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城街道教育学区第二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在开发区小学如期进行,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显示了我区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p> <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变成了一棵树》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围绕想象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描写了“我”变成一棵树以后的情景:“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树上有各种形状的鸟窝”“水珠从我嘴巴里流出来”……十分有意思。同时,文中也深深地透露着“爱”与“童心”。“我”有一颗纯净的童心,所以变成树、还和好多动物交上了朋友,而妈妈到底是发现了“我”的秘密,令人感受到幸福的母子之爱。</p> <p class="ql-block"> 丁凤敏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现了异彩缤纷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丁老师紧扣单元主题素养“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奇妙”带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任务设计明确,学生完成率高。任务一:检查预习字词,通过对学生字词的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任务二: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并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说说“我”想变成什么,发生了什么新趣的事。任务三: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感受想象,进而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思维发散: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相信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进而再下笔写作。</p> <p class="ql-block"> 李月娥校长对本堂课进行了详细点评:她说本节课应从课题下手,提出问题“我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奇妙。她还说到“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展开想象”,丁老师引导学生如何让小动物们进入鸟窝时,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来讨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内驱力。同时,丁老师能巧妙地指导朗读,让学生能在朗读、评价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审美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