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有灵:文物里的故事之 陶:火与土的结晶

丁永斌

<p class="ql-block">  国庆前,西北的黄土高原,正是秋色渐深,庄稼望熟。挂在枝头最多的是苹果和柿子,还有迟熟的梨,大枣。玉米是西北土地上种植最广,个最高的庄稼。它们如同接受检阅的方队,整齐的站着,风吹动叶子摩擦的声音,沉重,宏大,诉说着成熟与饱满。我此次来灵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望朋友,他调任灵台主持工作已经两年了,彼此都忙,一时半回抽不出时间。这个国庆前,通了电话,约定在灵台见面。二是听朋友说,在甘肃的县级文化馆里,灵台是全省县级文化馆里,国家一级文物有46件,区县占比得最多。在印象中,灵台是个小县,常住人口不到二十万。一个小县城,何缘有如此多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回看历史,不以人口多少,不以地方大小。看灵台的历史,就得看她在漫长的岁月里所经历的人文故事。相对较早对灵台的记载,《诗经.大雅。皇矣》中,这样描述: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从这里看到,密须国,也就是灵台的前身。《诗经》里讲密须国对周室大国并不畏惧,还能主动侵扰他的附庸阮国与共国。说明当时的密须有多强大,引得周文王亲自征伐。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黄帝的后裔姞姓密须就已经在今灵台建立了密须国。他的建国与治国,记载非常少。但密须国对于周王朝东扩,起到牵制作用。密须国,是商的附庸国,用今天的话说,商和密须是战略合作联盟。周王朝要东进,就得有个安稳的后方。《尚书大序》说:一年质虞,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同年被纣囚禁,五年被释。但《史记周本纪》的记载与《尚书大序》有出入: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著名学者杨宽在《西周史》中这样说:犬戎,密须在西边,先伐西边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然后进军中原,为了扩大自己的中原的力量,准备克商。“周文王伐密须且筑灵台”发生在公元前1057年。但以今天灵台为名称,是密须国千年以后的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灵台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度更名,几度更替属地。从密须国到密国,直至后来的鹑瓠,阴密,爰得等近十个称呼。灵台从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周制作为儒家奉为至礼的基础,以周文王灭密须,祭天的地方,为县名,有着教化与约束作用。除了教化与约束之外,远古时代的夏商开始,祭天是天子的特权,王公大臣祭天,视为越礼,有不臣之心,属于大罪。周文王越天子之礼筑台祭天,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周,将把商纣取而代之的决心,已经不再是暗地谋划,而是开始昭然于世,他们伐纣的大旗已经举起。到隋朝,文帝灭陈析,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朝那县,又以鹑觚县析治灵台县,俱属麟游郡(《灵台县志》载)。有了延绵至今的灵台县。隋炀帝虽然在民间恶名满满,但他确实也有宏才大略的一方面。其在隋朝建国之初,征战南北,功绩赫赫。杨广治国理政一边用军事,一边用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分裂二百多年的华夏,重新统一。建立在一统的隋朝帝国,杨广确实出了力,也有他政治手腕上的高明之处。去密须,鹑瓠等而设灵台,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p><p class="ql-block"> 灵台在地理上的优势,民生的繁荣,延续到西汉。</p><p class="ql-block"> 前212年,霍去病在第一次征战河西,从长安出发,跃马600公里,就到达灵台。在周秦时代,415米为1里,换算到今天,约220公里的路程。他们也行军220公里,对8000铁甲行军而言,歇马未尝不可。从唐代诗人李嘉祐《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的诗中,可以看出,霍去病在灵台,肯定进行了整休:</p><p class="ql-block"> 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p><p class="ql-block"> 门临莽苍经年闭,身逐嫖姚几日归。</p><p class="ql-block"> 贫妻白发输残税,馀寇黄河未解围。</p><p class="ql-block"> 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晚息兵机。——霍去病到的灵台县,时已因为胡人,匈奴对边境侵扰,人稀少,村庄寥落。但是大军到时,灵台人民,还是用自己仅有的财物供给霍去病的大军,寄望他大败匈奴,解除馀寇,年底能止干戈,还人民以正常的生活。西汉后期,随着匈奴,戎狄等衰落,一直到永嘉丧开始,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大萧条时期,灵台的地理优势受政治影响,渐渐不复存在。