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教研之花迎着春风正悄然绽放。为了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正确把握新课程性质,理解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法,研讨教材教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吕梁市教育局开展了义务教育学科主题式大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汾阳市10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代表抵达石楼,参与此次大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同课异构、评课议课、专家讲座、座谈交流。</p> 同课异构 各显风采 <p class="ql-block"> 石楼县第五小学的刘瑞娜老师和孝义市的宋丽姣老师,就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开展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激情澎湃,以任务为导向驱动课堂教学,为我们呈现了两节优质的课例。刘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优美,教学环节合理有序,图文资源有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紧扣教学目标,实现了情感价值观的渗透与升华;宋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堂,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教学能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开展,整个教学过程以五个环节展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借助任务,了解事件;故事交流,体会精神;了解结果,感悟道理;联系实际,感悟升华;五个环节层层递进,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p> 评课议课 博采众长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后,吕梁市13个县市的教师代表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和看法。汾阳市教师代表樊捷老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这两堂课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以及整个课堂的教学反馈,都体现了两位老师较高的学科素养。刘老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精准到位,通过诵读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宋老师的课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更明确的了解到自己本堂课的收获与不足。</p> 专家讲座 受益匪浅 <p class="ql-block"> 高平玲老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的讲座,语重心长地解释了道德与法治的精神内涵,也让每一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 翟志灵老师《道法活动构建高效课堂》的讲座,结合自己的课堂实操与真实课例,给我们介绍了一堂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如何开展,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p> 座谈交流 共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4月25日上午各县市教师代表围绕“在情境中促进小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交流汇报,会上每位教师都能结合实际教学畅谈自己的想法。汾阳市教师代表郭梓宁老师,能结合新课标,立足核心素养,来谈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她认为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作为道法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 大会的最后,吕梁市教研室吴艳芳老师就本次活动情况作了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一缕春风能拂起一池潋滟波澜,一场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情怀。此次教研活动为我市道法组教师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会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师们积极参加,认真做笔记,收获满满。在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实现道法学科的育人功能,把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