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重点知识点</p><p class="ql-block">1.教育性质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而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决定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等问题。</p><p class="ql-block">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包括:①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②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p><p class="ql-block">3.教育产生于知识、技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产生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人类生存的需要和人类群居部落传承文明的需要。</p><p class="ql-block">4.一方面,教育传播科学技术与知识,可以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需求。这两方面是一个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提纲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正体现了教育对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5.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划分,广义的教育包括:①家庭教育,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②学校教育,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③社会教育,即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6.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社会的个性化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体现了人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p><p class="ql-block">7.狭义教育一般,或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p><p class="ql-block">8.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是推进教育活动的人,要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和变化。②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p><p class="ql-block">9.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最高目的。</p><p class="ql-block">二、名词解释</p><p class="ql-block">1.教育要素</p><p class="ql-block"> 答: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的成分和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其构成要素包括:①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发展和变化。②受教育者,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③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和内容,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如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p><p class="ql-block">2.学校教育</p><p class="ql-block">答: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的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