也因为前期的鼎盛,造就了灵台丰富的历史遗存。</p><p class="ql-block"> 先说陶器,是因为陶是人类第一个重要的发现或者发明——用黏土或者陶土,和水捏成器皿,加热,使其就质,成形。也是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向文明迈进的最关键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陶器的出现,穿透时空的纬度,可以这样的推猜:在一百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自然山洞,是他们最好的居住处。豺狼虎豹时时威胁着生活,毒虫更防不胜防。采野果,逮兔子,田鼠,还有山羊,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狩猎,采得野果,食用物不完的情况下,就要储藏。我们也能想到狩猎获得的食物,挂在洞壁的墙上,或者洞口的树上,就是很安全的储藏。但另外一种生活必需品,水,不能只靠着树叶或其他手段储存。我们也不能判定古人就能想到用黏土或者陶土捏成器皿,在火上炼制成器。陶的发明,和人类进化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漆黑的夜晚,乌云压制着大地,闪电一匹接一匹打向森林,强烈的电光,与炸耳的雷声,吓得躲开山洞的古人,抱成团,彼此安慰着,发抖着。一匹雷狠狠砸在森林里,森林如引爆的燃烧弹,顿时漫延着,火焰如巨大的海浪,灼烈无比,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火势顺着风,大片大片的森林,在熊熊大火,成为火焰。好多动物没有来得急逃跑,就被活活烧死。躲在洞穴里的古人,他们居住水边的洞穴,被眼前的一切吓得动都不敢动。只是看着大火漫天,吞噬着动物们赖以生存的森林。幸运的野猪,梅花鹿,猪,羊等,没有在大火中心的都逃了出来。但是,顺着风,吹进洞穴的热风,让上古的人们,感觉从来没有过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个月,火,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尝试与遐想:被火“咬”死的野猪,梅花鹿,猪,羊等吃起来更香;大火中一个月,残留的火苗,保持的温度,在古人试探性的移动与保存,添加树枝而移到洞口。考古学上,人是怎么发现火能把黏土烧制成盛水,储藏东西的器皿,鲜有文字,甚至连推猜都很难找到。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一个相对需要时间过程的发现:近一个月的大火,地上的黏土被烧成了变了性,也就是陶块,从陶块到人工制陶,所经历的漫长,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1988年,南非德兰士瓦博物馆和开普敦大学的考古工作者在南非的斯特克兰斯山洞“发现了270块烧焦的羚羊,野猪,斑马和狒狒的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至150万年(中国国家文物馆编《文物史前史》)”。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出土的陶,最早的一万多年。</p> <p class="ql-block">  150万年里,他们是用竹子,树枝纺织的笼子,收集食物的,在笼子外糊上泥巴,就可以储存颗粒更小的食物。但收集水,只能用竹筒等植物外壳。“如果把黏土糊在笼子,再在用火,同样烧上近一个月,会怎么样!”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反复,尝试与失败。陶,人类第一个发明,随着火的应用而诞生了。陶的发明与火之间的时间差,确实让人无法想象:至少天了40万年前,直立人从自然火,学会了使用火。人是否学会了生火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但他们已经肯定可以控制火以取暖,驱逐对自己有威胁的野兽,也许还可以用火烹煮食物(《世界通史·由能人到智人》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11月第一版)。人类通过直立,能人,智人的进化是漫长的,但直立人已经能用火,他们用火的方式,就是不断在保存火的坑里添加柴。在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乡有个村子,一个火炕,保存到一百多年,到现在还燃烧着。虽然现代文明发展到已经不愁攫取火源的方式,这个火一直保存着,俨然是一种精神寄托。既然火可以使黏土有硬化,变了性质,不惧怕水,那么,把黏土捏成器皿,在火是烧不就能打水,舀水,储存水了嘛。</p><p class="ql-block"> 陶器应当在人类生活之初,如此诞生。从智人到陶器的发明,最少经历了30万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时间,可见陶的诞生是多么漫长而不易。这也说明陶器在当时的贵重,堪比今天的钻石,夜明珠。它们能保存到现在,有着特殊的原因。“本地区海拔较高,属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自然条件有利于保存种种历史文物,因此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与历史见证。(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的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陶器,大多出土在黄河流域。