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鸿梁老师

余音yui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九五四年秋,我在浙江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读书,是54一班,教我们语文课的是李鸿梁老师。李老师当时已年近六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留着山羊胡须,身材瘦小,有浓重的绍兴口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这年中秋前后,我们去观看钱江潮,回校后我们写以观潮为题材的作文,李老师非常欣赏一位同学的文章,他说文中的一个字用得简直好极了。原来这位同学写道:“……平稳流淌着的钱塘江水,陡成滚滚白練,以排山倒海的雄姿,呼啸而来。”李老师说,这位同学把形容词陡当动词使用,潮水威猛陡峭的形象很生动,用在这里非常贴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他还给我们说,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当动词用,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课,使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我在来杭州做学徒前,曾经在绍兴上的小学,当年的小学老师们利用假期,到杭州下城工人俱乐部来演话剧“阿 Q 正传”,这是他们业余活动,我陪李老师一起去看了,事后李老师对我说,这些小学老师编排得不错,全部用绍兴话演出也很有特色。最主要的毛病是不应把剧中的主角叫“阿 Q ”,中国人不会用 Q 取名的,鲁迅先生原文中已经说明,是因为这主人公是阿桂还是阿贵无从查考,才权用它拼音的第一字母表示,在演戏的时候就应叫他阿桂(贵)才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李老师退休回绍兴居住,我去过他家中拜访。李老师家离秋瑾故居不远,故居大厅正中匾额“和畅堂”三个大字,是李鸿梁老师亲笔题写。李老师还曾到我家来过,我为他拍过一张照片,他认为拍得好,特地去放大了的,但后来因为我工作调动频繁,数度搬迁中被遗失了,十分遗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