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幼儿: 周涵语、刘正彬等建构区幼儿</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 王利利</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 4.19--4.21</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大二班建构区</p> 4.19 <p class="ql-block">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我的村庄》此活动。通过让幼儿填写调查表来观察村庄里的建筑物、风景等。</p><p class="ql-block">下午周涵语小朋友在搭建的时候想到了所观察的村庄,村庄里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面有一口井。于是他和小伙伴们在围墙里搭上了井。</p> <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结束后,周涵语小朋友对此次活动进行表征。她通过符号来代替想表达的内容。图画中表示出她和好朋友产生歧义,她认为不要在井里放积木,而她的好朋友认为要在井里放积木,最终没有把积木放到井里。并且她们用四个积木围成了水桶,用圆柱体放在水土的上面,假装绳子。</p> 4.20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周涵语小朋友又来到了室内建构区进行花园的搭建。这一次搭建过程中,她用魔尺来制作井绳。</p> <p class="ql-block">周涵语在制作井绳时不断尝试。他还把多米诺骨牌当做水桶。用井绳拴着水桶。但是很多次井绳太宽,水桶一直掉落。</p> <p class="ql-block">通过周涵语小朋友的不断努力,尊重把井绳造成了。</p> <p class="ql-block">把花园中的水井搭好后,周涵语小朋友又着手搭建了简单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下午:</p><p class="ql-block">周涵语和她的好朋友再次到建构区来搭建。本次搭建的还是花园。</p> <p class="ql-block">周涵语对搭建井已经很熟练,只见她拿了几个半圆围成井,再把四个圆柱放在井口两侧。</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尝试,发现四个圆柱体太高了,用魔尺搭建的井绳不够长,不能制作成水桶。于是她撤掉了两个圆柱体。</p> <p class="ql-block">通过第一次的魔尺水桶造型,本次的操作过程明显熟练了许多。很快,周涵宇语小朋友就做好了井绳和水桶。这时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进来。</p> <p class="ql-block">这次搭建周涵语小朋友同样是先搭完水井再去搭城堡。在搭建城堡的时候,刘正彬和石其硕小朋友在一旁也搭建房子。</p> <p class="ql-block">他们尝试着不同的房子造型。</p> <p class="ql-block">最终还是决定将两块儿木板平放更牢固些。</p> <p class="ql-block">他们再用几块正方形木块儿做成了楼梯。</p> <p class="ql-block">这时石其硕小朋友发现里面暗暗的,于是刘正彬小朋友到阅读区借用了手电筒。手电筒通过房子的门照射进去,他们两个不由得“哇”了一声。</p> <p class="ql-block">通过照射他们发现,门有点小,手电筒照进去只能看到外边的人和桌子。于是他们把房顶掀开,想办法把手电筒固定在房顶上。</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他们想拿两个木块把手电筒吊起来。</p> <p class="ql-block">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石其硕小朋友又拿了两个小的圆柱体放在了房子两边。这次的尝试原本我以为应该可以成功。但没想到刘正彬小朋友一直拿着手电筒想挂在宽木板上。</p><p class="ql-block">最终结果失败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尝试:刘正彬把木板放在石其硕搭的两个圆柱上,然后用长木棍儿挂着手电筒,把长木棍放在木板上。但是发现手电筒的一端比较沉,会向一边倒。</p> <p class="ql-block">第四次尝试:刘正彬通过不断尝试,他发现可以将木块套上手电筒放在宽木板上,开始他用手电筒上的绳子比量了一下宽木板,本以为可以用木块卡住宽木板来固定手电筒。发现手电筒绳子不够长最终放弃卡住乱木板的想法。然后又想出用木块的重量拉着手电筒。在尝试过程中,石其硕马上发现一个木块的重量根本拉不住手电筒,于是他又加上一个木块增加重量。最终把手电筒固定好了。使房子里亮亮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孩子们合作完成了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利利</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曰梅 任春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