</p><p class="ql-block"> 阐述历史在没有依据的远古时期,要了解远古人的生活,一是靠考古,二是科学的推测与猜想。现代人要了解最早的人类文明,就是从一片片陶器开始的。陶的文字记载,现有的文字已经不能说明陶的制作时间,只能从挖掘出的陶器上,推测出制作的工艺。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说明制作用火是没有争议的。从出土的陶器看,最早的陶器用在日常生活中,打水,储藏食物,甚至用以煮熟食等。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神秘文化的诞生,陶器的身价开始变化,“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用来祭祀,正式成为庙堂之上的神器。人类发展中,随之而来的是阶级、贫富差距的出现。拥有陶器,或者制陶的技能,应当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也是走向阶级上层的人了。陶器在上古时代不但成为庙堂之器,他也是当时最珍贵的“货币”。“上代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用陶器交换物品用,相当于货币。这种货币,要比贝壳有珍贵,值钱得多。贝壳随手可以捡到,但陶器要经过非常繁杂的工序。</p> <p class="ql-block">  不管是仰韶文化,还是马家窑文化,或者是齐家文化,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洋洋大观,包罗万象。灵台县作为关中平原与西戎,犬狄少数民族的过度地带,同样有着丰富陶器出土,其文化的多样性让人叹为观止。从出土的文物,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还是陶器的出现时代,灵台都和历史进程住持同步发展。在灵台县达溪河下游中台镇出土的红色陶土,彩陶片,细泥红陶片,都是新石器时代的范畴与延伸。灵台考古中,人们居住,活动的重要区域,是以达溪河与黑河流域为主,现挖掘考古得到的结论,仰韶文化的档案单位,就是就考古实物佐证,有仰韶文化聚落址六十处之多,而齐家文化的聚落址多大二百四十处。侧面反映出随着物质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口也在增加。单从陶器而言,已经不是储存水或者食物这些日常生活的辅助。有齐家文化特征的罐腹开红陶斝,出土于黑河流域,三足,腹饱满。三足,是人类发现最早有稳定性的,也不需要理论去完成的器皿。一群人,围着陶斝,陶斝下的火苗轻轻抚着底部,随着时间的前移,陶斝的鹿肉散发着香气,火苗也传递着温暖。</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灵台县博物馆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因为时间关系,走马灯的看了一圈。那些或巴掌,或茶杯大,或有桑叶大小的陶片,灰色的,红色的,有褐色黑色图案的,经历了万年左右,静静躺在玻璃框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对有历史的讲述,讲解员小姐姐虽然讲得很熟练,和全国旅游景点的讲解一样,是背会的台词。如果稍微多问一个问题,她们会笑着,很谦虚地说:这个我不清楚!但在博物馆,通过标本上的时代,就能看出馆内陶器反映了各个时代,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周代、秦代、汉代文化叠存。红陶尖底瓶、红陶黑彩钵、红陶罐、红陶绳纹瓮和绳纹罐、断片及汉代灰陶罐、陶仓枚不胜举,陶简朴,古素,它最能反映出一个地方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的深厚。</p><p class="ql-block"> 陶在南北都有出土,虽然以北方居多,但陶器的时代并没有因为南北而变化。陶器,凭当时的制作,确实是非常高超的工艺,也是难得的珍品。它成为表现宗教文化的载体,也就顺理成章的事。在灵台县博物馆的陶器,和一款人物红陶塑像,胸部以下已经没有了,手续残缺不全。就这款塑陶的头部,面部,和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陶俑十分相像。这说明,在灵台县达溪河畔,也是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同时陶不只是储藏器物,它俨然朝着宗教载体的方向发展。在夏商时代,宗教趋于成熟,阶级分化非常鲜明,贵族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同样用宗教的方式,让活人陪葬。随着冶炼技术与建筑,水利,农耕业的发展,劳动力显得重要起来。用陶塑给贵族陪葬,开始盛行。灵台县出土的半截陶人,是否要以理解为陪葬陶俑,是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灵台,“远古先民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考古调查表明,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这里就已进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圈了。大约夏代,黄帝后裔姑姓密须氏在今达溪河和黑河流域定居。夏禹分天下为九州,灵台属禹贡雍州(王忠学主编《灵台文物》)。”因为悠久,深厚的文化,灵台,为我们打开历史的宫殿,开启了扇佐证之门。</p>