样的孩子是在快乐的氛围里长大的,他们从小就学会了面对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以后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他们都会积极主动的去面对。所以,孩子犯了错以后,教育他们的最好的办法不是打也不是骂,而是要学会理解孩子,鼓励和支持孩子勇敢的面对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p> <p class="ql-block">在一些情况下,是要对孩子有一些惩罚,但是,不能把这种办法当成唯一的教育孩子的办法,面对孩子的错误,爸爸妈妈不要一直骂孩子,要多鼓励孩子,和孩子多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帮助孩子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教育孩子,孩子才能健健康康的长大。</p> <p class="ql-block">1、对人不对事</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口无遮拦,只顾着发泄情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比如父母不满孩子学习,说:“你就是笨!”而不是说:“花的功夫不够。”</p><p class="ql-block">比如孩子做错事撒谎,父母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p><p class="ql-block">“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p><p class="ql-block">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去弥补和修正,还可以继续做个好孩子,但人身攻击,给孩子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孩子今后怎么做都于事无补。</p> <p class="ql-block">2、不当众批评孩子</p><p class="ql-block">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对众不责”。</p><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p><p class="ql-block">而不当众批评孩子,就是保护孩子那小小的自尊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p><p class="ql-block">“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 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 也就愈加淡薄。 ”</p><p class="ql-block">实际情况正如洛克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p><p class="ql-block">所以,即使孩子有什么地方是做错了,也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p><p class="ql-block">责骂也好,唠叨也好,最好就让它们停留在家庭的圈子里、母女之间、父子之间。</p><p class="ql-block">这样即保全了孩子的“面子”,也能更好的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p> <p class="ql-block">3、推开、拒绝孩子</p><p class="ql-block">曾经在地铁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妈妈生气,哭着喊“妈妈抱!”妈妈不停地推开孩子,用充满着拒绝和冷漠的语气地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吧,我不管你了!”</p><p class="ql-block">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孩子调皮,妈妈带着隔离和拒绝的情绪去批评孩子</p><p class="ql-block">“你不是不走吗?过来干什么?”“你别抱着我!知道你自己错了吗!”</p><p class="ql-block">对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难过和害怕的批评,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不接纳。</p><p class="ql-block">虽然,这种方式似乎可以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觉得,犯了错,父母不再喜欢自己。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焦虑。</p><p class="ql-block">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我无条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批评孩子时,即使有时候说的话重了一点,但孩子还是能从中感觉到父母是在乎自己的,是爱自己的。</p><p class="ql-block">而父母冷漠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而且这种伤害一旦产生就很难修复。</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犯错后,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爱自己。</p><p class="ql-block">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p><p class="ql-block">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p>

孩子

批评

错误

不责

父母

自己

他们

撒谎

改正

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